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的智慧

职场   2024-11-14 10:36   北京  

“每个人都应该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在这条路上你能帮助到别人,别人也能帮助到你,没有这条路的时候,你帮不到别人,别人也帮不到你。”--《禅者的初心》

正是因为对“路”的执念,所以我才会坚守内心的“道”。这就是我说的骨子里的东西,因为“路”在没有走出来的时候,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坚信内心的“道”一直走下去,最后就会看到本就属于自己的“道路”。

在我的“道”里那个“一”是:看到事物本来的样子,坚持做对的事。由“一”生“二”,1.看到自己本来的样子,是一个普通人,所以坚持好的理念去行动,在时间的作用下,过上幸福的人生。2.看到现实本来的样子,是活下去,要选择确定的“主体”,坚持做正确的事,并把事情做对,这样能保证它能一直活下去。

过去我会犹豫,是要选择“自己”还是“现实”,当我认清大道的原则就是一生二,我要坚持这个“道”才能走出自己的“路”,所以我坚信这两个要素要联系在一起。

这是智慧一,“自己”与“现实”必须兼顾。

那“自己”与“现实”的关系是什么呢。分享几个与此相关的认知。

关于赚钱:如果你不是急于赚钱去改变自己的生活,而是对自己生活现状很满意,那么你可以用平常心去对待财富,这样会更容易赚到钱。如果你赚钱是基于改变你的生活处境,那么你很难保持理性,这样赚到钱的概率会变低。

一则寓言:一个人看到船夫很轻松的在驾驭船只,所以问道驾驶船只难不难。船夫回答,如果你水性很好,这就不难,如果你会潜水那就更容易了。这个人一开始不理解,后面醒悟过来,驾驭船只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翻船以后掉进水里,所以水性不好的人就会有很多顾虑,没有这种顾虑的人,只需要学好驾驶的技巧,这个不难。

从这两个认知里,我得到的经验是,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能够很好的度过自己的一生,那么它在面对“现实”的挑战会更加从容没有顾虑,所以你越想实现“现实”的成就,就越要活好“自己”。

胖东来也分享过类似的观点,他在03年之前的经营理念是牺牲自己成就用户,后来意识到这种的问题,调整为幸福自己成就用户,这里的道理是相通的。如果一个人委屈自己服务他人,那这对用户也是不负责任的,因为你委屈了就是用户错了,但是你还要服务好他。正确的状态是,你真正的喜欢,然后把你喜欢并付出努力的东西拿出来呈现给用户。

智慧二:对“现实”的追求,要建立在对“自己”满意的状态下,不要牺牲彼此,而是相互成就。

“现实”中的“主体”是什么。

我觉得“主体”这个概念很重要,因为在“自己”的维度里,主体就是自己,什么事都是自己来,你对自己负责就行了。而“现实”中的“主体”概念可以很多,本质是它能在“现实”中存在,发挥价值,所以它可以是政党,公司,组织,当然也可以是个人。我的志向是成为一个好的生意人,而在“现实”中做好生意的“主体”是一家公司,然后坚定的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对,让这家公司活下去。

创业,投资,打工,做生意,本质都是做生意,但又有所不同。

这是一个顺序:
1.生意的本质,就是卖出你的产品。
2.卖出商品最好的方式,是消费者导向:用户需要但其他竞争对手满足不了的某些东西。
3.企业的本质是,小企业资金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能力小,参与的人也少,如果企业一直对,公司一定会大起来。
4.大企业的本质是好的企业文化,没有好的文化,大家会是一盘散沙,有了好的企业文化,团队可以一起走的更远。
5.投资的本质是买公司,要看懂它最底层的生意,还要能看懂它的企业文化。

创业是从做产品开始,最终完成1-4的过程。
投资是直接从买入公司开始,要反向看懂公司4-1的能力。
打工是企业做大过程中需要生产力要素填充,依赖3,然后把自己的时间&技能打包卖给公司,并不实际参与公司的生意环节,而是把自己作为生意交易掉。
做生意是完成了买卖的1过程,但是没有差异化2,无法进入到后面3-4环节。

智慧三,打工的主体是自己,这不是我的意愿。做生意如果不做大就无法公司化运营,主体也是自己,这也不符合我的意愿。创业和投资它的主体都是公司,区别是创业是自己亲自去做出一家公司,而投资是用钱买入自己能看懂的公司,长期来看它们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只不过每个人可能适合自己的路径不同。

我们都是小霸王
一个人教你做自己,这个人可交。一个人教你成为他,这个人是想赚你的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