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视频能治病?神奇的心身治疗机构探访:亲历阿吉泰(2)

文摘   2024-10-14 00:00   上海  

点击链接查看:亲历阿吉泰(1)
我总共在养生园呆了十二天。
前几天可以称之为适应期。
搞清楚了这里的大概状况,新鲜感一过,我真的很想一走了之。。。
看过我《内观系列文章》的朋友们一定还记得,总共十天的内观,在第二天和第六天是最容易“跑掉”的日子,完全不同的人群/作息/场域,最初这几天的适应是相当“考验”人的。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其他来养生园的胖友们多是已经内心臣服于这个治疗方法,在APP上听过很多课程,才不远万里来到养生园,希望收获到更好的治病效果。
而我呢,几年前听了一次音频,上个月来之前又听了一次,总共两次。。。而且我说我有病也行,说没病也行,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和这里的胖友们比起来,简直就是健康得很。
所以,我还是挣扎了几天的。。。但是最终决定多呆些日子(原因后面会讲到)。
(对了,大家一定和我一样,好奇这里的男女年龄比例。你先猜猜,下篇讲。)

如果你没有看过第一篇,我就再简单介绍下阿吉泰养生园的日常作息:
一大早,阿姨们会早起锻炼,八点吃完饭开始看视频课(蒙语),中午十二点吃完饭大家午休,下午自己锻炼,晚上六点吃完饭继续看视频课(汉语)。
看视频就能治病?不用吃药?相信大家和我有着一样的疑问。
养生园旁边就是蒙医院,如果需要可以去蒙医院开些蒙药,或者直接住院治疗。
但是,绝大部分来养生园的病患,主要是来看视频的。所以,除了住宿系列费用,我没有看到其他额外消费(至少我没有看到)。有些人想用医保,那入住蒙医院,可能支出更少点(这个取决于各地的异地就医报销比例)。另外就是蒙医院入住最长21天,但是少于2周也不建议入住,因为写出院报告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养生园在这方面就灵活很多,最少7天,一个大疗程是35天,之后想住多久都没问题。我就是住满7天后,再根据行程续住的那种。(提醒下,入住养生园也需要提供近几个月的CT胸片和心电图,如果没有,可以在蒙医院搞定。)
要强调的是,看视频归看视频,纳老师一直在点评时说,该手术手术,该化疗化疗,常规药物不要随便停药,要遵医嘱。(是不是听着特别像废话?不,我现在在临床上也是看到太多患者,觉得自己好点了,就自己决定停药,然后病情反弹复发。哎,废话也要反复说,一直说,永远不嫌多。)

蒙医传统五疗是蒙医临床医学的重要外治疗法。主要有:针刺、放血、灸疗、推拿、外敷、蒙药药浴、熏蒸、拔罐、穴位贴敷等多种疗法,传统习惯上称为“五疗术”。(摘自网络)
视频课程大致是个怎么样的流程呢?
课程视频是在报告厅里播放的。
报告厅其实可以理解成一个电影院。两侧墙上贴着巨大的标语,诸如“心连心,民族团结平等”之类。
和电影院不同的是座位号,这里只有序号,巨大的数字在每个椅背上,从1号到400号,十分方便老人查找。

大家有没有想过,座位怎么分配的问题?尤其是晚上,近千人,谁坐哪是不是一个大问题。
养生园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我刚入住,同屋的蒙族阿姨就提醒我去“抽号”。
抽什么号?
晚上汉语课的座位号。
哈?还有这种操作?
抽号机就在报告厅门口,每天下午三点开始抽号,需要带着身份证。就是把身份证按在机器上,机器就嘎嘎嘎给你吐一个号码。没有号的人呢,就可以坐在旁边的阳光厅里,座位随机,区别就是看视频的屏幕小一点。

我一开始以为越早拿号,号码越靠前,不然为什么每到三点,抽号机前就排满了人呢?

后来我才知道,号码是随机的。就是取号时间和座位号没有关系。

那为啥还三点准时去排队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大概猜到了,老阿姨们排队习惯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排队的时候聊聊天嘎嘎山湖也是蛮好的。
额,好吧,我不凑热闹了。

晚上看视频课的人尤其多,会排成两队,左边这对是养生园的,只需要出示胸卡;右边是非养生园的,需要刷充值卡扣费进入。进报告厅前,工作人员会再三叮嘱,手机关掉。报告厅里也会有工作人员巡逻,如果碰到没关手机的会大声呵斥,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了,手机关掉,马上关掉。
哎,北方的服务水平。。。不过么,每天都有新来的,说多了确实烦人。。。纳老师有一次也提到说,原本可以在报告厅安装信号屏蔽的,但是考虑有些人的工作确实需要接应急电话,就没有安装。。。
视频课首先是播放蒙语歌曲,很多歌都是阿吉泰员工患者自己作曲演唱的,演唱者是阿吉泰的医生和工作人员。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哦,这首歌的谁谁谁是纳老师的夫人,这个是女儿,这个是女婿(女人多的地方八卦无处不在)。
歌都很好听,可以让大家进入听课状态。
然后是纳老师带领大家做养生操。
我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发现大家听着歌纷纷站起来。
我一脸懵逼,这么快结束了?
旁边的阿姨提醒我说,做操了。
哦~我这才想起来,因为在家听APP的时候,我都是直接忽略前面这几部分的。
于是跟着做操,就是一些很基本的穴位按揉,伸展运动,前面都没什么特别。最不同的是最后的拍手环节,大家跟着纳老师一起念
“思维同步,全身畅通,超强能量,就在身旁”
重复8遍(为什么不像其他动作一样是9遍,这点我一直很疑惑)。
按照我知道的催眠操作方法,这就是导入催眠状态了。
视频开始前会播健康百字诗。
视频课程就是有点类似集体催眠,这个在每次课程前播放的须知里也讲的清清楚楚,包括书里也是这么提的。
然后就是病友讲述自己的患病情况,以及在阿吉泰怎么得到缓解或者痊愈的情况,纳老师或者其他医生会在讲述之后做小结点评,这样算一个案例。对,能坐在纳老师身边讲述自己的病情是很多人想争取的机会,据说这样病能好的更快。经常看到患者在台上哭的稀里哗啦,几度哽咽,纳老师给患者调整话筒,递纸巾,看视频的叔叔阿姨们也暗自抽泣。
病患一般都会讲自己的“调理反应”,拉肚子,头疼发烧,闻到异香,甚至晚上梦到纳老师给自己看病。额,同屋的蒙族阿姨经常问我有没有这些反应,我。。。额。。。真的没啥。
最通常听到的就是病人用极其激动的语气说“某某病好了,某某病也好了”,然后下面听众热烈鼓掌。作为半个医生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普通人估计会觉得太夸张。
早期的视频主要是内蒙地区的患者,年龄也都偏大,近期会有些其他地区的汇报者,偶尔也会有一些比较年轻的,社会地位极高的,学历很好的成功案例。
三个案例后会插播一段冥想或者人生格言或者搞活动的视频,然后再播放三个案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一次课程一般会有九个左右的案例。
案例讲完后,会放一首歌作为课程的结束。
我刚想起身,旁边的阿姨跟我说,听完再走。
哦,啥情况?
后来我才知道,纳老师说过,最后一首歌也很重要,一定要听完。
于是,每次看到提前离场的那些人,就知道要么是新学员,要么就是要赶着回家不住养生园的。

刚开始几天,上午的蒙语课我压根就没打算去。
同屋的蒙族阿姨招呼了我好几次,让我上午也去听课。我总是找各种理由不去,比如上午要开会,要上课,要去蒙医医院挂号。我心想,蒙语我又听不懂,去干坐着干嘛呢。
可是,蒙族阿姨还是坚持不懈的提醒我去听课,第四天的时候,我想上午闲着也是闲着,要不去听听?
其实听蒙语课的人很多都是在睡觉,就是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因为听不懂么。。。睡觉也有效果据说。。。
蒙语课也有好玩的地方,比如会有更早期的录像资料,纳老师到草原上回访当地牧民的恢复情况(虽然我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比如早期的讲座最前排的空间里还会放着活动病床,轮椅等等;又比如我发现有时候我也听得懂,因为讲到疾病的名称,大部分人还是用普通话发音。
我问同屋的蒙族阿姨,为什么病名还是用普通话,是因为没有对应的蒙语吗?
阿姨说,因为用蒙语讲会有点绕口。
哦,酱紫,然后我就去研究了下蒙语,发现也是拼音类的,24个字母,7个格。
有时候看蒙文,会觉得像一把把钥匙。
扯远了,回来继续说我被同屋的蒙族阿姨说服去听蒙语课。
第四天上午的蒙语课,因为听不懂么,我又坐后排,所以经常跑出来在外面的走廊里拉伸一下。后来我就索性就坐在走廊里听课,走廊里没什么人,空气好,干啥都方便。
坐了一会儿,就看见从报告厅里走出一个“大女孩”,应该和我差不多高,看不太出年龄。
她径直向我走过来,走得不太稳,眼神有点飘忽。她坐在我旁边,手直接伸向我放在膝盖上的小背包。
我一惊,赶紧把包护住。
这时,女孩的妈妈也从报告厅跟出来,坐到女孩旁边。
我战战兢兢地问女孩妈妈,她想拿我的包。。。是为什么呀?
女孩妈妈叹了口气,她就是喜欢玩拉链,看到拉链就想拉开看看。
哦,我松了口气,把包递给女孩。
你玩吧。
女孩面无表情地接过包,开始把每个拉链都拉开。
女孩自顾自玩的时候,我和女孩的妈妈聊了几句。
姑娘是啥问题呀。
哎,几年前做肺部手术,脑缺氧,就变成这样了。
看样子,智力倒退到三四岁了。
是啊,三十多岁的人了。。。已经好很多了,前两年来的时候还会随便乱叫,今年不太叫了,但是还是要有人看着。
有没有试过。。。
我搜肠刮肚把我在医学 心理 儒释道 身心灵 上天入地 各个领域的积累,所知道的所有方法都和女孩妈妈说了一遍。。。
女孩妈妈说,她都知道。
都试过了,为了让她恢复,什么方法都用过了,都没什么用。
嗯,也是。
世上也只有母亲能在这种情况下,不离不弃。

来这里的人一部分是坚信这个方法的,还有很多就是像这对母女一样,什么方法都试过了,但是都没什么用。
后来我们又聊了很多。
我来阿吉泰原本只是想安安静静的观察,看看这里是怎么回事,我没打算和任何人交往,但是。。。这怎么可能。。。
我离开养生园的那天,认识我的人纷纷来和我见面(最后一面?),有些人我根本就没有告知,但是也非常神奇地出现在我眼前。一种说不清的缘分把我们牵扯在一起。很多人可能真的就是最后一面,世界这么大,这辈子再也不会相见了,但是基于量子力学的理论,我们的纠缠可能是刚开始,也可能暂时结束,谁知道呢?
碰到这对母女后,我那颗想“滚蛋”的心暂时安定下来了,我觉得这里有东西值得我再呆一阵子。

(未完待续)

妙乐心理
心理学+中医,做个好玩的人 【秒乐】华师大心理学本硕毕业,在清华耶鲁打过酱油,任清华心理学相关课程讲师(外聘)八年有余,上海某高校心理咨询师。致力于心理学与中医相结合的身心同调探索,目前正在学习中医的路上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