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遗嘱两大细节曝光!董宇辉接班,子女们心碎!

文摘   2024-12-16 18:34   北京  

点击蓝字  星标⭐️关注

前段时间,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老俞闲话》的直播节目中与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对谈。俞敏洪透露了自己的遗嘱分配计划。他表示原本计划除了留给家人的花费外,剩下的钱会留给北大和新东方慈善基金会,但“今天我觉得可以稍微修改一下,其中的一部分,说不定给西湖大学。”

图片来源:网络


俞敏洪:从没打算让孩子接班

事实上,这次直播并非俞敏洪首次提到遗产分配财富传承问题。
4月25日,俞敏洪在东方甄选直播间谈及企业接班问题时表示:我家孩子没有真正表达过要去新东方(的意愿),而且新东方是一个股份几乎都是公众的公司,所以我倒不存在二代接班的问题。但是,比如像董宇辉这样的人才,未来是不是有可能接班还是可以考虑的。”
图片来源:网络
6月17日,在2023年亚布力论坛第九届创新年会上,俞敏洪表示,企业的传承计划通常有两种,一是家族传承,二是管理人传承俞敏洪称:“新东方未来一定是管理人传承,原因是我从来没有打算我的孩子去传承新东方的事业,包括新东方的教育板块和刚刚做出来的东方甄选板块,以及未来我们肯定做出来的新东方文旅板块。”
图片来源:网络
从俞敏洪在公众视野中的每一次发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于个人财富的规划与传承,心中早已有了周密的蓝图。这份关于遗产分配与企业未来发展的坚定决策,或许深深植根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之中。首先,俞敏洪曾遭遇绑架事件,而绑匪在认出他之后,因感念俞敏洪昔日的善行,最终选择释放他。这一事件不仅彰显了俞敏洪一贯秉持的与人为善原则,也让他深信,以善良之心待人,终将回馈于社会,惠及他人。
再者,新东方曾一度陷入资金困境,连员工工资都难以发放。自此之后,俞敏洪坚持公司必须保持至少2亿元的流动资金,以备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他作为企业家的务实与远见,更反映出他将企业声誉与员工福祉置于金钱之上的高尚情操。
这些独特的人生经历,或许正是塑造俞敏洪在面对媒体与公众时,能够坦然分享遗产规划,并倾向于将大量财富用于慈善与社会公益的基石。他的这一选择,无疑与他内心深处那份纯良与奉献的本质紧密相连。正是这些过往的历练与坚守的信念,使得俞敏洪在面对企业传承与遗产分配这一重大议题时,能够展现出非凡的决断力与智慧。



俞敏洪:希望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据媒体报道,俞敏洪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改善中国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关注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因此,他选择将遗产的一部分捐给母校北大,并表示这是对母校培养他成才的回报。
在“烛光行动”启动倡议书中,俞敏洪曾提到,“新东方一直以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为己任。也许我们做不了伟大的事情,但作为中国人民的一员,我们如果能尽己之力,让事情因为我们的努力而更加美好,我们也会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然而,新东方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小的挑战。特别是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新东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政策要求减少学生的课外负担和校外培训机构的数量,这无疑对新东方等传统教育培训机构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面对这一政策调整,新东方不得不重新规划自己的发展道路,调整业务模式,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在这一艰难时期,他们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不仅积极应对政策调整带来的挑战,还主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面对转型过程中的困难时,新东方将原本用于教学的课桌椅捐赠给山区的孩子们,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自身的问题,更为山区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俞敏洪和新东方真正做到了财富“取之于教育,用之于教育”,让人敬佩。


财富之路,责任同行



俞敏洪这样的善举并不是个例。
被誉为“奥马哈的先知”的沃伦·巴菲特也曾公开表示他不愿将巨额财富留给自己的子女,而是选择将99%以上的财富捐赠出去。
巴菲特认为巨额财富应被用于造福更广大的社会,而非成为某个家族的私有遗产。
图片来源:网络
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芬·乔布斯遗孀劳伦·鲍威尔·乔布斯决定未来将逾275亿美元的所有财产捐出,不留给后代。
图片来源:网络
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劳伦透露自己将会把这些遗产“有效地散布出去”,因为“个人积累大量的财富是不对的”。
不胜枚举的名人案例表现出,慈善的意义早已超越了财富本身。


慈善是财富传承最后的“归宿”



慈善捐款难道是有钱人才能做的吗?
中华遗嘱库创始人、中国财富传承文化发展倡导者陈凯先生曾分享他的见解。
陈凯表示,我国经济经历长期高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已出现了数量庞大的“巨富”家庭。当财富规模达到一定量级以后,个人消费是极其有限的,财富不过只是一串数字。对于这些家族而言,家族财富如何安全传承,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是迫切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益慈善无疑是一种利他利己的传承财富的方式。
通过成立慈善组织、设立慈善基金会、信托等形式,能安全、有效地实现对财富最大幅度的存留,也防止出现“败家子”挥霍家产的情况;另一方面,公益慈善是创富者们对价值观的表达,在有限的生命中发挥“无限”的财富价值,将家族财富精神传承下去,让家族企业发展更有动力,更有社会影响力。


捐赠遗嘱并非易事




然而,捐赠遗产并非那么容易,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1、财产状况不明

捐赠人的财产种类与数量模糊不清,难以进行全面盘点,导致部分资产去向成谜。

2、法定继承人阻碍

子女、配偶等法定继承人的不配合,使得过户、买卖等必要手续难以推进,捐赠流程陷入僵局。

3、身份认证难题

公证处、房管局等相关机构对受赠机构的继承人身份不予认可,拒绝办理相关手续,致使捐赠人意愿难以实现。

4、协作机制缺失

遗产捐赠流程繁琐,需公证、律师、信托、会计师、评估鉴定等多方跨行业协作,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

5、社会风险较大

中国非货币类捐赠的税收优惠制度尚待完善,社会组织接收捐赠面临较大风险。


除上述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外,遗嘱捐赠实际执行实施起来更为艰巨,从过往关于遗嘱捐赠的新闻报道可窥探一二。
全国政协委员吕红兵在去年两会上提交多份提案,慈善信托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提议也在其中。

他曾经提交一份《关于完善遗产捐赠制度,引导“善资金”助力共同富裕》的提案。

吕红兵建议:


第一,慈善法修订过程中将遗产捐赠写入法条。规定自然人基于慈善目的将其合法所有的财产以遗嘱的方式捐赠给慈善组织或受益人的,适用慈善捐赠的规定。自然人立遗嘱捐赠遗产,遗嘱生效后,遗产管理人应当依规定向慈善组织或者受益人交付捐赠财产。自然人捐赠遗产的,可以与慈善组织协议约定由第三人行使捐赠人的权利;未约定的,遗产管理人可以行使捐赠人的权利。


第二,出台遗产管理人制度配套机制,明确遗产捐赠中遗产管理人权利。其中,赋予管理人对银行存款、股权、不动产等财产的查询权,使其切实履行民法典第1147条规定的法定职责。


第三,国家民政部门牵头制定遗产捐赠工作规范。已有地方政府制定民政部门担任遗产管理人工作指引,对此工作程序和主要职责作了规定。建议国家民政主管部门统一规范,明确遗产捐赠程序、遗产捐赠协作机制,以及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遗产的归属与用途等相关具体内容。


第四,健全遗产捐赠税收减免制度。吕红兵举例,2011年上海老人徐某委托他人在其去世后捐赠价值约3000万元的房产给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税务部门批准该基金会提交的全额减免1000多万元税费的申请,受到多方点赞。建议制定并推进实施用于公益慈善事业用途的遗产捐赠尤其是不动产、股权等财产捐赠的税收减免制度,由受赠组织向税务部门提出税收减免申请,并由税务部门依法做出批准。


他的提案中我们不难看出,遗产捐赠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但仍然有很多制度未完善,实际执行起来困难重重。遗产捐赠是慈善捐赠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慈善捐赠总额中占比较低。从国外来看,多年来这一比例基本稳定在10%左右。



专业的机构做专业的事情




针对上述问题,中华遗嘱库创办人陈凯建议,如果想捐赠遗产应该提前指定值得信赖的自然人或专业机构作为遗产管理人,按照捐赠人的真实意愿,负责处理遗产各种继承或变现的手续,平衡继承人、其他遗产利害关系人的权益,同时保证受赠机构能够顺利获得捐赠的财产,避免潜在的家庭纷争和社会矛盾。

通过专业的机构订立遗嘱至关重要。

中华遗嘱库不仅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遗嘱规划服务,还能够在遗嘱执行过程中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和指导,最大程度地实现逝者的期望与嘱托。

- END -
撰文 | 周梦琳
编辑 | 李心心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华遗嘱库
中遗库是中国遗嘱专业服务开创者,成立于2013年,已在全国设立60多个分库,保管着31万余份遗嘱。中遗库的使命是:推动遗嘱进入每个中国家庭。宗旨是:解后顾之忧,传和谐家风。电话400 9630 45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