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港航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朋友们: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浙江省港航管理中心党委,向全系统港航干部职工一年来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向关心支持港航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新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回首向来风雨路,初心如磐谱华章。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港航发展很不平凡、成绩令人欣喜的一年。我们坚决贯彻落实部省决策部署,在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深入谋划“航运浙江”,守正创新、实干攻坚,浙江港航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这一年
我们坚定信念、牢记使命
强港建设成绩斐然
水运投资稳居全国首位,一大批港航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宁波舟山港总规修订获部省联合批复,创近年全国主要港口“总规批复时间最快、空间布局体量最大、通过能力支撑最强”纪录。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十六连冠、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3。出台全国首个省级航运服务产业发展规划,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指数排名成功跻升全球第8、实现“四年三级跳”。宁波舟山港引航站挂牌成立运行,初步实现品牌、平台、资源、管理、集装箱引航“五统一”。
这一年
我们深化改革、系统集成
航运浙江蓝图绘就
构建现代化内河航运工作体系机制,完成15项基层试点,5项试点成果全省推广,出台制度性成果17项。锚定全面建成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先行省战略目标,聚焦物流降本增效和支撑产业体系,编制形成“航运浙江”意见、三年行动方案和项目清单,纳入省委改革委重大改革清单、交通运输部“物流降本增效”试点。全面拆除浙北集装箱主通道碍航桥梁,64标箱船舶实现常态化通航嘉兴港,杭州下沙至嘉兴乍浦具备三层集装箱船舶通航条件,多式联运综合效能持续释放,集装箱海河联运量突破200万标箱,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量稳居全国第2。
这一年
我们向“新”而生、逐“质”而行
行业转型蓄势突围
水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入选全国首批试点,其中2个试点场景入选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宁波舟山港2个自动化码头入选交通运输部智慧港口创新案例。“浙闸通”2.0版在全省16座船闸同步上线,入选全国首批典型案例。“船检通”应用商渔船“电子审图”功能启用推广。内河绿色航运廊道启动建设,入选交通强国首批绿色低碳专项试点,率先建成5座电动船舶充电站,嘉兴下水全国首艘64T氢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舶,“长兴至乍浦”新能源船舶运输示范航线实现首航。
这一年
我们以人为本、利民惠企
水运服务优质共享
聚焦山区海岛县,新建改造提升陆岛交通码头泊位15个、候船设施6处,持续提升客渡运服务水平。激活内需消费潜能,新改建水路客运服务设施67处,2条航线入选交通运输部精品航线典型案例。率先建成全国“通检互认”工作站,取消船舶种类和船龄限制,异地船舶就近检验,最大程度降低检验周期和检验成本。深化船舶“一件事”改革,船舶证书实现“八证合一”,办证时间由35天压缩至3天。创新集成《内河船舶日志》,记载事项由240项整合至56项。切实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扎实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有效防控港航重大风险,接连打赢“贝碧嘉”等台风防御大仗硬仗,港航安全形势保持平稳。
这一年
我们聚才引智、以赛促建
人才队伍竞相奔腾
以“一路先行·强港先锋”党建品牌建设为牵引,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进清廉阵地建设。印发港航“三支队伍”建设意见,实施“983”人才工程,建立9类专业人才库,联合高校院所共建“数字港航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打造4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4个实训基地。成功举办全省首届船舶检验技能竞赛、水上搜救技能竞赛、流体装卸工职业技能竞赛,6人获浙江“金蓝领”称号。“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获全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省港航管理中心荣获全国船舶通检互认先进集体。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展望2025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强攻坚、锲而不舍抓落实,加快“航运浙江”落地见效,全力推进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港航力量。
衷心祝福伟大祖国山河锦绣、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衷心祝愿大家新年快乐、工作顺利、身体康健、阖家幸福!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
省港航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