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唯一负增长的经济特区
曾经和深圳、厦门、珠海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如今GDP只有深圳的11分之一,厦门的39%,最关键的是,今年前三季度,这座城市的GDP还负增长了。
它就是汕头。
根据汕头统计局披露:
2024年前三季度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279.3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同比下降1.9%。
GDP规模较去年前三季度减少了19.96亿元,名义增速-0.87%,实际增速-1.9%,是五个经济特区中GDP唯一负增长的城市,也是广东21个城市中唯一负增长者。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事实上,这几年汕头的经济增速都不咋地。
2020年与2022年黑天鹅影响最严重的两个年份中,汕头的GDP增速分别只有2%和1.3%。去年恢复至4.2%,仍低于全国增速5.2%一个百分点。
来源:汕头市统计局
进入2024年,一季度便开始跳水。一季度汕头的GDP增速只有0.2%,上半年增速只有0.1%。
关键问题来了,汕头经济增速为何水逆?
恰如我多次说到的,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是经济问题,而所有经济问题的本质都是产业问题。
从数据端来看,引发汕头经济负增长的直接原因,与广州、佛山经济水逆的原因一样,都是出口、工业、房地产跳水,但本质是这座经济特区,从1980年至今,没有建立起扎实的产业基础。
02
出口、工业、房地产跳水
先看房地产情况。
根据汕头市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来看,去年汕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18.14亿元,比上年下降15.8%,2022年下降了22%。今年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了25.1%。
从商品房销售角度,也能看到汕头市房地产的冷却情况。
去年,汕头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663.011万平方米,同比2022年下降了9.7%,相比于2017年高点时期的639.58万平方米,下降了43.2%。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汕头市统计局
最关键的是,汕头不仅房地产在下行,工业和出口也在跳水。
汕头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
工业方面,前三季度第二产业(广义工业)增加值下降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8.2%。一季度汕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3.2%,上半年下降16.8%。
出口方面,一季度汕头出口增长2.7%,上半年出口下降19.8%,前三季度出口下降12.4%。
这两者跳水的背后,其实反映出的问题,便是产业薄弱。
在前两天分析佛山经济水逆的文章中,我就说过,表面上看佛山是工业重镇、制造业强市,但从产业结构上看,佛山仍是一个加工厂性质的城市,仍以机械设备、小家电为主要产业的城市。
相比于佛山,汕头就更没有底气了。
不仅工业实力非常弱,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产业。
2023年,汕头的全部工业增加值只有1284.94亿元,只有深圳工业增加值的十分之一。
工业第一城深圳,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818.61亿元。工业十强城市广州,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45.89亿元。
从工信部划分的41个工业大类来看,千亿产业中汕头一个都没有,只有9个百亿产业。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汕头市统计局
但作为当年与深圳同时起跑的城市,还是得和深圳比一比。
全国拥有万亿产业(说的是单个产业,不是产业集群)的城市,只有深圳、苏州和东莞,且都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深圳是2.56万亿,苏州是1.2万亿,东莞是1.1万亿。
深圳拥有7个千亿产业,其中一个万亿城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深圳市统计局
苏州拥有11个千亿产业,其中1个为万亿产业。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苏州市统计局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东莞市统计局
广州拥有6个千亿产业。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广州市统计局
成都拥有5个千亿产业。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成都市统计局
南京拥有6个千亿产业。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南京2023年统计年鉴
诚如我在分析三四线城市的时候强调过的,中国的城市发展基本都依赖政策,而且过去十几二十年,好的政策都给到了中心城市。好的产业省会优先,优质的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等资源,也是省会优先。普通的三四线城市,根本分不到一杯羹。
这是汕头产业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产业无法厚实,与汕头自身的营商环境也有很大关系。
03
同一身份,不同的命运
同为经济特区,为何汕头成了吊车尾,难以发展起来?有地理因素,有营商环境因素。
第一,地理因素。
1980年,中央同时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城市设立国家经济特区,这四个城市也是最早的一批国家经济特区,后来海南独立成省也被设立为国家经济特区。
然而40多年过去,5个国家经济特区沧海桑田,只有深圳发展得最成功。深圳从当年的小渔村,一跃成为了如今的国际化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