近年来,信宜市积极探索县域医疗发展新模式,为扎实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打造县域医改样本,建设健康信宜作出了一系列举措。
推动政策供需契合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
为了突破长期制约信宜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医疗系统硬件条件落后、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信宜市积极推动政策供需契合,由信宜市委、市政府牵头,中山六院与信宜市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合作,按照“信宜所需,六院所能”原则,打造粤西、桂东区域医疗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信宜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六院粤西医院”)。
据了解,信宜市政府投入中山六院粤西医院的建设资金逾10亿元,同时内引外培推动人才队伍和专科能力建设。该院在全国1415家三级公立西医类综合医院中排名从926位跃升至446名,国家监测指标等级也从B提升到B++,并于2024年12月6日通过三甲医院等级评审,确定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按三甲标准建设的信宜市妇幼保健院新院,也已整体搬迁并投入使用,信宜市中医院异地迁建项目、信宜市应急医院新建项目也正在加快建设,促进信宜市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的相关举措持续推进中。
汇聚强大人才支撑
创名医名科品牌
信宜市通过强化技术创新、聘任名院高级特岗人才、人才双向流动等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名医名科品牌。据了解,自中山六院粤西医院与中山六院合作开展以来,中山六院选派专家、团队下沉信宜驻点帮扶,并在人员培训、双向转诊、提高医院危重病例诊治能力、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中山六院粤西医院急诊服务人数、疑难危重(C/D型)收治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等指数均有所提升,其中肿瘤防治中心的正式建成,更是填补了当地肿瘤放疗及核医学的空白。
其中值得庆贺的是,在去年6月,中山六院粤西医院MDT团队从全国4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在第三届全国胃癌中青年MDT菁英挑战赛——CGOG全国总决赛中斩获季军。而在医学界高峰论坛上,更有来自各地的医学专家集聚信宜,共同探讨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和智慧医共体建设。在向基层卫生院人才资源倾斜方面,信宜医共体牵头医院、信宜中医院和信宜妇幼保健院也有25名医疗技术骨干下沉到各基层分院,辅导各分院共开展65项新技术新项目。
催生多元创新主体
打造协同互助的卫生健康服务生态
2023年,信宜市依托中山六院粤西医院、信宜市中医院及信宜市妇幼保健院,联合22间乡镇卫生院、3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辖区内行政村352间卫生站组成“一龙头,两特色”网格化管理“1+2+25+ 352”的紧密型医共体,辐射带动县、镇、村三级医疗健康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去年5月21日,“i信医”的正式上线,进一步推进医共体内入出院一体化管理,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并且不断开通出院结算、电子医保结算等功能,通过线上办理业务,让患者、家属少跑腿、多省心。另外,还为医共体医生提供了多学科会诊、远程诊断、专家协作、健康教育和临床决策支持等服务,现在已实现县域医共体各总分院之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基本形成“基层检查+县级诊断”格局。
推动医养结合项目
激发养老服务内生动力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信宜市积极推动医养结合项目建设促进医养融合发展,打造多个医养结合项目,其中镇隆镇卫生院的医养综合大楼已建设完成并于去年12月26日正式营运,白石、洪冠等镇卫生院的医养项目也在有序推进。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既是民之所盼,也是民生大计。信宜市医养结合项目为老年人提供一个集医疗、康复、养老于一体的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让老年人既能享受到养老服务,又能得到专业的医疗保障,特别是低收入失能(失智)、半失能老年人能够得到悉心的照顾。据悉,信宜市将继续提升医疗机构和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能力,满足市民更多的服务需求,提升幸福感。
为了守护人民健康福祉,建设健康信宜,近年来,信宜外引内联精准补强,健康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成功入选广东医改创新典型案例,打造了一个崭新的县域医改样本。
▶▷【以实干实绩 育新机开新局】系列报道↘
更多新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权威信息早知道
茂名发布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