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那时,身为学生的我对这句话了解不深,片面地认为老师只要做到其中的一项就好,但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两年后的我踏上了辅导员的岗位,即将与新同学们共度三年时光,角色的转换让我重新审视“经师”与“人师”之间的关系,恰逢跟随学校参加了新进教职工培训、山东省辅导员培训等,我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围绕中心工作,坚持精耕细作,
在成为有能、有为、有爱的 “知心人”
无论是在自己学生时代的生活中,还是在范俊峰老师所作的讲座《高校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路径和方法》上,都提到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辅导员不遗余力地为学生服务却无法获得学生尊重?”范老师提到了这样的现状:“我们很多学生步入大学后,与辅导员接触较多,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渐渐地把辅导员当成了保姆。”
从辅导员角度来讲,很多人疏于提升九大工作职责的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很多专业性的问题无法给出专业化、合理化的建议,被日常琐碎的事务所束缚,甚至还没有学生了解得多,只能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学生帮助;从学生角度来说,经过了十年寒窗苦读终于来到了崭新的天地,认为“远离了父母的束缚,终于可以做真正的自己”,一旦面对辅导员“喋喋不休”的唠叨,由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很容易出现“逆反”,尤其是当辅导员无法解答自己所面临的困境、转而求助专业课教师时,两者之间的差距便高下立判,更会助长学生情绪。
所以,对于辅导员来讲,面临的压力不容小视,要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本领,能够解答学生各方面的问题,才能真正走近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人。
要把握“角色定位”,想好“我是谁”。
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做青年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和哲学思维。知心人是三个角色中首当其冲的,只有自身拥有过硬的专业本领,尊重学生的天性,照顾学生的特点,经常到学生中去,同学生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习惯、爱好,才能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指明正确的方向,让学生感受到一名辅导员老师的专业,才能让学生可信、成为学生的知心人,这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首要步骤。
把握“所处的场合”,想好“我在哪”。
九大工作职责要求辅导员能在不同的场合和情况下具备不同的能力。例如,今天有名学生找我聊天说自己有心理问题,明天有名学生说自己和室友有矛盾,后天有名学生说自己想出去找兼职工作怎么面试等等,要让学生发自心底地敬佩你,就要掌握很多技能,而且是专业技能,如果辅导员给的建议还没有学生自己知道得多甚至是错的,那辅导员在学生群体中的形象便会大打折扣。
把握“面对的对象”,想好“怎么做”。
学生群体内部也有许多不同的身份,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学生,辅导员也要能够恰当地处理好。面对学生党员时要强化党性教育,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理论学习;面对学生干部时要教会他们处理好和普通同学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种种这些都表明,辅导员工作并不简单,要想成为学生的“知心人”,真正走进学生心中,就要不断提高各项专业技能,成为一名“经师”。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是我们国家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中蕴藏的要求与底线,8月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里面明确指出,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作为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我将进一步向 “经师” 展风采,向 “人师” 勤践行,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接续奋斗!
作者简介
谢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2024年新进辅导员
供稿 | 刘娜 编辑 | 凌祺凡 陈缘缘
部门 | 学生工作处 初审 | 李杰
责编 | 张自仪 审核 | 张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