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群星振振里-寻找冬天的故事

文摘   旅游   2023-12-25 00:11   广东  


写在前面:今天,应义工组织的朋友之邀,我们来到了群星村的振振里,跟着义工组织的工作人员,和在这里开工作室的一位谭老师,还有一批小朋友,一起去走村串巷,看看隐藏在古村深处的豪华小洋楼,听谭老师讲历史故事,还走进了一位村民家里,听她讲述他们家族的百年沧桑历史。想不到群星村,在一堆出租屋的外表下,里面竟然有这么多古建筑,的确是令我大开眼界。非常感激江门五邑义工组织的朋友们,为我们创造了这样的机会。

2023.12.23




群星振振里
in  winter




振振里,这个名字看起来像呼唤孩子的亲切称呼,但听了谭老师讲解,我才知道原来是大有来头。振振里,又叫诜诜里(祠堂里面也是叫诜诜堂),出自诗经里的《国风·周南·螽斯》,原句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意思很明显了,就是希望子孙繁盛。这条村起源于明代,据说是杜阮黄姓的分支,杜阮黄姓始祖为黄源深(黄姓入粤始祖黄居政子),就葬在台山都斛南村的“通天蜡烛”山上;振振里黄姓始祖为十一世祖思诚公(祠堂上还有十世祖的灵位,我没有看清叫什么名字,不过应该思诚公是开宗的主要人物),如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也走出了许多大人物,有中科院的院士黄本立先生,也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黄小甜女士,当然还有很多华侨。



位于台山都斛南村的“通天烛”,埋葬着杜阮黄姓,也是振振里黄姓的先祖,黄源深公,这座山非常显眼,在很远的公路上都能看见。


宗祠前一块不起眼的石碑,记录着村子曾经的人才往事。


听谭老师讲,这座祠堂两边的基座很高,这就彰显了江夏黄氏的显赫家世。



这座宗祠重修于清朝,现在已经是文物了。




祠堂里面很明显近年重修过。

文物巡查活动的最后,小朋友们用画笔画下了他们心中的古建筑,非常精美。




这扇屏风,虽然经过了修复,依然难掩当日的辉煌。


村里宗祠的书室,据说很多年长的老人都曾在此读书。右边的壁画上刻着王勃的《滕王阁序》部分,左边则刻着庾信的《哀江南赋》的部分内容。







这里的字是杜阮黄公辅提的,那就是抗清的著名英雄。



村子里的牌楼还保存得非常好。


村子外面已经建了很多新房子。







这一间就是谭老师的工作室。



谭老师带我们走村串巷,讲解了不少这条村的历史故事。



非常精致的雕花门。



现在这些老房子多数是出租的。



下层这些叫做红砂岩,据说是明代的地基。



曾经的故事
in winter


跟着谭老师行走古村的过程中,非常有缘地认识了一位啊姨,她见到我们一班人来这里,就主动开门叫我们入去参观。一座厚重的趟栊门,原来有这么多故事。原来这位啊姨的爷爷奶奶辈就住在这里了,他们在这里出生,后来去了香港打拼,到了“非典”时期才回到故乡居住,最后在家中离世。


她还讲述了她公公的遗憾故事,据说他曾经参加过淮海战役,立过三等功,后来回归社会,成为一名普通的工人,一直没有同家人讲过他的光辉事迹。直到晚年病重,家人才知道他的故事,但是走遍了许多部门,也蹉跎了很多岁月,直到离世都没能实现一位革命军人应有的光荣待遇。可能,有遗憾才是人生吧。


他们现在也不怨什么,生活还是要继续,虽然房子破破烂烂的,但我们这里没有战争,没有灾难,已经很幸福了。她不愿意被曝光,因为她们曾经寻求过太多关注,接受过太多访问,现在往事已矣,只想过平静的生活。


她还同我们讲了老房子周边的土地,其实每一处都是故事,这一间是草屋,那一间是奶奶的老房子,另一边就是大伯的小洋楼,就连一块空地,都是曾经有过一座亲戚的房子,只不过被日军的炸弹炸毁了,从此被夷为平地。大伯去了新加坡,他的房契还在,当年银晶酒店开张这位老华侨还回过来,后来就在异国他乡终老,再也没有回来了。



开头听谭老师一路讲故事,讲满洲窗,讲雕花门,讲明代的红砂岩地基,我都觉得是在听一个遥远的故事,直到来到这一位啊姨的家里,我才觉得这些老房子,不仅仅是一堆冰冷的断壁残垣,还曾经是一户户活生生的人家,这户隔壁是兄弟的家,那户旁边是姐妹的家,他们曾经守望相助,鸡犬相闻,有时也会爆发是非,但相互扶持了一代又一代岁月。



这里不再陌生,我甚至在这里看到了我们自己的故事,在广大的城市边缘和乡村地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根,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老房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




面前这间房子,就是黄阿姨伯父的房子,他终老新加坡,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黄阿姨的房子,住了他们几代人。




沉重的趟栊门,串联着多少故事,但依然难敌盗贼的狡猾,黄阿姨讲,他们很多古董被偷走了。



这间是黄阿姨奶奶放草的小房子。


这条小巷,曾经欢声笑语,这里是依山而建的村落,但黄阿姨家的房子非常坚固,无论多少山泥都抵挡住了,甚至连日军的炮弹推倒了后面的房子,倒在自家的墙上,也仅仅是倾斜了一点。



这块地曾经有黄阿姨亲戚的房子,但被日军的炮弹摧毁,如今只剩一片荒地。

黄阿姨讲,这棵木瓜树是野生的,谁也不知道它会这么顽强,竟然长这么大,还能结出这么多瓜。木瓜后面的房子也是黄阿姨家族的。


这是一座小洋楼,装修非常精致。


里面依然保存着民国的风情。




小洋楼后面的菜畦,充满着生活气息,哈哈哈哈,还有善意的提醒。



小洋楼前面的小巷,都特别有情调。






两位外来租屋的人,在这里熏腊肠。两种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可能数百年前也是一样。



村民们见到这么多小朋友,非常热情,还摘了柑橘给我们来吃。


满洲窗。






这里,据说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本立先生的家族祖居,里面也是非常古色古香。黄本立,1925年9月21日出生于香港,籍贯广东新会,光谱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据义工组织的朋友讲,黄先生的求学历程也是非常崎岖,他还曾经想过参军,后来在老师的劝说下才坚定了研究的信念。




这屋子很有文化气息,一看就是能出人才的地方。








旧式厕所的浪漫,黄先生家也有。


老村旧宅,并不是遥远的故事,而是与我们血脉相连,在每一条村都能幻想自己祖辈的影子,想想一百年前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所以,当谭老师讲解到几座小洋楼时,我除了惊叹这里建筑的精妙绝伦外,并未细听它们的主人是谁,因为无论是谁,都是一群一样的游子,在外打拼半生,用积蓄去建最好的房子,希望光宗耀祖,惠泽子孙。不过他们可能没有想过,百年后这里早已人去楼空,只剩空空的大厦。所以人世间并没有什么是永久的。


但这里曾经也有过精彩的故事,数百年前,黄姓祖先带着老父亲,拖儿挈女从杜阮而来,在这里生根发芽,养育后代。数十年前,这里烽火遍地,炮弹横飞,许多坚固的楼房被炸毁,许多人远渡重洋,到异国他乡谋生。今天,这里聚集了一群外地人和一堆工作室,把冬日的烟火气又呈现了出来。周而复始,始而复周,这就是生命的轮回,千百年来,所有的村落无一例外。


所以,我们走进古村去看古建筑,可以发现很多故事,这些故事并不遥远,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影子。义工之行的最后,我还遇到了一位老爷爷,他是1975年来振振里做知青的,来这里插过两次田,又割过两次禾,曾经前面的大公路全部是田地,后面的新楼盘也是山地田地。旁边的婆婆讲,我从里村嫁过来,之前还要撑船呢,沧海桑田啊,世事变迁。







这座小洋楼中间,也曾被日军炸了个大洞。



城市新与旧的对比。


村里还保留着很多青石板路,但通往的不是小桥流水人家,而是高楼大厦。



村里的另一座牌楼,后面已是一个新小区。






这一座房子,据说是黄小甜女士的房子,由于正在装修,我们不能进去。黄小甜,女。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桂林诗词学会会员、理事,桂林市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桂林地区书画研究会理事。

义工组织的朋友讲,老人家们能从房子的顶上的就能看出你家有几兄弟。


曾经村子里的地标性建筑小洋楼,后来也逃不过战火。



这条缝隙的后面,就是被日军的炮弹炸毁的,后人们在废墟上又建了新房子联通旧房子。





当年的小洋楼,由于日军轰炸,不能居住,如今已成不能靠近的危楼。


这里也是一位人物的房子,但我忘了是谁了,昨天听得不太认真,没办法。





现在也有不少机构或者公司来到这些村落租房子来做工作室,不仅租金会相对便宜一些,还能大隐于市,哈哈哈。








其实在城市的边缘,或者是一些城中村,真的也有很多故事,当你走进这里,慢慢探寻,就会发现很多很多,感谢义工组织的朋友,组织了这次活动,还叫了我去参加,让我们的下一代可以知道先辈的故事。



END



参考资料:

1.黄氏宗亲网-黄居正公世系

2.百度百科-黄本立;黄小甜

特别鸣谢:江门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志愿服务总队


扫码关注
旅行,亦是旅心


我愿追随风赵
旅游,公交,乡村,老街,民俗,方言,感悟,唱歌,我的标签不止这么多。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发现身边的美。人生,不应被标签,而是活出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