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七堡涌沥里--酱料传奇

文摘   2024-11-10 22:21   广东  
新会七堡

酱/料/传/奇/


昨天,我突发奇想要去新会七堡看一看,于是我们就踏上了这个满是酱料味道的小岛。一上了七堡大桥,到了江上就见到了很大的工厂,还有大大的招牌三个字,还没下桥,就见到无数的黄棕色巨型酱料桶,摇下车窗,一股浓郁的咸味扑鼻而来,绵延不绝。再向前,就见到另一间大厂,门口几个金漆大字“思利及人”,落款“李文达题”,还有一个很大的饭堂。


这个小岛,全因一个家族,一个品牌而闻名中外,你可能从来没有踏足过新会七堡,甚至都没听过这个地方,但是你一定听过“李锦记”这三个字,很多人也买过这种酱油。


我们一直开车向前行,发现一路都是新会柑田,七堡也是新会柑的一个重要种植基地。再向前,就见到一座比较古风的牌坊,写着聚贤坊三个大字,前面是一座很大的古建筑群落,这吸引了我们的注意,于是我们停车进去,果然发现了一个大广场,里面有关帝庙,文昌宫,观音堂,还有李姓祠堂,还有这个姓氏的名人罗列。


不过最引人注目人的还是一个金碧辉煌的戏台,关帝庙戏台,里面雕梁画栋,装修非常精美,而且没有一点灰尘和岁月的痕迹,如果不是后来我查了资料是2009年落成,还以为是刚刚修好的。这个戏台又是熟悉的几个字“李文达题”。


一路开车向前,我们又见到了李文达中学,可想而知,这个人对于七堡的影响有多大,整个岛上,处处都是他的名字。终于到了七堡的中心街上,我发现一块牌子,写着李光中革命什么的,还有一个箭头,沿着箭头望过去,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牌坊,于是我们就走进了这条乡村,发现这里整条村都似乎置身水上,到处是桥和凉亭,在这里,我又发现了李文达广场,还有很多他的名字的碑记。


后来我查了一下,才知道这位李先生是酱料家族的第三代传人,也是放弃厚利,坚持把李锦记带回新会的第一人,他心系家乡,曾捐资超过一亿元修桥筑路,兴建学校,为新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那个革命事迹展,我们一路跟着行,终于找到了那位先生的故居,但是不开门,所以是看不到了。只是发现了这条村就是酱料家族的发源地,都是小桥流水人家。


离开了中心大街,再往前走,见到了一条村在张灯结彩,大排筵席,如我没记错,就是叫做邦头里,这里热闹非凡,在庆祝着村老协会三十周年。


再继续向前,就是一片片柑田。直到道路尽头,应该是化肥厂还是垃圾场,那种味道简直难以呼吸,只能掉头了。


新会七堡涌沥里

七堡大桥的新桥,就是李文达先生捐建的。



七堡大桥,是黄克竞先生的弟弟黄祖棠捐资1600万元捐建的,那一年,李锦记还没有回到新会。






李锦记于1995年在新会七堡岛投资设厂,并先后成立了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和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1996年李锦记酱料集团新会生产基地正式启用,是中国首屈一指的食品企业,至今已经成为李锦记酱料集团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1993年,时年60多岁的李锦记第三代掌门人李文达,到珠三角地区进行考察,为内地的新厂寻找最佳选址。当他在我市相邻的佛山市考察时,当地政府给予了十分优惠的引资政策。虽然令人动心,然而,李文达最终还是选择了新会。

曾在佛山市任职的一位老领导对李文达爱乡情谊印象深刻:“我在1993年左右认识李文达先生,当时我在佛山工作。那年,李文达先生和一批香港的投资者到佛山考察,想投资办厂。李文达先生在佛山考察了大半年时间,了解佛山的土地以及各种引资政策后,李文达表示感谢佛山市的支持,他还是希望把企业带回家乡新会。眼看着一个大企业从我的手中飞走,我觉得非常可惜,但对李文达先生心系家乡之心十分敬重。”



李文达(1929年1月5日-2021年7月26日),广东新会人,香港“蚝油大王”李锦记第三代传人。生前系李锦记集团主席。他秉承“思利及人、造福社会、共享成果”的企业精神,肩负起“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责任,积极推动公益事业。

2011年8月,李锦记集团宣布捐资在新会兴建两座大桥——李文达大桥和无限极大桥。

2014年11月15日,新会李文达大桥通车。当天,李文达先生以及家族成员出席通车仪式。2017年9月8日,由李锦记集团捐资兴建的无限极大桥通车,李锦记大道和无限极大道也于当天揭幕。

路边的一间庙宇。

正在兴建的银洲湖高速,预计2025年通车,银洲湖高速公路位于江门市境内,路线起于江门棠下镇迳口村,接江肇高速公路,经蓬江区杜阮镇,鹤山市共和镇,新会区大泽镇、会城街道、双水镇,终于崖门镇崖南交贝石村,与西部沿海高速衔接,全长53.355km,总投资127.61亿元。


七堡也是新会柑的著名产区。






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李姓先祖从南雄珠玑巷迁至新会云步(今司前石步),再迁朝阳里高地,为七堡李氏立村之始,随后子孙繁衍生息。因适应联防, 岛上居民联成七个堡,故名七堡”。发展至今,李姓已成为七堡16个姓氏当中最大的氏族。 










2003年,香港七堡同乡会和七堡乡亲发起,募资两百多万,兴建七堡海外联谊会会馆、名人楼、奎星阁、聚贤坊牌坊,同时,重建帝祐李公祠、关帝庙、文昌宫,观音堂等。





2009年11月20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荣誉市民李文达先生及社会热心人士热情赞助,筵开300席,邀请七堡全岛近3000名老人共尝敬老宴,庆祝七堡牌楼、关帝庙戏台落成。


当天,七堡联谊会在七堡聚贤坊广场举行敬老晚宴暨牌楼、关帝庙戏台落成庆典活动。此次活动由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先生伉俪捐资70万元,岛上其它企业主和热心人士捐资40万元,兴建牌楼和关帝庙戏台,并筵开300席,邀请七堡近3000名老人,共叙乡谊。




























这条村这日热闹非凡。






这条村,就是李文达先生的故里,也是李氏酱料家族的发源地。






村里河网密布,非常多水,处处遍布着酱料家族的伟绩。





李光中生于1918年1月,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1943年5月,他被调回新会,以七堡中心学校校长职位作为掩护,进行中共地下工作,为七堡乃至江会地区的解放做出重大贡献。





其实这天故居不开门,我们是在门外拍照的。



















1998年,李先生捐资2,000多万港元在家乡七堡镇兴建"李文达中学",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并先后捐出450万港元用于购买学校的教学设备等。2001年,在新会市筹建体育馆期间,李先生又慷慨捐出50万港元,以实际行动支持家乡体育事业的发展,不遗余力。李先生事业有成,惠泽故里,深受家乡人民称颂。



七堡是个好地方,处处都是酱油和柑的味道,处处都有李氏家族的影子,处处都有“李文达”的名字,李先生虽然已经不在人世,但是他的“思利及人”,他的心系故乡,他的精神,将一直流传在七堡大地上。


END

参考资料:

1.江门新闻网:2021-07-29-《爱国爱乡心系桑梓 思利及人造福社会--追忆一代乡彦李文达先生》

2.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2022-09-27《银洲湖高速公路,最新进展!预计后年通车》

3.江门发布:2017-07-15-【传说】是什么让新会“七堡李”人才辈出、名声在外?

4.中新网:2009.11.25-新会七堡乡亲捐资110万建牌楼修戏台设筵敬老

5.百度百科--李文达

6.新会侨报社:2019-10.17-【冈州天地】新会这几个革命老区面貌焕然一新!背后的故事是......


我愿追随风赵
旅游,公交,乡村,老街,民俗,方言,感悟,唱歌,我的标签不止这么多。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发现身边的美。人生,不应被标签,而是活出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