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救治】医教护结合,综合康复护佑儿童成长——儿童孤独症康复案例分享

健康   2025-02-07 18:44   天津  


医教护结合,综合康复护佑儿童成长

——儿童孤独症康复案例分享

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现统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组以社会沟通、社会交往缺陷和局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活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发育障碍。


孤独症有哪些症状?


豆豆(化名)是一名孤独症宝宝,他长得很可爱,圆嘟嘟的小脸,大大亮闪闪的眼睛,刚来到我院的时候,各项基础认知和语言能力都很薄弱,理解能力几乎是一张白纸。接受中西医康复训练至今,他现在的情况如何呢,一起来看看吧!

1.基本信息

豆豆(化名),性别:男,年龄:5岁1个月,诊断:孤独症谱系障碍
本患儿来我院前未进行过系统康复治疗,入院时患儿安坐能力差,四处乱跑,听不懂简单指令,如“过来、请坐、走吧”等,行为情绪控制困难,需求不满足时哭闹,有大力拍桌子,以头撞墙等自伤性行为,不能等待;眼神涣散,不关注他人的活动,不能与他人进行目光对视;语言表达清晰度差,如会以“heng、fu”来替代发音,可表达简单日常需求,但不能具体描述,伴有手指指示;没有简单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不会独立穿脱衣,只会穿“一脚蹬”且必须是开口较大的鞋子;运动能力发育迟缓,落后于同龄儿童,向前双脚跳不能稳定落地,不能做到连续向前双脚跳,单脚跳做不到。
入院后医生完善相关测评,针对儿童具体表现,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并跟踪评价,对目标实施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特教老师与医生共同制定个训计划,开展相关治疗;康复护士指导家长将特教老师拟定的个体化教育计划融入到儿童日常生活中,与家长保持紧密的联系。每周进行工作讨论与治疗进展汇报,积极沟通治疗过程中的各项进展。

2.康复训练

①语言康复训练:为患儿进行口肌训练(如伸舌活动、用唇发声的游戏,模仿火车声音“唔~等),呼吸训练(如吹泡泡游戏来练习吐气等)
②特教个训:通过专业测评后,制定个性化康复教育计划,利用患儿的优势项目(如通过颜色配对、动作模仿)等方法来进行名词认知及听指令的练习,逐步提高患儿的基础认知及听指令能力。
③生活自理:利用患儿的模仿能力,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脱衣服、鞋子)的练习,指导家属在家庭中进行儿童生活自理的巩固与泛化。
④感统训练:课程中通过触觉刷、大龙球、蹦床、摇摇船等游戏对儿童加强触觉、本体觉及前庭觉的训练,加强其身体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及大脑双侧分化能力等。

3.康复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康复训练,豆豆在语言和行为等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

在语言方面,豆豆从最初的只会单音节表达,到现在可说出3-5个字左右的简单短句,如我要看书、给我球等,能够主动以手指指示或语言向老师和家长进行简单的日常需求表达。

在行为方面,豆豆从最初的无法自主安坐,不能等待,到现在可执行老师简单指令,如:小手请放好,等一等,起立等,可进行等待;情绪控制方面,豆豆目前未再出现以头撞墙等自伤行为。

在生活自理方面,豆豆从最初不能做到生活自理,到现在可自主进行穿脱衣,自行解决大小便等。在运动能力方面,豆豆可进行连续向前的双脚跳及连续的单脚跳。

文稿/儿科 刘艳玲

校对/李晓丹

编辑/王玉杰 晏欣然(实习生)

责编/张艺卓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我院互联网医院平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承担社会责任,一切服务病人\x0d\x0a打造一流学科,培养卓越人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