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附《2024上海市BIM发展报告》下载链接”
8月28日,由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上海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推广中心主办的“2024上海BIM技术应用与发展论坛暨《2024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与发展报告》发布会”成功举行。论坛发布了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委托上海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推广中心编制的《2024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与发展报告》。市住建委二级巡视员沈红华为报告发布揭幕,市住建委建筑市场监管处马燕处长对报告进行了解读。
一:上海市BIM应用总体情况
为全面总结2023年本市BIM技术应用情况,受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委托,由上海BIM推广中心组织开展了《2024上海市BIM发展报告》的编制工作。目前,该报告已在8月28日举办的“2024上海BIM技术应用与发展论坛暨《2024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与发展报告》发布会”中正式发布。为方便读者了解报告相关内容,即日起,中心将对报告主要内容进行解读,敬请关注。
(一)总体应用情况
2023年年度新增报建项目共6711个,其中,应用BIM技术的项目数量达1170个,其总投资额21383.36亿元。应用BIM技术的项目中,政府投资项目727个,投资额14246.76亿元,社会投资项目443个,投资额7136.6亿元,统计如图1所示。
图1 2023年度政府、社会投资项目的BIM技术应用情况
(二)各类型项目应用情况
本市1129个规模以上且满足BIM技术应用条件的项目,其总投资额达21714.54亿元。这些项目中,政府投资项目为689个,其中应用BIM技术项目654个,占比94.92%;社会投资项目为440个,其中应用BIM技术项目416个,占比94.55%,投资性质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BIM技术应用项目投资性质分布情况
本市BIM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建设项目,通过对规模以上且满足BIM应用条件的1129个项目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其中,房屋建筑项目(含商业、办公、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及工业厂房、仓储物流等其他建筑)989个,应用BIM技术的项目数为952个,应用占比96.26%;市政基础设施项目73个,应用BIM技术项目数为61个,应用占比83.56%;水务项目66个,应用BIM技术项目数为57个,应用占比86.36%;交通运输项目1个,应用BIM技术项目数为0个,应用占比0%。
表1 不同类型项目中BIM技术应用情况
(三)各工程建设阶段应用情况
如图3所示,1170个应用BIM技术的项目中,在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的有1167个,在设计、施工阶段均应用BIM技术的有1141个,设计、施工、运营阶段均应用BIM技术的有177个。
图3 BIM各工程建设阶段分布情况
为全面了解本市2023年各BIM技术应用项目实际应用情况,依据《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指南》(2017)中的38个BIM应用项(涵盖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运维等多个阶段),对不同阶段BIM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
(四)2023年度与2022年度BIM技术应用情况对比
如图4所示,2022年度本市新增报建项目5644个,规模以上项目数为1186个。规模以上且满足BIM应用条件项目数为1123个(投资额26662.36亿元),规模以上且满足BIM应用条件,并应用BIM技术的项目数为1068个(投资额25402.39亿元),应用BIM项目数占比95.10%,按投资额统计的占比95.27%。
2023年度本市新增报建项目6711个,规模以上项目数为1381个。规模以上且满足BIM应用条件项目数为1129个(投资额21714.54亿元),规模以上且满足BIM应用条件,并应用BIM技术的项目数为1070个(投资额20820.51亿元),应用BIM项目数占比94.77%,按投资额统计的占比95.88%,应用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2023年与2022年BIM技术应用情况对比
二:BIM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外BIM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NATSPEC发布的《2023年全球BIM教育报告》,全球BIM教育呈现出积极发展的态势,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和职业技术培训机构为建筑、工程和建设(AEC)学生提供BIM教育。课程数量和课程内容均呈上升趋势,全球对BIM技能旺盛需求是BIM相关课程增加的主要原因,而随着BIM应用成熟度的提升,BIM课程内容也超越了基础的BIM建模,进一步涵盖了更为复杂的应用,如:BIM在设施管理(FM)、成本计算、openBIM信息交换、BIM管理、数字孪生等方面的应用。
随着对BIM在建筑生命周期中应用的认识加深,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将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AI)等先进技术与BIM整合,以促进风险和施工管理。同时,这种跨学科的教育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技能。商业智能(BI)提高BIM教育的相关性和效果,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强调了行业与教育机构合作的重要性。这种合作有助于确保教育内容与行业需求保持一致,并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
(二)国内BIM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高校通过调整和更新课程设置,将BIM技术和理念融入传统的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的课程中。多所高校从低年级开始引入BIM设计思维模式的教学实践,逐步提升学生对BIM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智能建造专业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专业,它结合了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工程管理、机械自动化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旨在培养能够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即从设计、建造到运维管理等各个环节,应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专业人才,BIM作为建筑行业数字化的关键要素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1 + 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建筑信息模型BIM证书作为国家首批1 + X试点证书,证书试点工作对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内涵建设均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1+X(BIM)课证融通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具备BIM技术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该模式通过将传统的学术课程“1”与实践性的证书课程“X”相结合,实现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的创新,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企业与高校通过资源互换、建立实践基地等形式,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该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项目经验,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企业项目,通过实践性学习,积累经验。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最新的BIM技术与行业动态消息,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
“赛教结合”同样是一种可行的协同育人模式,国内企业通过竞赛形式向高校发出邀请,参赛过程中企业通过对其BIM产品的培训介绍,竞赛目标制定等方式让参赛者快速学习国产BIM应用技术,得到实操锻炼,并获得企业实习机会,另一方面也是对国产BIM软件应用推广的重要途径,扩大了国产BIM软件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
(三)上海市BIM人才培养模式
上海已初步构建BIM的人才教育和职业发展环境,上海市政府将重点支持和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人才,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和BIM团队。同时逐步建立健全的BIM技术应用教育培训体系,支持大专院校和社会机构开展多层次的BIM技术应用教育培训,提高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能力。目前,上海市的部分高校、培训机构已经设置了BIM技术的理论与软件实操等相关课程,开展BIM相关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专业BIM技术人才
2018年上海市部分高校已将BIM引入高校课程教育,实现专业课程建设的结构性调整,如: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等。学院方面,同济大学设立了“同济大学-Autodesk建设全生命期管理联合实验室”和“211工程管理信息化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设立了“BIM研究中心”等。
为实现上海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化落地、企业升级转型及人才培养,在企业、高校、机构间形成战略合作将是上海市BIM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本市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已逐步与国内外相关技术组织在专业培训、国际化合作、标准研究和交流、实践经验分享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推进中国智能建造的标准化和全球化做出有益的贡献。
三:上海市BIM技术应用标准编制状况
(一)BIM标准编制概况
上海市于2015年首次提出《建筑技术信息模型应用指南》,并于2016年发布《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2017修订颁布《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指南(2017版)》,2023年发布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统一标准》DG/TJ08-2201-2023,该标准已于202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标准将作为通用标准,指导各专用标准的整体架构和条文内容,对上海市BIM标准体系起到了主导性作用。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标准对标准框架进行了调整,加强了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对标准内容进行了更新。新标准围绕“数据是核心、协同是关键、模型是载体、应用是目标”的编制原则,对BIM数据与执行应用进行了更全面的梳理与规范。
(二)2023年BIM标准编制概况
为提高本市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水平,近几年本市修编和新增了一系列BIM标准,用于指导本市建筑相关企业在设计、生产、施工、交付和运维等各个阶段的BIM技术应用,2023年上海市发布2个标准见表1。
表1 2023年上海市发布BIM标准
四:上海市城市更新BIM技术赋能全要素信息采集
(一)全要素信息采集概况
BIM技术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作为全要素信息采集的有效手段,其通过对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进行空间特性、物理特性及功能体性等的创建维护,集成了包括几何、材料、结构等在内的详细信息,并可通过基于CIM、GIS等的标准化平台集成,保障信息的一致性和可交换性。通过该模式,可汇聚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的多源要素,涵盖地表、建筑物、市政设施等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并将实时数据与BIM模型结合进行动态模拟。此外,借助BIM技术的全要素信息采集,可与城市规划、建设、运维等业务流程整合,形成一个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闭环,城市管理者能够基于模型和数据分析做出精准决策。
(二)全要素信息采集应用成果
通过运用地面勘探、钻探技术等传统技术以及先进的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无人机测绘技术等实现了对地表特征、地质信息高效率采集。结合点云扫描、近景摄影以及地下设施信息采集技术等多种手段技术,生成既有建筑的高精度三维模型,实现对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闭环管理。通过BIM技术的全要素信息采集,结合物联网应用,可以构建城市的数字孪生体,实现城市物理资产的数字化映射,为城市管理提供高效的决策支持、风险预测和应急响应,推动城市向更智慧、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三)问题与展望
BIM技术全要素信息采集在城市更新管理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需要面对和解决。
(1)BIM技术全要素信息采集的普及率和应用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尽管已经有了一些标准和规范来指导BIM技术的应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技术人员的培训不足以及技术转化速度不够快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宣传推广,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来解决这一问题。
(2)BIM技术的标准化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虽然已经有了一些与地表实景信息、城市建筑信息和城市基础设施信息相关的标准,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相关标准和规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保障数据的一致性和可交换性。
(3)更好地将BIM技术与物联网、无人机测绘技术相结合,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城市的实时监测和管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智慧化管理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2024上海市BIM发展报告.pdf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TreOsdvYTvhA5vcevL70g?pwd=9xdd
提取码:9x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