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龙城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在这个冬日里,知识的火花与教育的热情共同点燃了我们的校园——12月16日至12月20日,我们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技能大比武,旨在挖掘与提升教师的教学潜能,促进教育创新与教学质量的双重飞跃。
语文组
蓝颖:《皇帝的新装》
蓝颖老师巧妙地设置了课堂情境,以课本剧《皇帝的新装》招募导演为引子,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蓝老师更是巧妙运用了AI技术,为学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选拔赛现场氛围。
陈俐雯:《用镜头记录亲情画面》
陈俐雯老师将镜头拍摄与写作相联系,教学生写出亲情类作文的画面感,生动形象。陈老师还以AI作文为对比,指导学生修改润色自己的习作。学生通过取长补短,对亲情细节的捕捉更加敏锐,情感表达更加流畅。
龙柳雯:《穿井得一人》
龙柳雯老师本节课围绕核心素养目标,以积累文言字词、落实翻译、分析寓言的寓意为重点,以理解“得一人”的内涵,分析谣传的原因以及利用语言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为难点。整个过程有AI技术的使用,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与讨论,也有教师的总结和拓展延伸。
罗小凤:《卖炭翁》
罗小凤老师的《卖炭翁》,在互动中使学生深入理解了卖炭翁的苦难。老师巧妙利用AI技术创建白居易虚拟展馆,让学生与白居易进行跨时空对话,感受到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深入思考小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
•
✦
数学组
吴金红:《微专题:时钟问题》
吴金红老师从焦点访谈每天的开播时间7点38分——时针和分钟重合这一特殊时间点作为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本节课主要采取任务式教学,问题引导,层层递进,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也获得了数学知识,体现了数学学科跟生活的密切联系,整节课学生氛围活跃,参与感高。
马飞雪:《18.1 阅读思考 勾股定理的证明》
马飞雪老师通过介绍勾股定理证明的历史背景,用 AI 技术古今对话和相关视频介绍赵爽、毕达哥拉斯等数学家的故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勾股定理证明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探究勾股定理证明方法的过程中,通过图形的拼接、面积的计算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几何直观思维和演绎推理能力。
蓝昕慰:《6.3.3余角补角》
蓝昕慰老师通过复习梳理了“角的学习路径”,引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两角的特殊数量关系”。创设实践操作性情境,利用已有的工具一副三角板贯穿新知识的学习,通过摆放三角尺,发现两角和的特殊情况,突出重点;利用动态课件和几何画板,让学生感受图形中的变与不变,突破难点。
陈淑芳:《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
陈淑芳老师上的《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依据课程标准,紧扣教材,以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短视频引领学生走进平行四边形的世界,再利用AI辅助教学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课堂上,教师讲解生动,让学生轻松领悟其性质,师生与生生思维的碰撞点燃了同学们的求知之火。
✦
•
✦
英语组
蓝晶晶:《U4 Developing ideas Act now for a green Christmas》
蓝晶晶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英语发音自然流利,授课时娓娓道来,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共探氛围。其教学细节把控精准,文本解析透彻,课堂活跃有趣,展现出优秀的教学能力与独特的教学魅力。
李诗铭:《M11U2 In England, you usually drink tea with milk》
李诗铭老师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中英跨文化交际篇章,通过AI技术创设情境,运用QAR阅读模型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挖掘,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翁。在文本解读中将“入乡随俗”的跨文化理念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同时引导学生理解与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树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袁思怡:《U5 Reading for writing》
袁思怡老师在教学导入环节巧妙地利用学生熟悉的动物与已灭绝动物进行对比,自然流畅地引出“extinct animals 灭绝动物”这一话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 AI 展示灭绝动物的各类生动资料,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动物们的处境。通过学生的自主展示,巩固了课堂语言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蒋宇晨:《M12U2 Stay away from windows and
heavy furniture》
蒋宇晨老师致力于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地震自救知识,同时培养其语言运用与合作能力。借全国中小学安全日创设情境,以多媒体资源导入激趣。同时,设计分层阅读任务,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推理判断能力。小组合作编写火灾逃生注意事项,促进学生知识迁移与团队协作,提升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
✦
•
✦
道法组
王文忠:《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王文忠老师本节课采用议题式教学,多元的教学资源搭配人工智能AI进行教学,探索道德与法治课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通过辩论让学生掌握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并且使用AI进行对话,让学生感受到人工智能的发展。整节课教学设计和引导由浅入深,达到良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效果。
蓝铭捷:《认识生命》
蓝铭捷老师巧妙地选取了妇产科和ICU这两个场景作为切入点,呈现了生命的完整历程,让学生在场景对比中,深刻领悟生命的不同阶段与状态。通过对生命重要仪式的探讨,巧妙地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在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
•
✦
历史组
刘杨颖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刘杨颖洁老师以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为主题展开教学。通过设置研学之旅的情境进行导入,吸引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展览馆ai技术介绍了该时期的各项成就,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堂内容丰富有深度,课堂情境营造到位,对历史学脉络把握较为清晰。
韦建芳:《抗日战争的胜利》
韦建芳老师的课程深入剖析教材内容和课表要求,对本课的重难点内容”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进行了多维度的剖析。教学设计层层递进,从点到线构建了本课的知识框架,教学方法从说一说到论一论,充分结合了八年级学生的学情进行课程设计。
✦
•
✦
生物组
杨小丫:《病毒》
杨小丫老师的《病毒》一课带领着学生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剧本杀,期间利用AI技术现场连线科学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辩证性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让学生更加认识了生物的多样性,整节课充分体现了生物课课堂独到的魅力。
梁秋丽:《昆虫变形记—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梁秋丽老师以“蚕宝宝生日会”邀请昆虫们来谈“蜕变之路”为情境,以学生为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观察蚕、培养蚕、分享养蚕日记的过程、分析总结蚕的一生,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归纳分析、表达能力。通过体验桑蚕文化,制作展示蚕丝扇、蚕茧画和蚕茧花的过程并分享体验感受,传承传统文化、发扬创新精神。
✦
•
✦
地理组
谢淋淋:《探索外来食料作物传播史》
谢淋淋老师的课程设计巧妙地结合了历史、地理、生物学以及农业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融合AI,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了外来食料作物传入中国的历史和现状。通过实物展示和亲手制作美食的环节,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并理解课堂内容,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蒋畅:《诗意黄河》
蒋畅老师以诗词的视角解读《黄河》,上了一堂跨学科融合地理课。让学生学会从不同学科视角看待地理,也让学生通过古今对比,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
•
✦
物理组
吴杰成:《5.3密度知识的应用》
吴杰成老师先通过如何判断一条项链是否为纯金打造引发思考创设情境引入密度知识应用。新课讲授环节包括手链密度实验设计、小石块和牛奶密度测量及误差分析、拓展蜡块和红薯密度特殊测量,应用AI生成以歌曲形式的总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梁媛美:《5.2密度》
梁媛美老师让学生抬起“假”石头作为引入,引导学生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出密度的概念,进而对密度定义、公式、单位、决定因素进行讲解。教师语言有感染力、教学环节过渡流畅自然、准备教学的道具深深吸引着学生关注课堂本身。
✦
•
✦
化学组
覃丰琳:《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覃丰琳老师教学目标明确,其课堂设计精妙,巧妙融合了回顾旧知、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且循序渐进地从易到难,逐一攻克本课的教学难点。本节课深刻体现了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中的化学观念,为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艳琼:《图解金属——金属图像轻松过》
周艳琼老师通过用AI制作的木桶效应动态图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金属与同种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多少的决定因素,详细地分析了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了量化的推导和讲解,让学生明白图像中每一个变化趋势所代表的化学含义,帮助学生建立起了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
✦
•
✦
体育组
蒙逊:《立定跳远》
蒙逊老师精心设计课堂练习,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并通过AI技术分析立定跳远动作技术,深深吸引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致。
唐胤弘:《立定跳远》
唐胤弘老师这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比较突出,运用了用脚夹实心球跳起这个方法来解决重难点,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也很好,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最后在游戏过程中去巩固本次课的主题,整体效果较好。
✦
•
✦
综合组
肖友鲜:《情感表达-色彩篇》
肖友鲜老师借柳州三门江向日葵基地及相关油画向日葵范作,引入梵高《向日葵》,开启艺术探索。课上,肖老师引领学生从构图、色彩、笔触剖析画作,学生积极讨论,审美能力得以提升。借助 AI 与梵高“对话”,增添科技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覃彦熹:《南国山茶花—舞彩调》
覃彦熹老师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强调互动性和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通过多种活动激发学生的身体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课堂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在激烈而精彩的角逐中,优秀教师们展现出了高超的教学技艺与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激发了广大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追求。如今,随着决赛的完美谢幕,我们不仅收获了满满的教学成果,更见证了教育梦想的璀璨绽放。“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教海无涯,道阻且长,教师们将在提升教学技能的道路上不断求索,成为真正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的师者。
图片 | 各教研组组长
图文收集 |韦芷瑄
文字编辑 审核 | 汤力
编辑 | 王馨瑶
柳州铁一中学(初中部)
视频号|LTYZCZB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