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在中药方剂中应用极广,仅以《伤寒论》为例,伤寒论113方中有70方含有甘草。生甘草比较平缓,温和,用蜂蜜炙过后,糖烧焦后是苦味,苦能入心,炙过后可以强心,炙甘草还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临床上经常用炙甘草调和药性,可以治疗脾胃的症状、心脏的症状以及解附子的毒性。
因为炙甘草需要用蜜炙,市场上卖的炙甘草,有些用的是劣质蜂蜜,甚至不是真正的蜂蜜,其药效便会大打折扣。
很多自学中医,自己配药的中医爱好者,都希望自己做炙甘草,这样安全,放心,而且药效好!
笔者自己也经常给自己和家人配药,所以,经常会自己加工一些炙甘草,做一次就能用好久。在此把制作方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到更多的人。
炙甘草用到的原料是:生甘草、蜂蜜、开水。
比例是:1000:250:125
也就是说,1公斤的生甘草,放250g蜂蜜,125g的开水。
制作方法如下:
一、按比例称取生甘草,蜂蜜,开水
我用的是300g生甘草,75g蜂蜜,37.5g水。
因为我买的是野生甘草,所以规格比较小一些。生甘草清理掉碎末等杂质,称取300g生甘草。
称取300g生甘草
称取75g蜂蜜
二、炼蜜
称好的蜂蜜倒入炒锅内熬,熬至冒泡,这一步称为炼蜜。炼蜜根据熬制的火候不同,分为嫩蜜,中蜜,老蜜。网上复制一段关于炼蜜火候的介绍
1.嫩蜜。将生蜜加热煮沸,直到温度达到105℃~115℃,过滤去沫而成。其颜色变化不显著,失水量较少,稍带粘性。适用于含较多淀粉、粘液质、糖类、脂肪等粘性较大的药材制丸。
2.中蜜。将生蜜加热熬沸较长时间或嫩蜜继续加热,温度达116℃~118℃,泡沫呈浅红色光泽,手捻有粘性但不能拉成长的白丝。适用于含部分粘性的药材及部分纤维药材制丸。
3.老蜜。将生蜜加热更长的时间或将嫩蜜、中蜜继续加热,温度达到119℃~122℃,使水分充分蒸发,气泡呈红棕色,有光泽,手捻甚粘,且可拉出白丝。适用于含多量纤维性或矿物等粘性较差的药材制丸。
炙甘草炼至中蜜的火候即可。
蜂蜜在炒锅中炒至冒泡,中蜜
三、蜜炙甘草
炼好的蜂蜜中加入开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生甘草,继续翻炒拌匀。
搅拌,此时只有部分甘草被蜂蜜包裹
继续搅拌,使所有的甘草都裹上蜂蜜
四、浸润
闷一晚上,让蜂蜜水均匀渗透入甘草中,这个过程称为浸润。
很多人以为蜜炙甘草就是用蜂蜜直接炒甘草,其实,纯蜂蜜的渗透性很差,打个比方,手上粘(zhan)上点蜂蜜,很难擦掉,越擦越粘(nian),但是,只要手上沾一点水,就很容易擦掉了。
所以,炼蜜后加入一点开水,蜂蜜的渗透性就增加很多,甘草放里面搅拌均匀之后,用手摸一下,有点湿润,稍微有点粘手。
等晾一晚上后,就很干爽了。
五、炒干
这时候再用炒锅炒,用文火,不停翻炒,等炒出焦黄色,就可以关火了。
炒好的甘草,外表皮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色,略有黏性。具焦香气,味甜。
六、晾干储存
倒入竹筐中,晾凉,晾干,装入密封容器,就大功告成了!
这是本人炮制甘草的方法及经过,有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提出宝贵意见!
——END——
中国人欠猪油一声“对不起”,李时珍告诉你猪油惊人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