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侧锋都没搞懂,你的十年功夫白瞎了!

文化   2024-12-15 20:18   中国香港  

|让每个中国人都爱上书法|
▼点击下方关注▼

书法上所讲的中锋、侧锋,是两种不同的笔法形态。

无论是中锋行笔、侧锋行笔,都是靠指法控制笔锋与纸面的着力点,以腕法调节笔杆斜角抑制笔锋朝向,使其保持中锋状态或侧锋状态,以肘法配合指、腕协调动作,掌握行笔方向与距离,共同完成笔画的起~行~收书写过程。


想要了解和掌握这些常规的运笔技巧,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分别用中锋法、侧锋法,画写圆圈、直线、斜线、折线、弧线、曲线、波浪线等方式,不出两小时就全都明白了。

可惜,遗憾的是,当今书法界许多人初学的时候,都不练这个,都直接临帖,所以,练了多年书法,竟然不知道原帖中的方笔、圆笔都是怎么写出来的!

比如下面的这两个图中的〈泉眼、飞流、落九〉这几个字,这是我用自制的海绵笔头,蘸清水在50厘米的方形地砖上写的,字大约40厘米。俗称水写地书。


如果我不说,谁能看出来,上面这几字,哪些是用中锋笔法写出来的? 哪些是用侧锋笔法写出来的?告诉你们吧,全都用的是侧锋笔法写的!

比如《九成宫》、《玄秘塔》原帖笔画,明明用侧锋法轻而易举就写出来了,很多人却偏偏迷信“笔笔中锋”,用很麻烦的动作去描画,写了一遍又一遍……

竟然不知道笔法错了!岂不是自讨苦吃?


之所以有人认为,练书法没有十年二十以上功夫不行……是因为不懂笔法要则,写法不正确,把时间浪费了!

如果技法正确的话,写三五遍或十来遍就可以了,相反,如果技法是错误的,写三五十遍,甚至上百遍,有什么用啊? 岂不是错上加错吗?

练书法,关键不在于写多少字练多少遍,重要的是练的笔法动作对不对!这是前提。

通常情况下,用中锋法写出来的笔画,起止处和转折的地方,多呈现圆润、椎尖状态,用侧锋法写出来的笔画,起止处和转折的地方,常出现方整、平齐状态,棱角分明。

简单的说,圆笔为中锋,方笔为侧锋。

这是笔法当中一大突出的特点,也是一般规律。明白这个道理就能读懂帖,写得对,否则,一念之差,错误千日。

常见中锋笔法、侧锋笔法,如图:

△此为中锋行笔法

△此为侧锋行笔法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分别使用中锋、侧锋呢? 应该根据所写的书体或字体风格来确定,决不是无论什么书体、字体全都一律用中锋法。

比如,大篆、小篆字体基本上全用中锋法。

隶书字体当中,有的是中锋,如《石门颂》。


有的是中锋、侧锋并用,如《礼器碑》。
魏碑楷书,有的是中锋法,如《郑文公》。


有的是侧锋法,如《始平公》。


魏楷当中多数是中锋、侧锋并用的,甚至一个画,起行收过程中都是中锋、侧锋变换着的。

晋代楷书、行书,多是侧锋法。

隋唐楷书,有的是中锋法,如颜真卿《麻姑仙坛》、《大唐中兴颂》。有的是侧锋法,如《苏慈墓志》,李邕《出师表》、《李思训》,欧阳询《九成宫》、颜真卿《多宝塔》、柳公权《玄秘塔》。

也有中侧锋兼用的,如颜真卿《勤礼碑》、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赵孟頫为代表的元代楷书、行书,在笔法应用方面,是最丰富多彩的。几乎中锋、侧锋、偏锋等等,全都使用了。

以上是我的学习心得。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翻阅之前发布的相关信息,会有预想不到的惊喜。谢谢支持!

E N D -

书法讲坛◎转载发布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书法讲坛
书法讲坛,一个专门讲述书法的专业公众号!每天更新一期免费书法名家教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