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扎根红色圣地 赓续红色血脉

百科   2025-01-17 14:59   安徽  

重峦叠嶂,峭壁绝立。大娄山脉主峰上,“娄山关”三个刻在山石上的红色大字遒劲有力,仿佛在诉说90年前的战火硝烟。

顺娄山关而下,沿着山路驱车8公里,就到了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的全国第一所红军小学——娄山关红军小学。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记者来到学校时,正值大课间,穿着红色校服的学生们在操场上整齐列队,边唱边跳手势操,广播里播放的正是以《忆秦娥·娄山关》为词创作的歌曲。

娄山关红军小学原名育英小学,后几易其名,2008年挂牌成立娄山关红军小学,是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在长征路上创建的第一所红军小学。

“传承红色基因,需要代代接力。生长在遵义这个红色圣地,我们有责任将红色血脉一代代赓续下去。”校长庹必亚告诉记者,娄山关红军小学自挂牌成立以来,就以“传承长征精神、孕育红色理想”为重要办学理念,将红色基因传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他的名字叫钟赤兵,在娄山关战斗中失去了一条腿。即便如此,他仍凭借坚定信念和顽强毅力,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被誉为‘独腿将军’……”“小红军宣讲员”何雨洁向来学校参观的人们生动讲述娄山关战斗中的英雄故事。

在娄山关红军小学,有许多像何雨洁一样的“小红军宣讲员”。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娄山关红军小学鼓励学生加入“小红军宣讲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宣讲。宣讲队成立至今,共开展红色宣讲活动2000余场,听众超1万人次。

组建“小红军宣讲队”同年,占地1100平方米的娄山关红色德育主题馆在娄山关红军小学落成。

在娄山关红色德育主题馆的参观嘉宾题名簿上,记者看到署名“模范红十二团传人秦冬冬”的留言:“愿红军小学继承红军传统,发扬红军精神,培育国家栋梁。”

据了解,题名簿出现的“模范红十二团”是第80集团军某旅“红八连”的前身,当年在娄山关战斗中担任突击队,作战英勇。3年前,“红八连”组织开展“学党史红色寻根”活动,顺着寻根路,官兵代表来到前身部队战斗过的娄山关,了解到娄山关下的这所红军小学。

如今,每逢“六一”国际儿童节,“红八连”官兵就会给娄山关红军小学的学生们寄来文具、书包等学习用品,为孩子们送上节日祝福。学生们也会给官兵写信汇报学习成绩。

主题馆内,记者看到一张“红八连”官兵与娄山关红军小学学生的合影:他们面对面列队而立,一队敬军礼,另一队敬少先队礼。

岁月易逝,山河日新;血脉赓续,初心永恒。此刻,历史不仅照亮了现在,更照亮了未来。

END

全国红军小学简介

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和多次复信指导下成长壮大,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全国革命老区的青少年为教育与惠泽对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树立远大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已经在全国30个省市革命老区建立了500余所红军小学,成为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品牌。
   2018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亲笔回信要求红军小学的同学们:“希望你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全国红军小学广大师生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定不移地传承红色基因、托起明天的太阳!








红小小红星
红军小学建设是一项救助革命老区贫困学生、传递正能量、继承和发扬红军精神的一项大型公益活动。自2007年以来,在全国各革命老区建立了百所红军小学,受到了老区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赞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