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光雾山下“留守校长”

百科   2025-01-24 09:40   安徽  

光雾山下,青山绿水的怀抱中,有一所小学,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洪流中,教育条件却十分艰苦,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也极为薄弱,但有这么一位老师、校长,他宁愿扎根于偏远的乡村,用心、用情守护着所学校、守护着这片土地上一代一代的孩子们。他就是红军小学校长陈明强,因上课时间、放假期间、春节值日,他都守在学校,大家称他为“留守校长”!

始终初心不改,扎根家乡教育

陈明强自小就生活在光雾山上,并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读书之旅。陈明强在光雾山读书时,看到了许多外来教师,来到光雾山又离开光雾山。他深深感觉到:如果一个老师把我们学校只当一个过往客人,就不容易建立起真正的师生情谊!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陈明强明白了,那些老师是因为这里条件实在太过艰苦,尤其到了冬天,严寒考验着每一个人的意志。

从读初中时起,陈明强就立志要当一名教师、一名光雾山的教师。他明白,这个时代不缺教师,但是他的家乡缺长期“留守”的教师。1994年,陈明强从师范学校毕业,他成绩优异,可以留在更好的地方,但他了解到红军小学还是很差老师,很多被分配的人都不愿意“上山”。陈明强说,我作为一个地道的光雾山人,从小生活在光雾山,对那里的条件更能适应,让我去吧!他毅然回到光雾山,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母校教书……

陈明强回到母校后,在认真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对学生灵魂的培养。有一次,陈明强恰巧看到一名家长在校门口打孩子,他连忙上前制止,并耐心询问缘由。得知孩子因考试成绩不佳而挨打,陈明强和颜悦色地说:“孩子只是成绩暂时不理想,这并不代表他做人有问题。”后来,陈明强注意到这个学生篮球打得好,就建议这个孩子加入校队,从体育方面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后来,这个学生凭借体育特长成功考入了一所本科院校,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激动不已,专程回到母校,满怀感激地向陈明强老师分享这份喜悦。

陈明强见证了学校从破旧的瓦房到崭新的教学楼的变迁,也见证了无数孩子从懵懂无知到走出大山,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陈明强说:“乡村的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需要的是成为一个正直的人,拥有正直的灵魂。”因此,他不仅在课堂上教授语文、数学等课程,还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孩子们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思想教育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回到母校的两年多时间里,陈明强始终坚信只有自己不断进步才能给这里的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所以他不断学习写作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后来,陈明强的文章被区公所办公室的领导看到,领导对他的写作能力吸引,于是借调陈明强到区公所办公室。在征求陈明强意见时,他表示自己更适合教书,不愿离开学校和课堂。区公所的领导多次劝说,陈明强也逐渐领悟到,在区公所能接触到更多的政策知识,从而更好地运用国家政策助力光雾山的学生走出大山。于是,陈明强被借调到光雾山。在之后的两年里,陈明强的工作能力不断得到领导的认可,前途一片大好,然而在领导问陈明强愿不愿意留在区公所时,他平静地请求回到学校,他说:“来到这里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如今该回去了。”

回归母校,陈明强的心踏实了,他不断向下扎根,实现母校与自己的共生长,做教师4年,做教导主任13年,任副校长9年,尽管其间不少县城不少学校给陈明强抛来橄榄枝,陈明强的家人也希望他能去县城教书,提升生活和工作环境,但是都不能撼动这棵“巴山松”。

做实教育服务,服务更多学生

2020年9月,陈明强成为母校光雾山镇红军小学的校长。

光雾山镇红军小学是一所乡村小规模学校。近年来,陈明强见证了乡村学校数量的显著减少,以及学生人数的持续下降,学生人数也相应减少。如何留住生源,成了每所乡村学校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

2024年的除夕,万家灯火,陈明一家却在红军小学过年。为便于教学,他说服了本欲继续经商的爱人,一同搬进了红军小学,从此,学校便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陈明强坦言: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学生与教师。将家安在学校,与学生同甘共苦,方能洞察学校的症结,静心规划学校的发展蓝图。学校地处偏远,鲜有年轻教师愿意前来。而那些选择留下的,都是对教育充满无限热爱的老师。为了让他们安心教学,陈明强搬进了学校,省去他们往返值守的辛劳,让大家都能安心过年。

自从陈明强开始“留守”后,无论是周末还是寒暑假,光雾山镇红军小学的校门都是敞开的。“孩子愿意来,说明学校有吸引力。”陈明强说,不管是不是本校学生,都可以来玩、来学习,体育器材室、美术室、图书室等,都向孩子们开放。这项超值服务,让光雾山红军小学对小镇的孩子们又多了一重吸引力。

相较于城里的学校,乡村学校更需注重提升服务质量,方能吸引并留住学生。陈明强上任后,不断加强学校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提出“基本服务,100%满足;增值服务,尽量满足;超值服务,在探索中满足”。

深耕红色资源、厚植红色底蕴

2005年4月,为纪念在巴中市南江县战斗过的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人民解放军向学校捐赠60万元,在南江县委、县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动员组织和殷切关怀下建立红军小学。

沐浴在红军精神的光辉中,光雾山镇红军小学的师生们携手并进,共同谱写着红色教育的崭新篇章,并精炼出“传承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栋梁”的办学宗旨。

红军小学附近有赵明恩烈士墓、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地质科普陈列馆等。光雾山镇红军小学的教师们,引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探寻红色根源,让学生在红色文化的滋养和科学知识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2018年红军小学组建了“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志愿者服务队”。与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协作,从铁炉坝村二年级到八年级学生中挑选了一批孩子,进行基础礼仪、语言文明、讲解技巧、人文历史培训。每到周末,这些身着校服的学生志愿者就活跃在巴山游击队纪念馆的各个展厅,他们标准的手势、适中的语速、热诚专注的态度,吸引游客驻足聆听、合影留念。陈明强强调,红色基因在历史的长河中绵延不绝,代代相传,熠熠生辉。“在讲解的过程中,孩子们用稚嫩却坚定的语言表达着对革命历史的深刻理解,他们的爱国热情犹如星星之火,不仅点燃了自身勤奋学习的火种,更铸就了建设祖国、服务国家的钢铁意志,这份情感也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陈明强说:“服务好学生、培养好学生,是学校的使命,也是红军精神引领下的必然行动和担当。”

陈明强是坚守在大山深处的灵魂工程师,宛如巴山青松般坚韧不拔,光雾红叶般绚烂多彩,不仅辉映着时代的色彩,更挺拔着育人的风骨,以远大的梦想为指引,奋力书写着红色教育的崭新篇章。

END

全国红军小学简介

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和多次复信指导下成长壮大,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全国革命老区的青少年为教育与惠泽对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树立远大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已经在全国30个省市革命老区建立了500余所红军小学,成为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品牌。
   2018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亲笔回信要求红军小学的同学们:“希望你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全国红军小学广大师生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定不移地传承红色基因、托起明天的太阳!








红小小红星
红军小学建设是一项救助革命老区贫困学生、传递正能量、继承和发扬红军精神的一项大型公益活动。自2007年以来,在全国各革命老区建立了百所红军小学,受到了老区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赞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