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交流 | 潘松书记出席西部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联盟2024年年会并作主题报告

文摘   2024-11-03 12:56   重庆  


      11月2日,西部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联盟2024年年会暨“第二届西部基础教育论坛”在西南大学隆重举行。我校党委书记潘松出席年会并作题为《以教育家精神之光 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弘扬和落实教育家精神的兼善实践》的主题报告。

      潘书记从“教育家精神的内涵”“教育家精神的兼善文化转化”“教育家精神的兼善弘扬行动”三个方面详细阐释了兼善中学校本化转化教育家精神,践行和弘扬教育家精神,走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的高品质学校发展之路的生动实践,他强调,兼善教育扬教育家精神之光,光泽校园,沐光而生,生生不息,生生耀眼。兼善中学将继续走弘扬教育家精神、办高质量学校的发展道路,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兼善力量!


以教育家精神之光  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

——弘扬和落实教育家精神的兼善实践


       一、教育家精神的内涵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致信中提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并勉励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教育家精神的兼善文化转化

      怎样更好地弘扬教育家精神?我们对教育家精神最好进行校本化转化。我校由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卢作孚先生创办,作孚先生一生致力于“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创下中国近代经济史、文化史、教育史上的众多奇迹。他提出“教育是救国的不二法门”,一生皆为“教育救国”,是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他遵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修身信念和兼善思想,认为“个人为事业服务,谓礼;能够毁家纾难,谓义;绝不苟且公众财富,谓廉;做社会业绩不佳,谓耻”,是为“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他主张“人人皆有受教育之机会”,是为“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他主张“学校不是培育学生,而是教学生如何去培育社会”的教育理想,是为“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卢作孚就是教育家,他身上就有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教育家精神,并用一生去弘扬和践行。作为卢作孚先生一手创办的兼善中学,弘扬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家精神既是响应时代的感召,更是践行和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一贯传统。在做实兼善特色教育实践中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让教育家精神之光不因岁月流逝而黯淡,却因时代发展而更加绚丽,在兼善中学代代传扬,照亮学校高质量办学之路。

      三、教育家精神的兼善弘扬行动

      (一)循光而来:赓续教育家精神办品质学校

      循着教育家精神之光,兼善中学94年来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教育思想和卢作孚先生“学校不是培育学生,而是教学生如何去培育社会”的兼善教育主张运用于办学实践,找到了“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的高品质学校发展之路。

      2017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学校精神文化的大讨论,通过深挖兼善历史、总结办学经验,确立了“弘扬卢作孚精神、做兼善特色教育、办兼善天下学校”的办学定位,丰富了“兼善教育 兼善天下”的办学理念和“智 仁 勇 恒”的校训,凝练了“上善若水、格物致知”的学风,“正心修身、立己达人”的教风和“行在独善、志在兼善”的校风,完善了“一个办学理念、两大教育价值观、三项特色目标、四类课程群、五条实施途径、六种育人方法、七要素评价”的“1234567”兼善特色教育理论体系。

      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兼善校园既是常态,更是生态。北区校园用“一座大门一道梯”彰兼善之训诫,用“两片广场一长廊”显兼善之文化,用“三个园子一面墙”讲兼善之内涵,用“四幢大楼两塑像”扬兼善之精神。南区校园以“五养廊里培根基,七善楼里育人智,创新赋能成于思,博学明辨书意气”彰显智育文化;以“上善湖畔心先善,四风园里身示范,人生路上德倍兼,仁德润人爱相伴”彰显仁育文化;以“运动场里训勇敢,体育馆里能斗胆,强身健体源锻炼,无体育、不兼善”彰显勇育文化;以“家国情怀一面墙,儒学传统两广场,教育思想作孚像,实干精神万年长”彰显恒育文化。

      两校区的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既注重对学生“独善其身”个人修养的浸润,又注重对学生“兼善天下”的国家民族责任感的培育,让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需要相结合。让卢作孚精神熠熠生光,成为了兼善中学办特色学校、品质学校的厚重底色。由此,学生有感慨:最美自然风光的双廊在大理,最美校园文化的双廊在兼善。可见兼善文化已入兼善学子的骨髓。

      (二)向光而行:涵养大先生品格成大国良师

      怎样践行“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的教育家精神。在我们看来,就是培养一支具有教育家精神特质的优质师资团队,创建一个健康向上、和谐共处的育人氛围。

      为培养教育家型教师队伍,学校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制定了“12334”的特色教师团队建设方案。以“正心修身、立己达人”为教师发展理念,链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等专业力量,抓牢青蓝、骨干、名师三大工程,系统推进兼善教师特色团队培养工程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建设,狠抓课堂教育主阵地建设,连续举办七届“立己杯”“达人杯”学术名师三课大赛和五届“修身杯”“正心杯”人生导师班会课大赛,通过以赛促训、以赛促研、以赛促学,不断打造一支具有兼善中学特色的研究型、实战型教师队伍,并以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市级学科带头人、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为代表的骨干力量为引领,达成“头雁”领航,带动“群雁”齐飞,打造兼善学术名师和人生导师。

      近年来,学校成功创立高中语文、高中历史、高中化学、高中物理等区级名师工作室,建成高中物理、高中化学、高中数学等多个市区级学科创新教育基地,依托北碚区高端人才流动站,让越来越多高端平台培养兼善中学的教育家型教师。仅2023年,兼善教师荣获区级一等奖及以上荣誉就有143人次,其中国家级奖项6人次,市级奖项54人次,区级奖项84人次。

      (三)沐光而生:聚焦核心素养培育时代新人

      卢作孚兼善教育精神实践强调教育的全面性,这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念不谋而合。在深化卢作孚兼善教育思想实践的过程中,兼善中学大力弘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等教育家精神,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更注重对“儒学传统、家国情怀、实干精神、创新能力、世界视野”五大特色学生素养的培育。

      1.创设特色课程滋养人。以“智仁勇恒”校训统整课程,建构“543桂花型”课程体系。以“朗朗书声”“竞静晚修”“游习化学”等智育课程引导学生学识渊博善明辨,以《孟子·儒雅风范》“我的兼善”开学典礼等仁育课程教育学生真诚无私善爱人,以“天天锻炼”、啦啦操、篮球足球等勇育课程激励学生勇敢果断有胆识,以《卢作孚精神与兼善教育》“兼善新三绝”“心心相影”等恒育课程启迪学生坚韧顽强有恒心,达成智者无虑、仁者无忧、勇者无惧、恒者行远的兼善品格塑造。

      2.推动课堂变革培育人。推进学习型品质课堂建设,探索跨学科整合教学,聚焦学生学习力与教师育人力提升,实施“立己杯”“达人杯”三课大赛、“修身杯”班会课大赛、“正心杯”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锤炼课堂“真功夫”,提升育人真本领,强化学习原动力;推进“善构目标、让生有止,善选内容、让生有定,善引学态、让生有静,善控节奏、让生有安,善设疑问、让生有虑,善嵌评价、让生有得”的“六善六有”兼善课堂范式变革,凸显双主体课堂,学为中心,核心价值引领,素养本位,助力教学变革,实现立德树人。

      3.引领学生评价发展人。构建“仁德润人”学生评价体系,既注重智育评价,更注重德育、勇育、美育、恒育、劳动教育的综合评价。通过完善“德育评价”,培育儒学传统,厚植家国情怀;通过强化“勇育评价”,强健体魄,锤炼品格;通过改进“美育评价”沁润美育能力,提升气韵神采;通过凸显“恒育评价”,内化“卢作孚精神”,塑造兼善精神;通过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掌握劳动技能。从而达成五育并举,实现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兼善学子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尽显兼善教育风采。国家级荣誉190多项,市级荣誉470多项,区级荣誉2000余人次。

      学校成功获评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篮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学校,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市级党建双创单位,建成两个市级课程创新基地,打造两个市级德育活动品牌,荣获市级精品选修课一等奖、第一批市级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一等奖等荣誉。

      兼善教育,扬教育家精神之光,光泽校园,沐光而生,生生不息,生生耀眼。我们将继续走弘扬教育家精神、办高质量学校的发展道路,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兼善力量!


兼善中学新闻中心

来源:办公室

撰稿:毛键龙

校对:王   珂

美编:杨   香

审核:卢必权

重庆市兼善中学

办学理念:兼善教育 兼善天下 

校训:智、 仁、 勇、 恒 

校园精神:舍得干 在兼善

校风:行在独善 志在兼善

教风:正心修身 立己达人

学风:上善若水 格物致知

重庆市兼善中学(北区)

重庆市兼善中学(南区)


学校地址:

(北区):重庆市北碚区毛背沱137号

(南区):重庆市北碚区蔡家岗街道洪家傍61号

邮编:400700

E-mail:   cqsjszx@163.com

校办电话:023-68262481

招生电话:023-68265761  68266899

重庆市兼善中学
学校对外宣传和对内管理的公众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