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镇创建巡礼 | 石龙镇新村村:移民村蝶变幸福家园

民生   2024-11-11 18:04   广西  

近日
自治区民宗委办公室公布了
第四批广西民族村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名单
桂平市石龙镇新村村名列其中

11月7日
小编踏着冬日暖阳,走进新村村
一栋栋崭新的小楼映入眼帘
平坦笔直的道路与行道树相映成景
孩子们在文化公园里嬉戏打闹
老人们闲坐在活动中心笑谈家常……

石龙镇新村村是桂平市1969年至1971年为响应国家兴修水利水库政策所规划建设的村庄,移民主要来自陆川古城镇、桂平市麻垌镇(六陈水库库区),汉、壮、瑶、苗、水等各族群众聚居于此,人口从建村之初的约100户1000人,到目前共480户2047人。随着搬迁后续帮扶工作的推进,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也随之演变,从移居到宜居,持续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加速迈进。

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群众满意度。为打造宜居乡村,近年来,该村大力实施利民工程,由党组织引领,屯级理事会搭台,群众广泛参与,采用组织互建、党群共管,发展互促、成果共享,困难互帮、和谐共创的“三互三共”方式,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56个。充分发挥屯级理事会联系乡贤的纽带作用,召开乡贤座谈会共商乡村振兴相关事项并制定建设规划事项,通过发动乡贤、党员、群众积极募捐以及积极申请资金,建设文化中心、灯光球场、舞台、绿化公园,硬化道路、安装路灯、建设排污排水工程等一批惠民生基础设施,申报资金70多万元改造新村小学校园环境,新建游泳池、足球场等。截至目前,该村村屯道路硬化8.6公里、拓宽道路面积11807平方米,配备有村史馆、现代化村小学、文化中心、文化公园、娱乐健身中心、农家书屋等公共设施,以及水上乐园、特色稻虾垂钓区、水稻观光游船等休闲农文旅观光服务设施。

持续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群众获得感。新村村通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探索产业兴旺新路径,建成占地约50亩的农业产业基地,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农机服务队,以实物资产出资的方式入股新村永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为本村和周边村进行跨区作业服务,投入800多台新型农机具,可满足1万亩稻田育秧、耕地、插秧、护理、收割等机械化运作需求,全村水稻生产“耕、种、收”机械作业率达100%。在现代农机技术的推动下,该村打造“稻香新村”农业生态园,建设面积5.2万亩,把示范区打造成为具有桂东南特色的优质水稻生产示范基地,曾被评为广西现代特色(核心)示范区三星级、四星级,新村村成为桂平市小有名气的“农机村”“稻香新村”。另外,新村村在党建引领村屯理事会的推动下,由党员带头、群众参与,通过盘活闲置土地、治理撂荒地和综合利用冬闲田等,因地制宜引导村民种植三华李、草莓、番石榴、大青枣等特色水果及蔬菜、甜玉米等农产品,开启乡村集种植采摘、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新模式,带动村民增收。同时,建设总投资3.6亿元的池循环水养殖及渔光互补项目,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产优质鱼6000多吨,产值1.8亿元,在带动产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将提供30多个就业岗位,发挥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实现组织强、产业旺、乡村美、农民富。

持续培育文明民风乡风,提振群众精气神。该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深耕精神文明建设,以广西“三月三”、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举办民族文艺汇演、戏曲进乡村、篮球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增强文化认同,不断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此外,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引领作用,以“团结服务各族群众”为出发点,成立5支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关爱特殊家庭、爱老敬老、义诊、民族团结政策宣讲、民俗文化体验、传统美食制作与分享等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凝聚力和向心力。











▍内容来源:贵港日报 杨小露
图片来源:贵港宣传 桂平市融媒体中心
▍值班编辑:黄倩倩
▍校      对:陆兴艺
▍二      审:王    雅
▍终      审:黄树柏
▍编辑出品:贵港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贵港市融媒体中心

文明贵港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网络文明正能量,向公众及时发布精神文明建设的权威消息,展示贵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