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境小白到月入10 万+:我的逆袭成长全记录

创业   2025-01-20 08:55   广东  
▲ 点击免费预约魏老师的直播课程 
文章内容来自跨境米亚社群分享会精彩回顾。
分享主题:个人卖家月入10万的成长史。
分享者:Zoe
背景与经历:

十年跨境行业不同岗位的切换,老而不熟的跨境卖家如何突破信息茧房,在亚马逊平台从0到1实现自我跨越式成长。8年速卖通运营经验,边带娃边创业,2022年开始入驻亚马逊平台,一年内实现逆势翻转,深刻领悟:有效利用知识杠杆,重启大女主剧本。



在金辉同学的真诚推荐和米亚同学提前一个月热心邀请的下,我决定慢下来,抽出时间来自审,沉淀一下这两年多的思考。朗达・拜恩在《力量》中写道:“
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磁场环绕,无论你在何处,磁场都会跟着你,而你的磁场也吸引着磁场相同的人和事。”这一点,我深有感触,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就把手头的小事做好,不知道方向在哪里的时候,就尽可能参加行业内的社交获取信息碰撞。或许,一次不经意的头脑风暴改变了人生的轨迹。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走了近10年弯路,老而不熟的跨境卖家,在这条赛道上屡败屡战。前十年在扎根,最后的半年赚10倍以上的钱,操作3个店铺,月利润10万+。

没有一种觉醒是不带着痛苦的,村上春树说:“当暴风雨过去,你不会记得自己是如何度过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是否真正的结束了。但你已不再是当初走进暴风雨里的那个人了,而这就是暴风雨的意义”。一个人最幸福的事,就是努力之后,活得更像自己。

一门课的含金量,金辉同学的案例大家有目共睹,我接下来分享的重点在于:如何获得连续性的成长?

由于当时有产品在打造,在选品上没有做足够多的数量,选择的都是小红海的母婴赛道。第一名月销量2-3万个。前后打造10个产品,只有这一个成功了,也算舍九取一。

遇到几个比较强的竞争对手,打造策略、资源投入、战略眼光都远高于我,每日竞品分析记录他的操作,在和他的对弈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一遍遍刷新自己的认知,也丰富了自己的运营视野,知道第一名的天花板是可以被远远打破的。

通过金辉同学的分享,选品的三个底层思维掌握之后,结合成本把控60项目和差异化策略,一定要推出的是:自己能做出低成本结构的产品,同质化严重又没有优化成本是没有竞争力的

今年以来,最大的改变是:从红海市场转入蓝海市场,确定选品满足低价、刚需、偏冷门、利润空间足够之后,在供应链端下苦工,从有竞争力的售价来倒推成本,牢记FBA商品尺寸分段,对产品的尺寸和重量进行改良,不再机械地去接收供应链给予的数据,而是反向要求要达到某个标准,你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提供思路和需要压缩到的成本价,以及大致需要的数量来计算一个最佳的生产策略。

13年毕业之初,待在创业团队,见证了速卖通的“黄金时代”,据说那个时候只要上架产品即可出单,大家并不研究运营技法,比拼的就是上新速度。

做产品摄影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想转型做运营,结果新公司看到履历都是要求继续做摄影,但是我心意已决,非运营不做,导致找工作屡屡受挫。因此在投简历的过程中,自己试着先注册一个账号,边面试边操作自己的店铺。

最迷茫的一个月里,经常熬夜上架产品,先把产品数量做的足够丰富。没有想到,不到一个月,店铺居然有起色,赚到工资2倍的钱。

即使如此,也没有放弃投寄简历的动作,因为我知道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培训和长期经验积累,不能取得大的突破。也为后面下定决心必须参加一门培训埋下了一颗种子。

随着店铺生意越来越好,需要匹配体力去做一些打包工作,也就无暇再想找工作的事情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后面想转型其他平台,也是基于体力受限,怀孕生娃,精力都被严重抽离。加上疫情影响,收入骤减。

平时喜欢追剧,看的题材丰富,有:商战,权谋,盗墓,未来科技,刑侦,仙侠,伦理,现代,职场,古装生活流派,宫斗等等,累计了不少思考的方向,如何抽丝剥茧,为后面做无意识认为:选择大于努力的重要性以及顺藤摸瓜找出某品牌布局的75个账号奠定了基础。

人生路上的每一步,看似无关紧要,却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点,串联成如今的模样。

关注到:有一些女明星生娃前咖位大,即使多年之后复出,经过一番挣扎,最终还是会得到受众的垂青,也能不影响生活品质。

核心是:明星这个赛道赚钱。

因此,我思考自己最快的迁移路径在哪里呢?

罗振宇老师在今年的跨年演讲提到:“一具体,就深刻;一困惑,就出门。

跨境赛道的平台:速卖通、虾皮、Lazada、亚马逊等,

前三个依旧是对个人创业者体力依赖严重的平台,平台需要考核每日的发货指标,对于这种模式深恶痛绝,我做不了。

富在术数,不在劳身。想跳出这种循环,不把精力浪费在低效的重复中去。

正好,2021年流传的段子:“深圳湾1号的房子都被做亚马逊的人买空了”。

于是,我瞄准了亚马逊平台,以及身边做亚马逊的朋友圈子。经常参加他们的大小聚会,刚开始得到的信息很有限,大多数是小白参加,大家关注的焦点绝大多数还在于“如何刷单”。

身边做亚马逊的成功案例很少,其中有一个是我之前的老板。短暂在他公司上过一个月的班,后面成为了朋友。他一直鼓励我做亚马逊,甚至还把自己的产品图片、运营思路和技巧都传授给我。当时他做的3C类目的,想想老板也是很讲义气,毕竟卖家们聊天的雷区就是产品。

如何用模版批量上传和遇到审核就卡壳,一路上风波不断,缺乏敬畏之心,不愿静下来磨练自己。

这是我当时的状态。也是绝大多数运营的状态。

他也是从速卖通转型到亚马逊屡屡碰壁,我记得他发了六万多的黑头清洁器,刚运送到海关就遇到查验,缺乏FDA认证被扣关了。

换了平台,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两个平台的运营逻辑和传递的价值观不同,导致运营思路也不同。

速卖通业务解散,他也在积极寻找出口,目前据说深耕山地车配件赛道,3个人的团队能做到月利润20万+。

我们每个人应该修炼的是随时可以逆风翻盘的能力。

你可以不当屠龙少年,你可以不去屠龙,但是你不可一日不磨刀。

同龄的小卖家没有做亚马逊特别成功的案例,有几个估计比收入比自己高将近2倍。我初入亚马逊,就经常和他们交流、聚会。虽然获得的技术不同,最本质的:不要刷单违规操作的出发点还是很好的,避免了后续死账号。

忘记参与了多少次大大小小的聚会,随着运营的深入,遇到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朋友都被我问的问题问懵了,于是一个老大哥推荐我去参加培训。 

对于这些差不多每个都有7-8年跨境经验的人来说,绝大多数朋友认为我去参加培训无异于被割韭菜。

我挣扎了一番,去参加了。

学到了很多颠覆认知的逻辑和技能,也明白,成长型思维的重要性。

有的人是一个经验10年,得到了N倍的迭代,获得突破性成长。

但是对我来说,却是吃了十年的老本。

痛定思痛,有意识地调整自己保持空杯的心态,放弃错误的思考,去吸收新的知识。

能够识别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正确的,也是一件需要智慧的事情

没有成功前,智慧是通过试错、反馈、迭代出来的。

关于培训是否有用,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决定参加培训前,我把市面上所有关于亚马逊的书都买回来,比如:运营技巧的,同时也看完了亚马逊编年史、贝索斯传等平台相关的书籍,对这个赛道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参加培训之后,坚持每日完成作业,课程至少听过3遍,每日的拓展阅读和推荐阅读,即时听完,记录重点,标记后续复听。

刚开始线上课,当时女儿上早教,感谢那时候的三个蒙特梭利老师,用爱心和耐心陪伴着她,和我的教育理念基本无缝衔接。

3岁的孩子一在家,大人根本没办法静下来写作业,即使可以写,也是心神不宁,只有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保持安静,但是长期下来,对孩子的发展不好。

我们家是高需求宝宝,两三岁的时候,看电视都需要妈妈在旁边解说。晚上睡得晚,11点半,黏人异常,搞得我很疲惫,常常哄她睡的我自己睡着了,我会定一个闹钟,12点的时候起来,坚持当日写完课程学习心得。我女儿好像有雷达,我半夜起床去洗手间,不到5分钟,她就醒来下床找妈妈。 

第一反应,就是跑到工作间,看妈妈是不是又在偷偷工作。

搞得我哭笑不得,女儿的认知里,妈妈这么爱工作。

做饭和做家务,不需要和外界深度互动的时候,耳机不停,一天听课或者听书12个小时以上。

一个人的崛起史,往往是他的阅读史。

专注于听个人成长和商业财经的所有书。不断发现新的思考方式,新的行动指南。

查看大量资料之后,输出的细节多,常常在群里最后一个交作业,也时常会在凌晨一点钟才交付。

三个月的作业,刚开始,大家都很积极,比拼谁写的作业颗粒度更高。渐渐的,交作业的就逐步减少了。一个半月之后,基本上没有人交作业了。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就是享受苟且红利,因为坚持到底的人,真的不多

最后,写完之后,都不好意思发群里了,只有自己在写。

半夜的时候,有同学还会回复:就在等你的思维导图了,你写完,我就可以收藏了。

但是,我也反思这样的学习状态不行,人在疲惫状态下,心力不饱满的时候,思考的细节是有限的。

于是,把宝宝奶奶叫回来照顾孩子,我每天去线下听课。

有了线上的互动之后,在现场见到同学们也很亲切,尤其是很多学员都是从外地过来,我很受震撼。

回想起自己,真的不算努力。其他人可以把孩子完全隔离开,专注于成长,但是,我自己,做不到。

教育理念会有很大的不同,除非祖父母是与时俱进的高知,否则很难和新时代同频。

于是,我坚持亲自照顾和教育女儿。

1岁起,每晚睡前都会读基本绘本故事,滴水石穿,对她后面阅读兴趣和艺术审美和色彩搭配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线下的学习氛围很浓,不同于以往的圈子,大家交流的时候避重就轻,谈“品”色变。而且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学。对我影响比较深的是一个EBAY姐姐,去学习前已经一个月有200万+的利润。事业、家庭都经营的有声有色。

她跟我讲:如何聚焦在战略点上去做决策,如何用人,以及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谈到打车的时候碰到一个路怒症司机不断骂人,她如何安抚、引导、调节他的情绪。

每一个有结果的人都是人性大师。

做生意要掌握技术层,逻辑层,人性层。如果只懂得技术,只能赚到很少的钱,如果你懂得逻辑,可以赚到相对多的钱,如果你懂人性,将会赚到意想不到的钱

先相信再看见,还是先看见再相信,也可以用来形容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状态。

之前的目标定的不高,基于自己的精力分配和资金实力,和身边人的收入情况。所以只想着先执行,先把事情做对,看一下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我愿意把这个阶段称为:“无意识输入阶段”。

法乎其上,得其中也;法乎其中,得乎其下;法乎其下,则无所得。

有意识阶段:

人生的契机是很玄妙的,有时候是一个好的开端,却因为自己的认知短板、没有补齐,执行力没有到位,错过一个又一个的风口。

其实,即使是当时嗅到了机会,也并不一定能够把握住。

我们最常听到身边的人说:“如果当时把握到了什么机会,我的人生怎么怎么样,那我就成功了。”

就像段永平谈“40倍的万科为什么卖飞了?”,因为自己买的时候5块钱一股,后面涨到10块钱就卖了,因为他对万科的认知只到10块钱的地步。

即使有这样的机会,依靠当时自己的认知和心智也是无法驾驭的。

所以,要学着有意识的去拔高认知天花板。

Get到这一点,市面上的行业交流会,亚马逊全球开店大会,各种ERP发布会,只要是亚马逊相关的会议或者培训试听课、分享课,门票不管是免费、9.99、19.99/99.99/599元的,我都去参加。

甚至亿级大卖的峰会,我也都会去参加,听一下他们的思考,取其精华应用在自己的成长中。

市面人一节课几万的广告课也听过分享,分析他讲的重点:不是要投入大量的广告,而是从逻辑层考虑,多关注选品,品选的不好,后续的营销成本大也收效甚微。讲究运营中的平衡策略出发,计算投入产出比,和我们的课程不谋而合,不断强化知识体系。

人生算法里面讲到,人生的四个半径,就像4个由内而外的环。认知圈,决策圈,能力圈,行动圈。不断扩大自己的认知半径,决策要依赖于认知半径,明确自己的能力半径,只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行动。低风险创业,小成本试错。

如何可持续成长?

在校友群看到一个资深校友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刚毕业就目标明确,做了某外企的总经理助理,平台的门槛高,视野宽阔,为自己以后踏入其他领域,前瞻性的思考奠定了基础,修炼成了第一波知道潮水涌动的人。

成大事者,以识为主,以才为辅。见识是第一位的,才能是后面可以借力打力的。

这让我不禁思考,自己的人生该如何破局?

如何获取有效的信息:但凡听到一个积极的信号,先不去条件反射式的怀疑它,而是去相信,打听成功的路径,去寻求自己可以改进的空间,计算自己需要匹配的行动,付诸实施

认知,野心,勇气,执行力,缺什么,补什么,敢于对自己下狠手,不断匹配。

任何事情,如果做了足够多的数量,还没有取得突破,行百里半九十,不妨先思考一下:大方向是否正确,如果是正确的,继续坚持到突破阈值的那一天,坚决不要倒在质变之前

刚获得了一点成绩,还没有来得及放慢脚步细嗅蔷薇,就迎来了一个新的小生命。

我纠结了一下,选择安心待产。对自己的体力有了过高的预判。可能前面的积累,导致二胎的时候,战斗力严重下降,每天每工作半小时就需要休息2个小时来调整。

“一孕傻三年”是有科学依据的,成为母亲之后,女性海马体的一个区域会被激活,对于孩子的动向会格外关注。

听课学习费脑力的动作根本完不成,还心烦气躁,像被封印了。

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妥协了。

把一天内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完成即可。

因此,宝宝过了“二月闹”之后火速恢复工作。

为了对抗孕傻,重新来了一轮培训,再把自己虐一遍。

这次学习的重点,不在只着眼于技术层的联系,更多的关注逻辑层和人性。

和金同学的交流中,我在想:为什么他换了一个跨领域的赛道,能这么短的时间内拿到结果?核心是:本身做公司就成功,对于商业运作的逻辑有很深的洞察,再加上自己的知识储备爆表,还是匹配上十足的行动力。身体力行了:有道无术,术尚可求。

最重要的是:心理韧性足够强,坚定一定要登顶的意志力。”

还有阿正在公众号里指导其他会员对于拿下Best Seller的强烈执念,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写公众号输出每日运营心得之后,我对自己再次做了深度剖析,要想实现再次突围,到底缺什么呢?

为什么会亦步亦趋?一边抵抗,一边怀疑。

重点还是自己模棱两可的态度。

身边有娃的后顾之忧,影响我做决策的时候,分配时间的时候,必须留出足够的弹性空间来应对他们的突发情况。

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

糟糕的坚持也好过放弃。

因此,我开始重新分配自己的精力,日常饮食起居大多数耗费时间体力的工作转移给保姆,不断调整,优化之后。自己每天保证6个小时勿打扰的工作,其余时间听书,徒步,晚上陪孩子们。

不再期望一天工作10小时之后,工作效率反而提升很多,改变选品方向,从红海转向蓝海之后,快速拿到第一名,建立信心。

日常做一些增强信心的事情:每日To do list只写3-5件重点的事情。

每日读书听课已经是不需要列出的必选项。

直到他们睡觉之后再看几页书。

这些成长最重要的是,保持乐观开放的心态。

面临生活的A面/B面,挑战能否成功,完全依赖于自己的解读能力,你信或者不信,你都是对的。

巧妙利用知识杠杆,一本书,几十块、几百块,里面确实作者多年知识的积累,尊重每一位内容创作者。点赞、收藏、打赏、为他推流。

如果女性精神贫瘠的话,将会把皮囊当作唯一的底牌,陷入被异性青睐和被同性羡慕的怪圈。

那么不管她有什么能力和资源,都很难获得别人真正的尊重。

女性更应该像鸟,飞往自己的山。不被婚姻世俗一些东西所限制,明媚而热烈的为自己活着。

对她们而言,漂亮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太肤浅。

而野心一词,更不会被视为贬义。

去读书,去看世界,去尝试不同。

阅己,越己,悦己,做一个自由而洒脱的主体,才能活出自己生命独特的意义。

跨境电商赢商荟
推送跨境电商新闻,分享跨境电商干货,传递跨境电商技巧,揭秘跨境电商黑幕。365天,每天更新不断,您口袋里的跨境电商小助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