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深雪花飘零
岁寒知松柏
寒风凛冽
“小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深入和严寒的开始。每年公历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即为小寒。此时,天气寒冷,但还未到达最冷的时候,故名“小寒”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这说明小寒时节,天气虽冷,但还未到达最冷的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大寒时节,天气将更为寒冷。
小寒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在中国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峻冷凛冽,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小寒时是干冷,而雨水后是湿冷。小寒时节的寒风冷雪,是冬日风景的主角,它们给大地带来了不一样的冬日景象。
小寒时节天气寒冷,大家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颈部和脚部。出门要戴上帽子、围巾和手套,晚上用热水泡脚,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疲劳。饮食应以温热为主,多吃羊肉、牛肉、核桃、板栗等温性食物,有助于驱寒保暖。同时4,也要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持营养均衡。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
小寒节气,也是一年中承上启下的重要时刻。愿教育学子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学业有成。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都能保持一颗坚定的心,勇往直前,不断追求卓越,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撰稿:费恩彤
编辑:马楠楠
校对:刘雅萌
审核:冯长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