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不可道,所以要把道变成客观的规律去认识,这就是“一",我的这个一是:努力看清事情本来的样子,不做不对的事。
一生二,“一”无法独立存在,所以会演变成两个互相辩证的存在关系,这里以对自我的主观认知和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为“二”。
二生三,两个要素之间要以一定的比例和逻辑去和合。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理解不同,选择不同,阶段不同,所以每个人由二到三的结果也不相同,所以三生万物。
但是由“道”而生的“三”,同属于大道。所以无论是于东来选择做一个伟大的人,还是段永平努力去过好自己的一生,都属于得道之人,他们的道相同,但是他们自己本就不同,所以最后都应道活成了自己本该成为的样子。
这个“三”对于一个人不同阶段也是会发生变化的,在03年以前于东来的理念是牺牲自己成就用户,在这之后他认清了要幸福自己成就用户,致此胖东来的文化才稳定下来。
得道的过程没有办法一蹴而就,要想成为自己,就需要坚定的迈出去,由“二”到“三”,做到大道无形,而“我”有型。定义自己的时候,自己是抽离状态的去认识大道,而需要投身进去成为自己以后,你开始就要进入到角色当中,你的时间,资源的分配,决定了你自己当前的判断和选择,你时刻要用心感受你的行为模式,无法置身事外。
如何能感觉到自己真正进入到“三”呢,其实“三”是每个人自己从“二”中选择的个性化结果,当你有了由“二”到“三”的过程,你会感受到你在“做自己”你的内心会很坚定,其实就是在“大道”与“成为自己”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空间,而这个空间就是“无”,这个“无”形成了,属于你的内心就可以在这里生长,这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了。
过去,我在写作,跑步上,也有类似的经历,当你为了思考和改造的目的,去写作和跑步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你,自己的内心无比坚定。
感受到自己的内心,并且坚定的在“做自己”,那么你就走在了由“二”到“三”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