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戾气困住的我们

财富   2024-12-04 23:38   北京  

来源:刘润

最近,互联网上挺热闹的。
先是钟睒睒在采访中,公开批评拼多多,喊话张一鸣,要求道歉。然后,是于东来不准胖东来员工要彩礼,付彩礼。以及,综艺《再见爱人》出圈,麦琳成为了婚姻问题的典型案例。还有,前体操选手转行擦边女主播……
说起来,互联网上,好像很少能有这么一次,短时间集中出现这么多可供“讨论”的对象。
或者说得直白点,很少能一下子,有这么多能引起网友“对骂”的对象和观点:首富。爹味。婚内巨婴。擦边女主播。……
于是,网友各持己见,吵得不可开交。热搜一个接一个,热度节节攀升,根据11月中旬百度指数显示,胖东来,麦琳的搜索指数是董宇辉的近10倍。打开微博话题“麦琳”,每一个讨论都过万。
但是,你发现没有?
在这些事的讨论中,都出现了同一个现象:愤怒,总是跑得比真相快。戾气,也总是比善意传播得更广。
我们,好像被戾气给困住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和你说说我的理解。
首先,我们从一个选择题开始。

消极偏见:为什么你的信息流总是充满戾气?

我猜,相当一部分人,甚至是大多数人,可能不会选择看合家欢乐,而是选择看夫妻吵架。
啊?为什么会这样?是我人比较负能量吗?
也不是。这个倾向,其实埋在了你的基因深处。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总容易关注坏事、坏情绪”的自我保护机制。因为,你越早发现周围有坏事发生,你就能越快逃离危险。
MIT媒体实验室分析了2006-2017年间,被300万用户转发了450万次的12.6万篇报道后,发现:发表不实消息的推文,被转发的概率高70%。
这个倾向,还有个学术一点儿的名字:消极偏见。
于是,人们在观看负面内容时,动不动就贡献超高的完播率和点赞转发。而这,又会让推荐算法“学习”这种偏好,不断给你推荐类似的内容。
搞到最后,每天最聪明的算法们,都在研究一个问题:如何让用户更生气?
或许,算法和人工智能,真的会导致我们变得愚蠢。因为,它越聪明,我们越情绪化;它越理性,我们越失控。
不过,只是你自己看这种内容,还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坏情绪,会传染。

情绪感染:负面情绪为何像病毒一样传播?
我想,你大概有这种经历。
上司一发脾气,整个会议室的气压瞬间降低。收到心仪姑娘一句元气满满的“早安!”,你能高兴一整天。更不要提演唱会,足球比赛现场了。巨大的情绪共振,让每个人都无法自拔。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天生就容易被别人的情绪影响。也即:情绪感染。

只是,相比于正面情绪,负面情绪的感染速度,要快得多。打个比方,如果说负面情绪像雪崩,正面情绪就像细雨,得等上那么一会,你才能看到地面上有了积水。
先进网络分析研究小组(GANA)曾对约7000万条微博数据进行情绪分析,结果表明,愤怒是网络上相关性最强、最易传播的情绪,远超过喜悦和低落。
2023年1月,一位女孩因为抑郁症去世。这一切的起因,起源于那张她拿着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和爷爷的合影。只是因为她留着粉色头发,就被无数人诟病谩骂。最终,在汹涌如潮的网暴中,她走向了最让人痛惜和遗憾的结局。
这就是负面情绪传染的可怕之处:它不需要理由,不讲道理,只需要一句“考上研究生了,头发染得像酒吧陪酒一样!”的谩骂,就能在人群中疯狂蔓延。
而当负面情绪蔓延开来之后,你的体感,就好像是:自己被关进了一间,密闭的房间。

回音室:你,可能一直在听自己的回音
当你在刷短视频,看新闻的时候,看到和你相似相同的观点,你会认真琢磨,可能还会点个赞。但对于和自己看法不一样的观点,你却可能会嗤之以鼻。再加上算法的推波助澜,根据你的“喜好”,推送更多类似观点。
于是,我们自己的认知和平台算法,合力把我们自己,关在了一间密闭的房间里。你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能听到的,却只有和自己类似的观点。
久而久之,你就会认为:我的看法,就是大家的看法。
这就是:回音室效应。你以为自己客观理性,但其实,你只是在自己的回音里越走越远。

类似的说法,还有:信息茧房。只不过,信息茧房可能更着重于强调算法给人带来的影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曾联合问卷网,对1501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62.2%的受访者认为,“大数据+算法”的精准推送方式,让自己陷入了“信息茧房”。
而当人们被困在这样的封闭空间里时,某些极端的行为,就会因此出现。

网络去抑制:线上线下,判若两人
你知道吗?造谣“女子出轨某快递小哥”的始作俑者,其实是一名普通的便利店店主。对于“粉发研究生”,发送网暴评论的评论者,可能是一个勤恳工作的白领。
在网上疯狂谩骂,对喷,甚至扬言要“报复你全家”的网暴者,现实世界里,可能是一位温文尔雅的老师。白天西装革履的上班族,晚上登录社交帐号,就迫不及待地换上“暴怒套装”,指天骂地。
为什么会这样?
根据心理学研究,其实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在刻意地抑制自己。但到了网上,人们就容易放松“抑制”。这,就是:网络去抑制效应。
所以,才有这么一句话:在网上,他看似是戴上了面具,其实是摘下了面具。
而更糟糕的,是有时候,他们还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出于正义”。

道德许可:谁给了他批判他人的勇气?
某明星因为恶评和谩骂去世,震动全网。但这时,很多人纷纷去该明星好友的微博底下评论:你为什么不为他发声?你为什么不悼念?你不配当他的朋友!
某地发生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企业家们、明星们的社交帐号下边,又会充满类似的言论:你这么多钱,为什么不捐出去一点?都这个时候了,你还好意思宣传自己的产品?
像这种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评论的行为,往往会让评论者,觉得自己在道德的银行里,狠狠地存了一笔钱。看着这笔存款,他会特别满足。而之后做些违背道德的过激行为,好像也只是把存款花出去,并不会承担什么损失。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道德许可效应”。当人们觉得自己在做“正确的事”之后,反而更容易做出过激行为。

“我说句公道话,怎么了?”这句话,大概是网暴者自我辩护的时候,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
但讽刺的是,越是以道德制高点评判他人的人,之后往往越容易突破道德底线。于是,当这种“正义感”在群体中不断放大,一个更可怕的现象就出现了。

群体极化:为什么网暴越演越烈?
一群人讨论一件事,出来的观点,反而更容易走极端。
比如,“胖猫”事件。前期,因为大量的细节和聊天放出,无数观点声音,开始讨伐事件女主角谭某,并且越传播越难听。但后期,事情开始出现转折后,又有大量的人,立刻倒戈,开始攻击胖猫的姐姐。但无论哪次,声量最大的评论,都无一例外,特别极端。
为什么会这样?
一些本来还算理性温和的观点,在群体中,受“法不责众”等等想法驱使,就会被一次次加强,越传播,越极端。或者,受“多数服从少数”的想法,渐渐被说服,全面倒向了另一方。
这就叫做:群体极化效应。
而在社交媒体上,温和的观点被极端化,可能只需要几次转发。就像多米诺骨牌。第一张倒下的可能只是轻轻一推,但最后一张却是猛烈的撞击。
这,就是群体极化最可怕的地方:它不需要每个人都是坏人,只需要每个人都“稍微过分一点点”。
戾气的出现,扩散,本就已经如此简单。可恨的是,还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愤怒经济学:戾气背后的利益链条
互联网上的商业模式,几乎都源自于一件事:流量。
流量,就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钱。谁能吸引到更多注意力,谁就能赚到更多钱。
比如,你在某平台的文章上插入一条广告。这种展示广告,是按照每千次展示,进行收费计价的。假如每带来一千次展示,就收费100元,那么,当这篇文章的广告被1万人看到,就是1000元。100万人,就是10万元。
于是,今天的舆论环境,悄悄出现了一群:流量食人鱼。
他们选择:引爆愤怒。
从造谣女业主和快递员有私情,到造谣老艺术家晚年生活悲凉,再到故意发布一些国家民族话题,慷慨激昂,义正言辞……所有这一切,都只为了:引发愤怒。
还不够愤怒?那就:编造谣言。
你知道这帮无良厂商,在做什么吗?你看看他们的加工车间,毫无卫生可言。你知道为什么男女矛盾越来越激烈了吗?这都是因为某境外势力作梗。
食人鱼,成群结队。扑到当事人身上,撕咬出血淋淋的伤口,然后用“血腥味”,吸引潮水一样的愤怒。
这,就是编造谣言、引爆愤怒、流量变现的“愤怒经济学”。
戾气,已经很多了。但总有人,还不满足。他们猎杀普通人,消费善良人的愤怒,他们信仰:流量比信誉贵。
今年年初,温州警方侦破一起网络造谣案。该团伙,为博取眼球、提高流量,拍摄缅北电信网络诈骗幕后是“温州资本”“温州帮在支持、运作”等谣言视频,并指使员工在公司注册的平台账号上发布传播。
你看。在很多时候,戾气,早已不是情绪的自然宣泄,而是被精心设计的商业产品。

我们,都被困在戾气之中了
好了。现在,再回到文章最开头。
现在,你还确定,你讨论的这件事,是这件事本身吗?还是某些人想让你看到的?
而且,在你讨论的时候,你关心的到底是事实,还是某些人的立场?
对于你来说,这次讨论,到底是交换观点,还是仅仅是在发泄情绪?你真的想清楚,你为什么要参与这次讨论了吗?你想清楚之后,你真的还想参加吗?
好吧。不论如何,也不论主动或被动。现在,我们似乎都被困在戾气之中了。
这股戾气,由数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网友的情绪交缠,发酵,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陷阱,粘腻、繁杂,很难挣脱。
那么,谁掉进了这个陷阱?不光是钟睒睒、于东来。被戾气困住的我们,也是一样。
好吧。或许,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最该做的,不是快速表态,而是耐心等待;不是随意评判,而是理性思考;不是跟风站队,而是独立判断。
因为,真相需要时间。因为,正义需要理性。因为,善意需要守护。
那么,问题来了。
当下一个热搜出现时,你准备好了吗?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

1、为什么“负面新闻”流量大?研究:人对负面信息的关注,竟然是天生的
2、粉色头发女孩遭遇网暴,媒体如何报道|事件复盘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614224
3、网络舆论场中的情绪传播和社会治理
https://www.jsthinktank.com/jiangsuzhiku/jszjcmzk/yjdt/202103/t20210304_6998928.shtml
4、热搜放大镜下的争议:戾气是如何被放大的?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0310/herald/f90bcdf5eec18d950f252943f5eeaece.html
5、大数据+算法精准推送 62.2%受访者感到陷入“信息茧房”
https://news.cctv.com/2023/07/14/ARTI9wH0xM2u1i7Cs9zrgsd5230714.shtml
6、算法导致“茧房”和“回音室”?学术研究的结果可能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06692.html
7、PNAS:社交媒体中的回音室效应 | 论文速递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708670
8、探寻网暴之源:施暴者是谁?为何会不明真相攻击陌生人?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679598
9、造谣抹黑温州、涉嫌寻衅滋事!2024网络打谣“第一案”告破
https://wzga.wenzhou.gov.cn/art/2024/1/8/art_1397487_58875679.html
10、AI 助手无微不至 主人的大脑会变懒变蠢吗?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science-64826174
主笔 / 景九  编辑 / 二蔓  版面 / 黄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2440篇原创文章


对此,您怎么看?  期待您在留言区文明、理性发布高见。留言点赞最高的朋友扫码文末投行君微信,可获得投行圈子限量款商务背包一个。

感谢耐心阅读,欢迎顺手点个“在看”

投行圈子已组建多个私域社群,根据会员职业及爱好,进入(投行业务交流、专业学习、股权投资、资管、业务推广、上市公司高管、银行、海外资产配置、单身脱单、掼蛋等等)相关社群。目前已超过6000位精英加入,欢迎加入。

 ↓点击关注投行精英,对话窗口回复“干货”,获得投行干货大礼包 

商务合作以及金融同仁资源对接、入群请添加投行君。

我正在「投行圈子」和朋友们讨论有趣的话题,你⼀起来吧?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投行圈子知识星球。

投行精英
投行人业务交流、干货分享。有趣、有料、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