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至1981年,世界上首次正式记载了艾滋病(AIDS)的病例,至今已过去整整43载。这种由RNA构成的逆转录病毒,从最初的5例报道,到如今在全球范围内“病毒式”传播,其影响不容小觑。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最新报告,截至去年,全球已有约399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而在我国,至今年上半年,便报道了艾滋病发病人数27505例。
艾滋病是一种由RNA构成的逆转录病毒。它以其高度变异性著称,这使得治疗和疫苗研发变得极为艰难。它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CD4+T淋巴细胞,随着患病时间的推移,患者的免疫力逐渐下降,对其他细菌和病毒的抵抗能力也随之减弱。这种由艾滋病引发的并发症,正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艾滋病的潜伏期可长达八至九年,甚至有的患者潜伏期可超过十年,故而其传播往往呈现出非显性的特征,更难以察觉。
艾滋病主要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性接触等体液传播方式扩散。为了有效预防,我们应当:
1.洁身自好,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
2.远离毒品,不共用注射器、针头等吸毒工具;
3.正规就医,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手术、输血等操作.
2024.12.1·
正确认识,科学应对
面对艾滋病,我们无需恐慌。如果疑似接触到艾滋病病毒,请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暴露后诊断,最迟不应超过72小时。同时,要认识到艾滋病并非不治之症。
截至2020年,全世界已有约2750万艾滋病患者接受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这一数量是十年前的3.5倍,艾滋病患者的生命与健康也得到了有力保证。
或许,艾滋的肆意泛滥与毒品、性传播等脱不开关系,但罹患艾滋并非原罪,中国最早的艾滋病患者出现于1983年,原因是浙江的4位血友病患者因使用了美国的凝血因子而感染HIV。一个人感染艾滋可能源于母婴脐带,或许药物残留,抑或其他。
从数据上看,所谓的艾滋病患者也不过是庞大数据上的小小分子,现状图饼状图上的小小占比,但是具体到某一个人,这确是百分百的灾难。我们不应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而对艾滋病患者抱以天然的恶意。
现如今世界各国对患有艾滋病的群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在宏观层面,国家与政府一直以来不断推进有关艾滋病防治的政策法规,如“四免一关怀”等;在社会层面,人们的群体认知与社会共识对艾滋病患者给予更多的包容而非偏见。
而对于个人来说,一次正视一个相拥,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可能就是刺破黑暗的一道暖光。
萤烛末光,亦可造炬成阳。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为艾滋病患者营造一个更加友善、包容的社会环境。愿艾滋病早日终结,愿爱如阳光般洒满人间。
往期推荐
编辑|王依璇
文字|刘云昊
审核|任静怡 王鋆心 杨惠茹
监制|郑晗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