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活起来】瑞雪迎春到,蛇舞黄山年|雪霁绘莲峰

企业   2025-01-27 15:36   安徽  


编者按

在409年前的春节,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徒步登黄山,第一次感受到“石级为积雪所平,一望如玉”的浩瀚景观。正值新春佳节来临,我们选编这个【瑞雪迎春到,蛇舞黄山年】小辑,以轻松愉悦的心情,感受黄山瑞雪,分享蛇年喜悦。


1.雪霁绘莲峰  文/黄良顺

2.红梅得古馨  文/天都客

3.雪中看山去  文/李琴

4.积雪浮云端  文/马然

5. 雪落山野间  文/吴丹

雪霁绘莲峰

山中的落叶灌木已完成最后的删繁就简,嶙峋的山崖露出黝黑的肌肉。崖石的皱纹已被白雪抚平,林中的枯草在雪中萎落。这场雪,让白鹅峰展翅欲飞,“孔雀松”一夜间羽化成仙,瀑布定格,溪流瘦成弯弯的雪路,伸进森林深。猩红的花楸籽孤悬枝头,被雪包裹,林间传来一两声鸟鸣,霎时又被西来的风拂去。

雪花一朵接一朵地飘上崖口的树梢,跌入崖壁,滑进山谷。林中石阶蹬道挂在茫茫天边,我踩着积雪,从白鹅岭拾级而上,轻柔的雪花,抚上我的脸颊,旋即化作一滴清水,湿润着我这沾染尘垢的心空,令精神亮堂。

解传光  摄

黄山之美始于松,松树之美则始于雪。如果说雪是黄山的风情,雾凇则是黄山松的风骨。曾有人说,黄山的“雪”包裹在松针和枝条周围,晶莹剔透的,实际上,这就是雾在低温下凝结成的霜晶,吸附在枝叶上形成的雾凇奇观。当然,没有风的雾凇,和雪确实没太大差别,当风挟持着低温的雾,擦过纤细的枝条和针叶,羽状的“雪片”便凝固在枝条的逆风一侧,将雾定格。雪天呈现漫山的雾凇,与遍地的积雪相衬,恰似唐朝诗人岑参描写那西域的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落叶灌木的枝丫上,挂着雾凇,不是梨花,胜似满树梨花盛开。

程晖 摄

我认为黄山最唯美的日出是雪后初霁,有云海,有白雪,有雾凇,还有峰岫丹霞映衬。清晨,灰白的晨光照亮山中的积雪,白里透青的云涛,如海啸般在山峰间翻滚,当一轮红日冲破橘红的天际线,喷薄而出之际,万丈霞光染红涛涛云海,山峰和森林顿时金色闪烁,银光灿烂。

一夜春风来,雪霁绘莲峰。

在所有美景面前,一切人工描绘也都是苍白的,书画,摄影,文字都一样。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二月初六,徐霞客踏雪来山,兀坐听雪,蹑雪循涧,践雪下崖,而描写雪景的文字也仅“一望如玉”四字。

END

来源|中国黄山

编辑|吴书

二审|程秋萍

终审|汪承洋


长按识别二维码,助您“一码游黄山”

黄山旅游600054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