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家庭的标准是净资产600万人民币,高净值家庭为1000万人民币,超高净值家庭是上亿人民币,国际超高净值家庭需要有3000万美金,差不多2个亿左右。即便是在上海,净资产超过600万的有60万户,上海总户口是960万户,也就是说净资产600万以上的占比6%左右。全国净资产超过600万的有400万户,中国共4.3亿户家庭,净资产600万占全国总户口的1.4%。当然,很多人会说,在上海一套房子都1000多万,600万,在上海算个啥。其实在上海,超过1000万的房子,并不多,郊区很少有超过1000万的房子。即便是市区,哪怕10万一平,也需要一百多平才超过1000万,但是市中心的房子100平以下的居多。即便是1000万的房子,有几个全款的?好多都是付了个首付,把欠银行的债给抵消掉之后,净资产大概率不足600万。上海确实有上亿的房子和四五千万房子,但这些都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上,可能就是那么几千人,就是说,这几千人掌握了上海所有的上亿的房子和大几千万的房子,也就是说财富是集中的,有钱人钱很多,房子也很多。600万是一个门槛,即便在北上广深,绝大多家庭跨不过去。很多人到了500万,就很难再往上涨了。因为年纪大多数都40岁了,虽然挣得多,但孩子也开始上高中、上大学,孩子花钱的速度赶上挣钱的速度,甚至超过挣钱的速度,财富收支平衡,没有特殊的机遇,财富不变少就不错了。不过,也有很多人感觉身边很多家庭净资产会超过600,主要是两个概念没有弄清楚,就是净资产和家庭。
首先要分清楚资产和净资产。假如一套房子1000万,首付30%就是300万,这时候资产是1000万,但净资产300万,负债700万,资产=净资产+负债,虽说这是会计的基础,但还是很多人不了解。很多老板身价几千万几亿的,大部分是负债,净资产多少真不好说。
另外是家庭,爷爷奶奶有套房300万,父母一套房300万,然后结婚也买了套房400万,以为这样你家就有资产千万了。实际上这样的情况是三个家庭,爷爷奶奶算一个家庭,父母一个家庭,你结婚了跟配偶算一个家庭,是三个没有达到净资产600万的家庭,而不是一个达到净资产1000万的家庭。
现实里,不是富二代,没有祖辈积累,就算是高知,净资产积累到600万真的是很苦的日子,还得有足够的运气。
从另一个角度,在大中城市里净资产600万应该不少,但没什么意义,因为其中包括房产。更有意义的是家庭流动资产,这才是体现生活质量的,日常评价这家人过的好不好,主要是看用于消费的流动资产。
很多人是因为水涨船高,带来的被动型财富增长,资产无法变现,生活改变并不大,所以对于评价国民幸福值来说,家庭流动资产的统计更能说明问题。
你可能喜欢:
80后存款50万是什么水平
净资产1500万是什么水平
有存款120万是什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