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教育局通知!

时事   2024-11-18 11:32   江苏  
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并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近日
盐城市教育局印发
《关于做好全市小学每天一节
体育课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



自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
在全市小学分步实施
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

关于做好全市小学

每天一节体育课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


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落实《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精神,市教育局决定自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市小学分步实施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现提出以下工作要求,请各地各学校贯彻执行。

一、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以体育人”的综合价值,全市小学在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基础上,按照“区域先行、分步实施”的推进思路,用1年左右时间,做到全市小学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充分保障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一小时,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推动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优良率明显提升,近视率、肥胖率显著降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工作先行试点。结合我市实际,拟在建湖县、射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南高新区和市直小学开展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先行试点,于2024年秋季学期全面推行实施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其他有条件的地区与学校可对照工作要求参照开展,须在2025年秋季学期做到全市小学全覆盖。

(二)明确课程设置要求。各地各学校要充分挖掘课时资源,确保每天一节体育课到2025年秋季学期时全部设置调整到位。不得以非全体学生参与的课后延时服务、各类体育拓展课程、体育俱乐部(体育类社团)活动等简单替代体育课,不得占用现有的每天30分钟大课间活动。增加的体育课要编入课表。实施过程中,严禁削减体育课时,严禁其他学科及活动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

(三)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小学1—2年级可采取“4+1”模式,在原4节体育课的基础上增加1节“趣味田径”“快乐体操”等学校特色体育项目课;小学3—6年级可按照“3+1+1”模式,采用“基础必修课+体能课+走班选项课”的模式科学规划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可探索采取其他模式,丰富完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兴趣化发展需求。

(四)优化师资力量保障。各地要加强体育师资调配和培训,采用“进、转、培、聘、送”等多种方式优化体育师资保障。各学校可通过培训全科教师、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实习、返聘优秀退休体育教师和引进取得教师资格证的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担任(兼任)体育教师等方式,保障体育教学与训练有序开展。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或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培训机构提供体育教学服务,补充专项体育教学与训练所需的师资。同时,要关心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合理安排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

(五)加强场地器材保障。各地各学校要加大学校运动场地设施新、改、扩建力度,提高学校生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配齐配足体育运动设施设备,依托“智慧教育”平台,推进学校体育设施智能化。优先发展“一校多品”运动项目的场地器材。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学校,可通过立体式扩容挖潜改造、利用学校走廊、楼顶、教室转角等“金边银角”,结合走班选课、优化体育课编排等,用好更多运动空间。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修建体育场馆或风雨场地,确保风雨雪霾天气能够正常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和大课间体育活动。鼓励与学校周边公共文体设施等校外场地建立双向开放互惠共享机制,拓展学校体育活动空间。

(六)保障体育课安全。各地各学校要及时对体育场地、器材等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要有效开展事前风险评估,加强风险管控,健全涵盖体育活动意外伤害的学生综合保险机制,完善体育运动伤害处理机制,将学生体育运动伤害纳入校园意外伤害矛盾纠纷调处范畴。要严格规范第三方培训机构遴选工作,加强日常监管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严禁无资质机构进校园。

(七)不断完善评价体系。要建立健全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坚持规范标准,完善规则程序,发挥体育考试导向作用,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联动,每学期期末对学生进行体能项目测试,测试成绩计入学生期末考试总成绩,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练,以考保健康”的目的。同时要探索实施体育家庭作业制度,鼓励家庭制定学生课后和节假日体育活动计划。学校每年要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向家长通报,提出体育锻炼建议。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全市部署开展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工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实际举措,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有效抓手,各地各学校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列入重点工作内容,要优化经费支出结构,保障每天一节体育课教学和学生体育活动经费。

(二)压紧压实责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把关,坚持“一校一策”,精准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工作稳步推进、有效落实;要及时分析研判,研究全域推行实施小学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实施方案。

(三)严格检查督导。建立健全市、县、校三级体育课程落实专项督导制度,包括体育课程设置调整方案的研制、督导检查机制的建立、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和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效等,将一并纳入对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价指标。

具体解读如下

1.  问:全市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的总体目标是?

答: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发挥“以体育人”的综合价值,充分保障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一小时,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推动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优良率明显提升,近视率、肥胖率显著降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 问:全市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推广试点工作的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答:决定自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市小学分步实施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按照“区域先行、分步实施”的推进思路,用1年左右时间,做到全市小学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

3. 问:2024年秋季学期哪些地区小学进行每天一节体育课试点?

答:结合我市实际,在建湖县、射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盐南高新区和市直小学开展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先行试点,于2024年秋季学期全面推行实施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其他有条件的地区与学校可对照工作要求参照开展,须在2025年秋季学期做到全市小学全覆盖。

4.  每天一节体育课的课程教学内容如何安排?


答:小学1—2年级可采取“4+1”模式,在原4节体育课的基础上增加1节“趣味田径”“快乐体操”等学校特色体育项目课;小学3—6年级可按照“3+1+1”模式,采用“基础必修课+体能课+走班选项课”的模式科学规划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可探索采取其他模式,丰富完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兴趣化发展需求。

5. 每天一节体育课后师资力量如何保障?

答:加强体育师资调配和培训,采用“进、转、培、聘、送”等多种方式优化体育师资保障。各学校可通过培训全科教师、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实习、返聘优秀退休体育教师和引进取得教师资格证的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担任(兼任)体育教师等方式,保障体育教学与训练有序开展。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或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培训机构提供体育教学服务,补充专项体育教学与训练所需的师资。同时,要关心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合理安排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

6. 每天一节体育课后场地器材如何保障?

答:各地各学校要加大学校运动场地设施新、改、扩建力度,提高学校生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配齐配足体育运动设施设备,依托“智慧教育”平台,推进学校体育设施智能化。优先发展“一校多品”运动项目的场地器材。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学校,可通过立体式扩容挖潜改造、利用学校走廊、楼顶、教室转角等“金边银角”,结合走班选课、优化体育课编排等,用好更多运动空间。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修建体育场馆或风雨场地,确保风雨雪霾天气能够正常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和大课间体育活动。鼓励与学校周边公共文体设施等校外场地建立双向开放互惠共享机制,拓展学校体育活动空间。

7.  如何保障体育课安全?

答:各地各学校要及时对体育场地、器材等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要有效开展事前风险评估,加强风险管控,健全涵盖体育活动意外伤害的学生综合保险机制,完善体育运动伤害处理机制,将学生体育运动伤害纳入校园意外伤害矛盾纠纷调处范畴。要严格规范第三方培训机构遴选工作,加强日常监管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严禁无资质机构进校园。

8. 如何保障全市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落实到位?

答:在全市部署开展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工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实际举措,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有效抓手,各地各学校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列入重点工作内容,要优化经费支出结构,保障每天一节体育课教学和学生体育活动经费。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把关,坚持“一校一策”,精准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工作稳步推进、有效落实;要及时分析研判,研究全域推行实施小学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实施方案。同时将建立健全市、县、校三级体育课程落实专项督导制度,包括体育课程设置调整方案的研制、督导检查机制的建立、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和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效等,将一并纳入对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价指标。



来源 | 盐城市教育局

编辑 | 王樱

一审 | 史伟

二审 | 陈美林 

终审 | 夏静华

声明 | 凡“东台融媒”原创稿件,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否则构成侵权!部分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东台融媒
东台权威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