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有一个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大阳古镇。1989年,我国著名作家浩然随同几位青年作家和青年记者亲赴大阳镇采访。在他所写的《大阳镇采访拾零》中,将大阳的老街称作是一条“只有读古典小说才能想象出来的街道”,并说“这条街的古老姿态,很难用短短的文字写清楚”,他将大阳古镇称作“真正北方山区式的庭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阳古镇,感受那份历久弥新的魅力。
0
1
古街古巷,尽显历史风貌
大阳古镇,位于山西省泽州县西北部,由东大阳村和西大阳村组成,素有“中国古城镇活化石”之称。
大阳古镇由一条东西向的老街和与之相垂直的26条次要街巷作为串联,将主要的几大传统民居院落、古寺庙宇以及亭台楼阁连接,形成了鱼骨架状的古镇架构形式。大阳古镇现存35万平米元明清古建筑群,集中连片,全国唯一,蔚为壮观。光禄第(裴家十八院)、孟天官院、常翰林院、张都堂府、状元府等管家大宅比比皆是,还有以国保汤庙、龙树吴神庙为代表的寺观楼阁和以棋盘院为代表的富商大院坐落于古镇中。
大阳古镇现存元代至清代的传统民居400余座,是沁河中游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是晋商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学者于越总结到,大阳历史悠久且为古时泽州地区的经济要镇,久而久之形成了多姓氏杂居的村镇特点。民居聚落布局受家族聚散影响,整体呈不规则形态,而单独的民居院落均坐南朝北,基地用地平整方正,成三合院或四合院。院落之中正房台基和屋脊皆高于厢房,装饰雕刻也是正房最为华丽,整个院落呈现出轴线突出、主次分明、长幼有别的礼制格局。由此可见,大阳古镇具有丰富的建筑文化与历史价值,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值得重视与保护。
这座古镇历史悠久,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落井然有序,青砖灰瓦、飞檐翘角无不透露出历史的厚重感。
0
2
源远流长,承载千年记忆
“东西两大阳,南北四寨上,九十三个阁,七十二条巷,九市八圪垱,老街五里长”悠悠民谣传唱,生动地诉说着大阳昔日的繁华与昌盛。大阳古称阳阿,秦时置县、汉时封国、西燕设郡,到了明清时期,镇内人口不断增加,村镇规模不断扩大,形成户分五里、人罗万家的大集镇。2600多年的历史人文沉淀,形成了丰富的礼乐文化、宫廷文化、仕官文化、工商业文化和红色文化,被誉为“煤铁之乡”“礼乐之乡”“仕官之乡”“飞燕故里”“九州针都”“三晋一镇”,是一座“活着的古镇”。
大阳古镇现存的城池楼阁、官居民宅、古街古巷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脉络。这里涌现出色艺双绝的赵飞燕、首创诸宫调的孔三传,他们在大阳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文能制针,武能铸剑”,靠着那精益求精与敢闯敢干的精神,名扬四海;这里产出了著名的泽州铁器,精妙的工艺虽历经千年岁月,仍惊艳时光。大阳剪纸、围炉煮茶、撰面花馒、二鬼板跌,民俗文化代代相传,讲述着过去的故事。火树银花,凝聚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淳朴、坚韧;一砖一瓦,诉说着无声的历史与生活的温度。
0
3
创新举措,焕发古镇新生
当大阳镇参演的情景剧《赵飞燕阳阿奏奇舞》在舞台上准备就绪时,央视主持人董倩道:活着的古镇、中国的大阳,邀您回到千年之前,百转千回,邀约古人,两两相望,共同演绎“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的传奇。大阳古镇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内涵、建筑艺术、人文风貌值得深度挖掘与发扬。
大阳古镇
焕发古镇新生
近年来,大阳古镇积极响应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号召,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通过“百村百院”工程,古镇将传统建筑的原有风貌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打造高品质民宿,实现古韵今风的完美融合。同时,古镇还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举办特色活动,将打铁花与灯光秀相结合,营造一场场视觉盛宴。此外,大阳古镇还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了古法制铁体验馆、万里茶道博物馆等文旅项目。通过演艺、场景、体验和文创相结合,成为集休闲、度假、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旅游目的地。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大阳古镇也积极探索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途径,力求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周静雯
图文:罗婉宁
审核:政观传媒中心
责任编辑:郭雅馨 刘 慧 吴雅雯
指导老师:高思恩
二审:齐晋杰
三审:王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