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里的大美中国|二十四节气之【寒露】

文摘   2024-10-08 16:30   黑龙江  


二十四节气



寒露时节

寒露节气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与白露节气时相比,寒露后气温下降了很多,寒生露凝,因而称为“寒露”。

寒露气候

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此时,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而北方的东北、西北地区已呈现冬季景象,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寒露物候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寒露前后,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此为一候;由于寒露后天气逐渐寒冷,雀鸟不见踪影,而海边突然出现很多颜色、条纹与雀鸟相似的蛤蜊,古人便以为蛤蜊是雀鸟变的,即为“雀入大水为蛤”;第三候的“菊始黄华”则是指寒露时节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农事

俗话说“过了寒露,秋粮入库”“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寒露是“秋收、秋耕、秋种”三秋大忙时节。此时,粮食产区开始采收粮食,棉花产区抓紧采摘棉花,华北地区开始播种小麦。

寒露习俗

寒露的习俗有很多赏枫叶,秋钓边,吃螃蟹,饮菊花茶,吃芝麻

赏枫叶:寒露时节,很多地方都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季节。香山是我国最著名的赏红叶地点,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会催红枫叶,此时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秋钓边:在江南地区,由于寒露时节气温快速下降,水深处太阳已经无法晒透,鱼儿纷纷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便有了人们所说的“秋钓边”。
吃螃蟹:寒露前后,虾蟹繁多。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此时的母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食用的最佳季节。

饮菊花茶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花盛开的月份。寒露时节“喝菊花茶”的习俗最早可追溯至唐朝,到了清朝这一习俗在开始民间广泛流传。据古籍记载,菊花味甘苦,性耐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功效。

吃芝麻:芝麻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医药学专著里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可广泛应用于食疗。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寒露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便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END



来源:网信佳木斯

桦川人社局
就业、社会保障、人才管理、劳动监察、人事争议仲裁调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