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上班的前一个月,我学开车时,去过公坑寺,四年后,我又来到公坑寺。发现变化其实不大,除了寺庙门口外面的公路变成了超级大的一条路之外。但因为今天是十五,所以有人在做法事,也有斋饭吃,其实吃一下斋是挺好的,有助消化,我们平时的食物太油腻了。去到斋堂,问煮饭的那几个啊姨,说有斋吃,等师父们做完法事就可以了。
等到师父们做完法事从大殿下来,他们拿着一大盘从大殿拿下来的斋菜,他们坐一桌,还有一些跟随者,我不知道怎么称呼他们,不知道他们是真的这么虔诚跟着师父们念经求佛还是他们是今天法事的赚助者,为求佛祖保佑才冒着这么毒的正午阳光来这里。他们念的佛号我也听不懂,但是我见到有人是化了妆来拜佛的,佛喜不喜欢我不知道,但是这么热的天,她的妆已经融了大半,还是很虔诚的嘛。
然后我听见法师们在念一些名字,XXX合家云云,可能是要念给佛祖听,他们捐了很多钱,要提前保佑他们。至于没有捐钱的或者没钱捐的芸芸众生,我也不知道要排队排到几时才能得到佛祖的护荫了。
大殿前,我听到几个人在交谈,说你的发型好靓啊,我斜眼一瞥,发现那位发型时髦的婆婆一只手臂空荡荡的,我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但她依然谈笑风生,可能是佛祖给了她战胜一切的勇气,但其实最大的勇气就是她心中的“佛”给的,心外无物,心外无佛,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终于等到法师们做完法事,我们也有斋饭吃了,我问那个阿姨,要给多少钱啊,她说随缘吧。于是,我就预判这些饭菜的价钱给了大约的数量,我不习惯吃免费的午餐,即使是佛祖请的也不敢消受。这些年的社会经验告诉我,免费的东西往往更贵。也许佛祖告诉我们,施比受更有福。
什么是随缘,这也许包含着世间万事万物的所有道理,一切随缘,在我们生命中出现的所有人和事物,都有定数,时机来了他就会来,缘分尽了就去离你而去,你不能去强求半分。所以拜佛求财,求子,求姻缘,求仕途,这些都是求不到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也许这是佛祖告诉我们的道理。
走过这么多寺庙,我发现所有寺庙的构造其实都差不多,都是那些殿,只不过现在的香油钱箱却增加了很多二维码。我记得五月份时去叱石观音寺,说为寺庙添砖加瓦,一块瓦上面可以刻一家人的名字,但是至少要388,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如果添油灯,供奉什么牌位的只会更贵,好像只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寺庙里,就会和佛祖一起受到万年香火的朝拜一样。
这时,我又想起《有的人》中的名句,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以前听人讲做好事不留名,现在人们追求的是把名字铸入庙堂,或者真的能不朽。所以很多法师们出入豪车,挥金如土,他们又承载着谁的欲望和希冀呢。
昨天我写的推文,前面七次都发表不出去,说我违规,我读完了很多遍那个规矩,都不明白究竟哪里违规了,毕竟规矩不是我定的,别人说你违规你就违规了。只能改了一遍又一遍,想着再发一次吧,发够十次再不行就算了。所以现在想发表什么也不是可以随随便便去写的了,要思考很久,人越大就越难去表达自己。幸好最后也能发了出来,几个钟头的努力不用付诸东流,如果我从第二次就放弃了,那就肯定发不出来。人嘛,有时还是要求的,不能强求,但始终要有追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公坑寺:(又称天成寺) 距新会县城22公里,位于下区桐井乡的蓬莱山上。相传南宋战败,一位武将逃匿该山坑林中,常出没于附近乡村行医施药,扶贫济世,深受村民爱戴,因不得其姓名,人们只称他为“阿公”,死后建寺纪念,谓之“公坑寺”。后有高僧天成,住寺主持香火,故又名“天成寺”。
“麻雀花”是长于公坑寺旁的野生攀藤树,属双子叶植物蝶形花科,每年清明前后开花,形似麻雀,故称“麻雀花”(又称禾雀花)。花开成串,如万鸟栖枝,吸引不少游客。1979年后,县、区政府着意开发该处旅游资源,拨专款修通公路,改建上山便道,修缮了“倚云楼”,兴建听泉亭、仙女池、观音像、笑口佛像、管理室门楼,扩建茶室,人工繁育禾雀花,使素有小蓬莱美誉的公坑寺增添光彩。
--《新会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