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五时”
文摘
2024-12-30 07:01
浙江
其实佛出世是要让众生入佛的知见,这是最终目标,可是最终目标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达成,尤其众生的根机不一样,你跟他讲最圆满、最真实的道理,他没有办法一下子就了解,只好迁就众生的根机,降低能阶,从低的地方开始讲起,这是很不得已的啦!「天台」主要把释迦佛的教义,整个四十九年的教法,提出一个纲领,叫做「五时八教」。这「五时」就像太阳出来的时候,最先照高山,然后再转照幽谷。渐渐地,我们所看到的,就是太阳升上来,到日正当中。释迦佛开始的时候,他最初成道,(他的教学方法很值得大家作参考),他先度根机最高的众生,所以第一时── 「华严时」,是对法身大士讲的,也就是对程度最高的一批学生讲的;先成就最高的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呢?假如从低的开始讲,那就牺牲了根器很高的人,所以开始是讲最高的。他对四十一个阶位的法身大士讲《华严》,把他成佛的整个境界和盘托出,讲的是最圆满彻底的真理─《华严经》。可是在场有很多小乘根机,他听了以后如聋若哑。佛为了这样小乘根机的人,接着下来就转照幽谷,开始讲「阿含」──小乘教。但是一直停留在小乘教也不行,后来又渐渐让他们回小向大,所以又有「方等时」,这就是第三时。「方等时」要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他开始说小乘这样的见解是不够的,不对,让他们的心能够回小向大。接着再进入第四时──「般若时」,用般若的智慧来荡涤大家的心。然后到「法华涅盘时」,这时候佛已经将要入灭了,就讲出一佛乘的道理,等于是日正当中,太阳到了中天,放大光明。这是「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