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先生】作者:樊尚仁 朗读:孔丽霞

文摘   2024-10-27 06:30   内蒙古  

Sunday Special

全民阅读包头阅读会

周日特刊

大先生--追忆郑少如先生


作者:樊尚仁

朗读:孔丽霞

BAOTOUYUEDUHUI


          

【编者前言】

       

      郑少如(1937年-2023年),笔名秋子,蒙古族。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包头市高级农艺师、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内蒙古文史研究馆馆员,包头大漠文化艺术中心创办者、包头市西口文化研究会会长、敕勒诗社名誉社长。郑少如先生一生致力于文化事业的推广传承与交流,2014年出版一套五册的文集《秋子文集》,60多万字的著作包含小说、东方、诗歌、杂文、论文等各种文体。
      在先生辞世一周年之际,包头大漠文化艺术中心联袂包头阅读会,于2024年10月26日举办“秋风起,思如歌”《大先生-纪念郑少如先生文集》首发式暨郑少如先生追思会。
      让我们在樊尚仁老师的文字与孔丽霞老师的讲述中,去缅怀,去追忆……


NEW!!


大先生
--追忆郑少如先生
作者:樊尚仁
     
      在包头,有一位博学多才的女性,她平生无怨无悔地行走于农学、文学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务农,她成为农业专家;从文,她成为文化圈里的领头羊。她从莺歌燕舞的浪漫之春,一直行走到桑染霞红的静美之秋,一路走出了人生的精彩,留下了一串闪闪发光的足迹。她,就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包头市高级农艺师、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内蒙古文史研究馆馆员,包头大漠文化艺术中心创办者、包头市西口文化研究会会长、敕勒诗社名誉社长郑少如先生。

优雅淡然出京华
      郑少如先生,笔名秋子,1937年3月19日(农历二月初七)出生于北京,父亲满族,母亲蒙古族。据说祖上是恭亲王的一支,在宗人府册上有名,是吃俸禄的。四位伯父膝下无子,她是郑氏家族惟一一位宝贝“格格”。祖父在天津有“半亩园”,偌大一个中西餐饭庄,可惜被日本人一把火烧成灰烬。父母参加青年会军人服务部,抗日时期来到绥远省陕坝市(现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在傅作义将军麾下做到中校副官的父亲随军转隶京城后,因厌烦灯红酒绿的生活,脱下戎装退出官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父亲想念绥远这块养穷人的地方,并为了发行《人民日报》,携全家人来到了包头。
从小聪颖有志,少年时代的先生已经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女子的性格。1952年,她在包头插班,跳级读完小学,并以全市会考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业。这期间她曾担任包头市少先队第一中队队长(当时全市的少先队员不足一个大队),五年级就开始在《包头日报》发表文章,曾和包头市首任市长郑天翔一起检阅国庆游行队伍。小学毕业后,郑先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时的“绥远奋斗中学”,因家境艰难,改读公费还能发校服的内蒙古农牧学校。在这里,她是秦新民(笔名罗甫,曾任包头市民间文学研究会副主席)的得意门生,她担任学生会副主席、文体部部长等学职,虽然出杂志、办墙报、搞晚会、参加校园公益活动占用了她不少时间,但她的学习成绩始终保持班里前三名,是农牧学校多才多艺的高才生。
      早在1953年,正值念初中的先生,参加归绥市(现呼和浩特)高中年级征文比赛,获得第二名,奖品是一支“关勒铭”金笔和一部《战争与和平》。初试锋芒的成就感激发着她一路走向文学的殿堂。
      先生从内蒙古农牧学校毕业后本来可以留校教书,可她要求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就这样她来到时为乌兰察布盟首府固阳县,在紫红色的追光和鲜花与掌声中走向了社会。

历尽艰辛志弥坚
      1957年是个多雪的冬天。因郑少如先生是右派分子秦新民的学生,并在学校办过小报,所以几乎被戴上右派的“帽子”,是同学们联名上书使她躲过一劫。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因为上述原因和出身问题,她最终还是在劫难逃。十年间,几乎戴遍了所有“帽子”,什么“黑五类”“黑帮”“现行反革命分子”“内人党”……以致后来被戴上手铐连同两个孩子及即将孕育成人的胎儿一起被关进“牛棚”。一夜之间,先生跌入人生谷底。面对困境,生性倔强的她没有就此沉沦与幻灭,在与磨难的抗争中不断升华着理想和信念,她把困难当成了人生的教科书。在无尽的凄寒里,她望着嗷嗷待哺的孩儿,心在流血,眼却无泪;在上千人的批斗会上,先生的头被人一次又一次按下,而她却在“我没罪,我无愧”的意念支撑下一次又一次挺直脖颈;她戴着手铐被拉上街头游行时,喇叭里正播放“东方红”,她却昂首阔步,心里唱着:“带镣长街行……”
      乡亲们知道先生受了许多委屈,一个劲儿地安慰她:“别想不开,有孩子。”而她却说:“我才想得开呢!才不会死呢,我要等太阳出来!”不识字的农民老大爷天天去为她“听”大字报、探风声。“没有你的,好好睡吧!”大娘夜里偷偷过来帮她洗尿布、烧火做饭。当漫天的乌云终于开始渐渐散去时,先生被放了出来。面对乡亲们的亲切、善良、理解、宽厚,先生终于扑在大娘的怀里放声哭了。

情化甘霖济苍生
      从小在诗词歌赋里徜徉的她,就如喜欢文学一样喜欢脚下这片厚重的土地。正如先生曾描述过的:“刚刚犁过湿漉漉的土地,就像诗人写下的诗行。”1957年8月,先生从内蒙古农牧学校毕业后,带着憧憬与希望到固阳县农业局报到,第二天,她就背着铺盖卷下乡,一程走了一百多里,脚起泡了,心起潮了。她从未见过这么宽的天,这么阔的地,还有那像毕加索的画似的大后山,百灵鸟一路唱着,刚压过青的土地泛着褐色的油。她为这片土地激动着、感动着。
      清晨,她和女人们下地劳动,在地里还要给她们上文化课。晚上,她抱着一捆柴火回来做饭。劳动时,她和男人们“挑”大渠,挑着两筐土,一溜小跑就上了高渠背;站在齐腰深的水里防洪,她差点让洪水冲走。夜里骑马和民兵一块抓赌,险些被飞出的砖头砸死。先生从小胆大,没怕过,现在她更是风不怕雨不怕,两条腿依旧跑得挺快。1958年大炼钢铁,把村里的犁铧、锅都炼在高炉里。先生和小伙子一样到几十里以外的窑上背炭,背上几十斤的炭,一天来回好几趟。守在高炉旁6天6夜,直到昏了过去,才下“火线”。从犁耧锄耙到杈扒扫帚,扬场打连架,没有做不来的。许多女同学打了退堂鼓,纷纷找理由回了城,而她却过着诗一样的日子。天天抱着《牛虻》,要不就是海涅、雪莱、托尔斯泰的诗集,伴着酸盐汤、莜面下饭。
      那时候后山只有山药、胡萝卜、白菜、蔓菁,是先生第一次把番茄、茄子、莴笋、韭菜引种到这里。开始人们不认,没人愿吃这些东西,种多了就喂了猪;推广播种机没人要,用化肥怕把地烧坏了。为了让落后的农耕渐归科学与文明,她一边挨整一边死死地抓住科学实验,一块地一块地示范,一个村一个村搞推广。她研究的杂交小麦已经三代,成果曾寄到中科院,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也许就成功了。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她硬是攻下一道道难关,取得一片片高产,创造一次次记录。1985年,浸透着她血汗的“固阳县农业区划”获了市、自治区、全国大奖,她被评为高级农艺师、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她在给固阳县起草《政府工作报告》、制订“五年规划”过程中,将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凝注笔端,在后山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一笔一画勾勒出农村未来的发展蓝图,从1957年一直描摹到1993年。
      每当提及往事,先生无不感慨万千:“在固阳近40年,我无怨,我无悔。就是这块热土把我炒熟,把一个在天空上飘着的‘格格’‘小姐’,满脑子琼玛、安娜·卡列尼娜、冬尼娅的我,结结实实地拽到了地上,使我懂得了生活,懂得了人生,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人。”

才思奔涌大漠秋
      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在民盟中央的领导下,为包头市统战事业、民盟组织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她撰写的多篇关于统一战线理论论文发表并获得奖励。与民盟包头市委会的同志一起策划并举办了“97”迎香港回归民盟书画展和民盟专家座谈会。2005年,她策划并组织的“民盟鹿城音乐会”在阿尔丁广场演出,扩大了民盟组织的社会影响,曾获得“立足本岗位建功立业优秀专业成就专家”等多种荣誉称号。
      1997年4月,先生退休后,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二个“青春期”。一如年轻时那股劲头,这一生她一直以无限激情紧紧拥抱着自己的文学梦想。
      其实,先生的文学之梦从学生时代就已萌生,也从未停歇过文化之旅的跋涉。在大后山搞农田试验,她一石石收获粮食的同时,也送给人们更多的精神食粮。
      搞农业她是一把好手,搞文艺她更是一把高手。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她都能信手拈来,个个经典、样样出彩,策划、运作、组织、倡导、交流等社会工作,她都能做得来,做得好。
      由先生制作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北疆·这片神奇的国土》,是人们至今还在使用的资料片;《母亲的碑》真实地记录了草原3 000孤儿的故事,获得全国骏马奖二等奖;《托起星辰》等30多部电视片基本上都获过奖。由她组织出版的《大漠丛书》等11部作品集,用“热心”赋予一支笔的力量,为包头这片热土讴歌,为许许多多在文化、艺术领域默默奉献的人们讴歌。她本人的作品集《秋子文集》(含“散文卷”“诗歌卷”“杂文卷”“小说卷”和“论文卷”),文字鲜活,文思灵动,激情荡漾,没有丝毫暮气。为了培养新人,她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穿针引线,先后在北京、香港、台湾及东南亚等地带团演出,办笔会、搞展览,使本地文艺界人士走出包头,走向更远。
      1996年7月,先生创办了“包头大漠文化艺术中心”,聚集200多名包头市文化艺术人士,为本土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承搭建了平台。2003年,她担纲成立“西口文化研究会”。先后出版《西口文化研究》专集、《大漠百家》和《西口文化(双月刊)》杂志(包括专刊,共出版发行44期),为抚今追昔,纵古论今,拓展地方文化,建设文化大市出力献策。2009年盛夏之际,先生在包头举办了面向全国各地、近150余人参加的“中国·西口论坛”,把西口文化研究推向了更高层次。之后,由她主持的“中国·敖伦苏木文化论坛”“北魏六镇论坛”像一座座文化丰碑,矗立在包克图这片沃土上。
     云水襟怀。先生是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她不仅担任着“大漠文化艺术中心”理事长、西口文化研究会会长兼《西口文化》主编,还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在她古稀之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聘为内蒙古文史研究馆馆员,时任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主席亲自为她颁发了证书。“文史研究馆馆员”是给予文史研究工作者的一项极高荣誉,获此殊荣的全包头市不过寥寥几人。然而,先生却很平静地说:“我看中的不是成就而是成熟,是我在大地上留下的坚实履迹,这也许能激励自己。前边还有一段路,我要好好地走下去。”
      说到做到。耄耋之年的先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奖掖后学,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古诗词的热情,引导青少年在增强文化自信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于2019年春组建“敕勒诗会那达慕”微信群、创办“敕勒诗报”,定期开展古诗词“飞花令”、古诗词分享等项活动,成员超过300人。同年3月29日,先生组织策划首届敕勒诗会大赛,相继开展了海选、初赛和复赛;9月7日在土默特右旗敕勒川国际大酒店举行了庆祝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暨首届敕勒诗会决赛,多家官方媒体和众多自媒体对这一活动进行了全方位广泛宣传报道,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12月22日,包头大漠文化艺术中心敕勒诗社成立大会暨迎新诗词活动隆重举行,众多文化艺术界的名人雅士不请自来,集聚一堂互致问候,并向大会表达祝贺之情。大会推选郑少如先生为名誉社长,确定了诗社社长、副社长及敕勒诗社的组织架构;明确了诗社今后的发展方向。先生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对社会各界给予诗社的支持表示真诚的感谢,对诗社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寄予厚望。
      自诗社成立以来,秉承“传承国学,共品诗词”的宗旨,举办了多场大型古诗词诵读、讲座、竞赛活动。此外,诗社进幼儿园、进社区、进企业,开展互动,并在包头奥体公园组织了别开生面的诗词走读活动,在鹿城大地上掀起了传播弘扬古典诗词的热潮,其中不乏参加敕勒诗社活动的佼佼者,赴京参加央视举办的古诗词大赛。即使在新冠疫情疯狂肆虐之时,诗社也没有停下笃行不怠的脚步……

      大疫三年,互祈安康。2023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之后,众文友纷纷以微信、电话等方式与先生互动,互相表达最美好的祝愿。至亲好友祈愿先生健康快乐、永葆青春与活力。然而天违人愿,先生不幸于8月10日突发脑梗,先后两次入院接受治疗,待病情有所好转后,遵医嘱“回家静养”……
      2023年10月30日(农历九月十六日),郑少如先生告别了她一生无私奉献的这片沃土,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眷恋和对大漠文化的柔情牵挂,溘然长逝,享年86岁。
     与先生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事、挚友来了,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来了,受其教诲者来了、各地的文友来了……老、中、青、少不同年龄段的人们怀着悲痛的心情,以不同方式无尽缅怀她崇高的精神,看望慰问她的家人,也为默默送先生最后一程……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子文章不染尘。人虽仙逝,情谊犹在。斯人已逝,幽思长存。先生留给人世间的美好回忆永远鲜活,她的精神永远镌刻在人们心中。

【编者后记】

       2024年10月26日,“秋风起,思如歌”《大先生-纪念郑少如先生文集》首发式暨郑少如先生追思会,在包头阅读会心剧场如期举行。包头文学艺术界各位老师齐聚一堂,以舞蹈、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讴歌先生的光彩人生。

      正如樊尚仁老师文中所言:“春风大雅能容物,秋子文章不染尘。人虽仙逝,情谊犹在。斯人已逝,幽思长存。先生留给人世间的美好回忆永远鲜活,她的精神永远镌刻在人们心中。

       


作者简介

【作者】樊尚仁

     

      樊尚仁 包头大漠文化艺术中心副理事长、西口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文史工作者。


【朗读者】孔丽霞
















全民阅读包头阅读会·周日特刊

欢迎关注·留言·互动

策划  |小刚·陈艳茹·东皑

 编审  |小君·陈瑞英·高慧·白倩馨

 设计  |小刚·李恒

 图片  |来自网络及包头市艺术剧院公众号

 备注  |感谢所有喜爱朗读读书朋友的衷爱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全民悦读包头阅读会
7天7小时这个城市在读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