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⑪丨田阳公安:忠诚勇毅“藏青蓝” 绘就壮乡平安卷

政务   2024-12-30 18:22   广西  






编者按:百色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一代代百色公安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团结奋斗”的百色起义精神,为守护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接续奋进。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征程呼唤新作为,从今日起,“百色警事”微信公众号开设“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专栏,全方位、多角度报道百色公安忠实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大力提升公安工作现代化,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新担当、新作为。

《右江日报》2024年12月27日刊登


▲1991年,田阳县公安局民警走出警营开展爱民月活动,参加义务劳动。


▲近日,百色市公安局田阳分局巡警大队骑警队员在街面开展日常巡逻防控工作。


百色市田阳区地处右江河谷中心位置,是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的故乡、壮民族的发祥地,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田阳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明代瓦氏夫人抗倭的历史功绩和红色革命的峥嵘岁月,至今仍在民间传颂。田阳公安队伍就根植于这片热土。


1950年4月1日,田阳县人民政府公安局成立,下设看守所、执行股、治安股、侦察股、秘书股“一所四股”,全局编制38人。在时代变迁中,当时的田阳县公安局历经多次机构调整和职能重组。2020年4月,田阳撤县设区,原田阳县公安局相应改名为百色市公安局田阳分局,为百色市公安局的派出机构。


人民公安从何而来?是危难来临时的挺身而出,是打击犯罪时的坚定果决,是爱民护民的矢志不渝……几十年来,田阳公安用青春、热情、汗水和鲜血诠释了答案。


救民于水火的年代记忆


百色市公安局田阳分局退休民警黄枭毅曾在办公室岗位工作近20年。1996年起,他曾用纸笔记录了田阳公安一个个救民于危难的事件。


“4日晚上10点多钟,我局接到险情报告,县城内有一辆装载5吨乙炔的货车,水已淹没车轮,乙炔若受水浸泡将引起爆炸。公安局廖副局长立即率领12名民警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停车地点,经过4个小时的奋战,将5吨乙炔转移到安全地带。”在留存的一份手写材料中,黄枭毅用简洁而有力的文字描述当时公安机关参与抗洪抢险的危急时刻。


2001年7月,田阳县城因连日强降雨发生特大洪水,大量房屋被淹、多名群众受困。黄枭毅回忆,“在抗洪动员的时候,为解除干警的后顾之忧,局党委作出‘民警家里被淹,确有十分危急的险情,可以报告局领导统一安排’的决策,但没有一位民警向组织提出这方面的要求,没有一位民警擅离职守。”


在这次抗洪救灾中,田阳公安广大民警和干部职工英勇顽强、舍生忘死,共救出被困群众514名,抢救物资价值50万元。其间,全局有40多位民警家中受灾,但他们没有向单位提出任何要求,始终坚守在救灾一线。


时间回拨到20世纪90年代。1990年2月9日,田阳一家企业在开展钻井探油作业时突发井喷,由此引发特大火灾。当时距火井仅30米处存放有一个装满3吨柴油的油罐和大量氧气瓶,随时有爆炸的危险,情况十分紧急。时任田阳县公安局局长的黄巍立即带领公安、武警和消防等120多人投入灭火和转移工作人员、周边群众的抢险工作中。最终在市公安局、田东县公安局的支援下,这场大火经过七天六夜才得以扑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水火无情,危难当前,田阳公安总是毫不犹豫地冲向最前线,用生命筑起了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


与民同行 艰苦奋斗


泛黄的卷宗、斑驳的老照片、手写的锦旗……走进百色市公安局田阳分局档案室,一件件“老古董”真实记录着一代代田阳公安民警风雨兼程与民同行的故事。


翻开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老照片,能够看到身穿绿色警服的民警挽着裤脚,帮助村民清理水渠淤泥、下田插秧割稻的场景,这是当时人民公安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生动体现。


到了20世纪80年代,办公条件和警用装备有了很大改善,但办公用品、警用装备等依然紧缺。材料全靠手写,整个县局仅有一辆吉普车、一辆两轮摩托车和一辆边三轮摩托车。


然而,在那个下乡全靠“两条腿”和自行车的年代,田阳公安却提前近一年时间完成22万人的身份证颁发任务。退休民警罗家波便是当年参与颁证工作的其中一员。


“1986年,局里派我参加全市居民身份证颁发培训班。之后我就带领全县颁证工作人员下乡开展工作,为了尽快将身份证颁发到群众手中,我全身心投入到颁证工作当中,工作中曾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我的母亲还因此责怪我‘不孝’……”


也就是从那时起,罗家波与辖区群众结下了难分难解的深厚情谊。后来,他被单位委派到那满镇内江村担任农村指导员。工作中,罗家波通过争取单位经费,购买了5吨水泥援建内江小学教学楼,还购买8吨水泥为兴城村铺村道,并发动民警捐款帮助该村10户孤寡老人解决生活困难。在田州派出所工作期间,在工资微薄的情况下,罗家波还经常自掏腰包救助困难群众。从1971年到2001年,罗家波把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热爱的公安事业。因工作表现突出,罗家波曾多次获公安部和自治区公安厅表彰奖励。


“虽然警力紧缺、装备不足,但我们的热情却从未减退,这份成就感难以言表。”年逾80的退休民警覃本荣坚定地说。


覃本荣向记者分享了当年他只身追捕逃跑嫌疑人的经历。“当时有一名在押人员从看守所脱逃,正在巡值的我接到看守民警报告后,立即沿着这名人员逃跑的方向追去,大概跑了五六公里的路,将要精疲力尽时,终于在一块稻田里将他逮住了。”由于出门太急没带警械,覃本荣最后还是向放牛的群众借了根牛绳才将嫌疑人捆绑起来,再走路押解回来。“其实回想起来单打独斗是很危险的,但当时顾不上太多,所以没考虑过自己的安危。” 覃本荣说。


从群众中来,一切为了群众。无论时代浪潮如何发展演变,田阳公安始终与各族群众并肩前行,同甘共苦、艰苦奋斗。

接续奋斗 守正创新


进入21世纪,公安工作也面临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挑战,警务创新呼之欲出。


“何志革农村警务工作法”是田阳公安警务创新道路上闪耀的里程碑。


2004年,35岁的青年民警何志革来到头塘派出所任职。在此后7年多的时间里,他摸索创建“警务室+流动警务站+警务点”的为民服务网和“民警+村干+治安中心户”的治安防控网,推行“三承诺”,即:除必须到派出所才能办结的事项外,其他事项均上门为群众服务;所有事项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尽量提前办结;保持24小时开机,随时接受群众的报警、求助、咨询和投诉,全面构建起维护一方平安的法网。


2007年6月,公安部《全国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简报》第171期将上述工作经验归纳为“何志革农村警务工作法”作为先进经验在全国进行推广。


依托“一本账、两张网、三项承诺”农村警务工作法,头塘派出所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治安管控“近距离”,辖区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发案数多年保持低位,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2023年,头塘派出所被命名为全区公安机关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何志革因工作出色,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公安机关爱民实践模范个人称号以及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称号等。


“警务室民警心中总要有一本‘账’,要对辖区实有人口等基本情况、治安状况和不稳定因素,以及重点人口、高危人群、依靠对象、弱势群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是何志革对基层派出所工作的总结和体会,放在当下依然具有现实的启发性和指导性。


近年来,田阳分局通过建设和打造“何志革工作室”,在先进典型的带动下,青年民警前赴后继,在警务创新领域不断取得新成绩。针对新形势、新挑战,田阳分局围绕“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结合“枫桥经验”及辖区实际,总结推行派出所“五防两干预”新警务机制;探索建成了情指行一体化作战中心,进一步整合警力资源、融合警务数据,走出了一条公安机关数据警务的创新之路。


2024年12月中旬,田阳区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46.56%,破案率同比上升26.45%,打掉各类犯罪团伙47个;查处治安案件812起,同比下降26.58%,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


时代流转,精神永续。年代在变,公安制服经历了多次换装,警务工作内容和方法也在与时俱进,但始终不变的是忠诚担当的本色和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壮乡大地,田阳公安将继续用满腔热血和赤胆忠诚守护万家灯火,不断书写平安答卷。



| 审核:赵紫余

| 初审:黄露婵

| 记者:黄艳萍

| 通讯员:黄露婵 韦超才

| 编辑:桑  茹

| 来源:右江日报






百色警事
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工作,树立百色公安“亲民、爱民、便民、利民”的服务理念,展示新时期百色公安民警良好形象,全方位拓展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和谐互动的交流层面,打造百色公安宣传新媒体阵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