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丧失对外界的感知,不做信息茧房时代的离散个体,点击关注,不迷路!”
“这杯爆火全球的亚洲饮品,你们就这么对待它?你们的产品里有它的灵魂吗?
开发时考虑过它的文化背景吗?”
加拿大华裔(原籍哈尔滨黑龙江)演员刘思慕,《尚气》主演,最近在《芭比》电影中也有亮眼表现。
这次在电视荧幕上因“文化挪用”问题,直接怒怼了一家奶茶公司。
刘思慕最近加盟了加拿大版《Shark Tank》——《龙之巢》(Dragon’s Den)的投资人阵容。
《Shark Tank》就类似于樊登主持的《给你一个亿》创业真人秀节目。
这个节目让创业者们向一群“龙”级投资人推销他们的创业点子,而刘思慕则是这一季的特邀投资人。
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是该节目有史以来的首位华裔加拿大“龙”。
这波历史性加盟可以说是给节目增添了不少看点。
有趣的是,刘思慕此前曾在CBC(加拿大广播公司)的热门情景喜剧《金氏便利店》中出演。
所以这次加盟《龙之巢》也算是“重返老东家”,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波霸奶茶的“文化之争”
(在海外,奶茶一般叫波霸奶茶或者泡泡奶茶,又音译Bobba Tea得来)
在这一季的第三集中。
一家来自蒙特利尔的波霸奶茶公司——Bobba,登上了舞台。
并准备向投资人们展示他们的“革命性”泡泡茶产品。
他们的产品包括即拿即饮的瓶装泡泡茶、带有爆珠的便捷珍珠包,甚至还有含酒精的茶饮。
创业者Jess Frenette轻松地开场:
“龙们,大家应该都听说波霸奶茶吧?”
没想到刘思慕立刻开启“皮一下”模式:
“我从来没听过啊,其他人听说过吗?”
语气中的黑色幽默味儿简直溢出屏幕。
而另一位投资人还打趣道:“刘思慕今天早上还拿一杯波霸茶在手呢!”
这段小互动之后,Jess和他的合伙人Sebastien Fiset继续信心满满地推销:
“大家都知道波霸茶是一种时尚又甜腻的饮品,你要排队很久才能买到,但你可能连它里面有什么都不清楚。
我们Bobba要让这些日子一去不复返!
”然而,刘思慕当场“打脸”:“不不,我对泡泡茶的成分可是门儿清。
不过,你们继续。”
就在这时,另一位投资人Arlene Dickinson试喝了产品后,转头问刘思慕:
“你觉得怎么样?”
刘思慕回答:“还行吧……但是,我有点担心你们这种所谓‘创新’会破坏波霸茶的本质。”
此话一出,另一位投资人Manjit Minhas不解地追问:
“为什么?事物总可以有新的演绎,不是吗?难道非得一成不变?”
刘思慕点出“文化挪用”的隐患
刘思慕接着解释:
“问题的关键在于文化挪用。”
“你们拿走了一种非常具有亚洲文化标识的东西,然后尝试‘改造’它,这让我感到不舒服。”
创业者Sebastien赶紧为自己的产品辩护:
“但它现在已经不再是一种文化产品了,尤其是自从我们引入了爆珠和果汁等创新元素之后。
我们其实是对泡泡茶进行了全新的‘升级’——让它更现代化。”
刘思慕没有立刻反驳,而是冷静地抛出了一连串关键问题:
“你们有想过这款饮品最初的文化背景吗?
你们的产品开发过程中,考虑过它的根源吗?
你们的团队里有任何了解它文化意义的人吗?
谁在你们的所有权结构中,真正为这款产品的文化灵魂提供了支持?”
这里提到的“所有权结构”(也叫“资本化表”),其实就是公司股东和投资人的明细表。
简单说,刘思慕在质疑的是:
这家公司是否有真正尊重泡泡茶的文化背景,还是只是为了赚钱,表面功夫做足了。
实际却忽略了这种饮品背后的亚洲文化价值?
Sebastien解释道:
“这是个好问题。其实我们和中国台湾的合作伙伴关系非常紧密。
我们还专门去中国台湾交流学习,他们是我们团队的重要成员。”
刘思慕果断退出:我不能参与这样的“创新”!
在最后的投资环节,轮到刘思慕表态。
他拿起了产品罐子,意味深长地说道:
“我仔细观察了你们的包装,却找不到任何关于波霸茶起源的字眼。
他继续说道:
“我成立自己的风投公司有很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支持少数族裔创业者。
然而在你们这里,我并没有看到这种支持的体现。
更重要的是,我不希望自己参与到这样一个项目中。
一个从我文化背景中如此重要的东西中获利的项目。
我想要看到泡泡茶被推广到更多人群,但不是以这种方式。所以,我选择退出。”
创业者们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礼貌地回应道:“我们尊重你的决定。”
最后,泡泡茶公司Bobba还是与另一位投资人Manjit Minhas达成了交易。
然而,节目播出后,不少观众对刘思慕也给予了不同的评价,并在社交媒体上展开了热烈讨论。
由于他之前出演《尚气》所发出的不当言论,有些海外华裔对他会有一些负面评论。
但也有人支持他,说他为华裔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做出了积极的改变,不再是一些书呆子,搞笑的角色。
文化挪用(Culture appropriation)的争议
其实,关于“文化挪用”的讨论早已不是新鲜话题,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
文化元素的跨界融合越来越常见。
就比如说我们的,菠萝披萨,可能意大利人就接受不了。
从时尚界的“中式元素”,到美食界的“改良版寿司”,文化元素被“借用”甚至“重塑”的现象层出不穷。
但问题在于,当一种文化被拿来“改造”的过程中,这种创新是否尊重了它的原始意义和背景?
尤其是对于少数族裔的文化来说,这种“改造”是否会让原本的文化内涵被削弱,甚至被误解?
“文化挪用”这个词,我们国内可能很少听到。但其实各种文化挪用的事情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着。
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