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奖作品
《“四字”家风 代代相传》
作者:赣州市南康区东山中心幼儿园 陈小贞
在我父亲去世前,他为我们六兄妹留下了宝贵的家风遗产——四个简单却深邃的字:德、孝、善、和。1999年,年过六旬的父亲在撰写家史时,首次将这四字家风以文字形式明确记录于家族谱中,成为我们家族的精神灯塔。
“德”,乃立心之基石。父亲的一生,是勤勉与坚韧的写照,父亲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与奋斗。他从小穿百家衣,吃百家饭,14岁便辍学务农。16岁时,他成为了村里的民办教师,用他的勤勉与爱心教育着村里的孩子们。他住在村口的小庙里,自己做饭,以明德守信和勤勉高节为立身之本,赢得了村民的尊敬与信任。
“孝”,乃立人之根本。父亲不仅是一位勤勉的教师,更是一位尽孝的儿子。在爷爷病重期间,百忙中的父亲放下手头的大小事情,倾力救治,悉心照顾。爷爷在世时经常说一句话,我移栽了一棵树苗,现在长成了一片树林。那时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看了父亲撰写的家史才明白,原来,爷爷是父亲的继父。父亲幼年丧父,奶奶带着他改嫁给了爷爷。父亲,就是爷爷移栽的一棵树苗。母亲孝敬公婆,与人为善。母亲经常教育我们,孝敬父母是本分,是人性;孝敬公婆才是情分,是仁义。母亲的一言一行,于细微处,于无声中,影响着我的哥哥和嫂子。有一年春节,嫂子单位发了一条太空被,又轻又软,那时候很时髦,我们都没有见过。嫂子拿给母亲,让母亲盖。可是,当时已经身患重病的母亲毅然给了奶奶,母亲说咱家有啥好东西都得先给奶奶用。明年单位如果再发,就轮着我了。
“善”,则是母亲心中永恒的旋律。她不仅孝敬公婆,还乐于助人。母亲出身贫寒,从小没念几天书,不识几个字。每天晚上,母亲服侍一家老小吃饭睡觉后,灰暗的灯光下,父亲教她认字算数,当时,母亲是一个小卖部的柜员,她靠死记硬背的笨办法,把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名称一个个印在脑子里,从来没有出过一分钱差错。在工作中,母亲脏活累活抢着干,同事有困难,母亲总是热心帮助。每当左邻右舍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爸爸妈妈也经常热心帮忙并常常教育我们说,邻里之间一定要守望相助,还教导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多行善良之事,积德行善。
“和”,则是家风之中最为温润的力量。它如同一条隐形的纽带,将家族成员紧紧相连。春节,于我们家而言,是团聚与欢笑的代名词。无论身处何方,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或艰辛,家中的每一位成员都会不辞辛劳地踏上归途,只为那难得的团圆时刻。成都的姐姐、广东的哥哥嫂嫂,无一例外,他们跨越千山万水,只为在除夕之夜与爷爷奶奶、父母共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节日里,我们遵循着古老而温馨的传统,在母亲的带领下,全家总动员,包饺子、做豆腐、炸米果、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围坐电视机前观看春晚、抢红包、放烟花,将这份喜悦推向高潮。每年年初一,我们全家雷打不动浩浩荡荡地前往舅公家拜年,家族成员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直至假期尾声,才依依不舍地告别这份难得的相聚时光。妈妈说,年味就是团圆的味道,家和万事兴。
我的父母虽是普通人,但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言行,诠释了德、孝、善、和的真谛,为后辈树立了榜样。这“四字”家风,如同春风化雨,悄无声息地滋养着我们的心田,成为我们精神世界的基石,指引着我们日常的行为举止,是我们生活的指南针。在我们家中,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兄弟姐妹间心手相连,共同营造了一个充满爱与和谐的美好家园。这份家风,如同涓涓细流,穿越时空的界限,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家族成员,让“德、孝、善、和”的美德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来源:南埜清风
编辑:王艳珍
审核:邬媛婷
终审:方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