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审美的人很具破坏力

文摘   2024-12-28 20:02   北京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德军节节败退。希特勒自知时日不多,在他看来,如果德意志没了,还要这个世界有什么用?于是他给心腹上将狄特里希·冯·肖尔铁茨下令:毁灭巴黎!

肖尔铁茨这个人,是个没有感情的命令执行机器,此前已经依照希特勒的要求,在多个地方执行了焦土政策。肖尔铁茨做足了准备工作,大批工兵部队在巴黎各个重要区域布下了大量炸药,据说数量之多足以“炸掉全世界一半的桥梁”。巴黎毁灭无日。

可是当时援军远在天边,没有人能阻止的了他。这个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阻止了这一切。此人就是维希法国所任命的“法奸”巴黎市长泰丁格。在一次会面中,泰丁格引领着肖尔铁茨走到屋外的阳台上,请肖尔铁茨看一看阳台外的景象。

在那里他们俩看到:

在身下的石子路上,一个身穿花布衣裙的漂亮姑娘蹬着自行车经过,一手按着被风吹起的裙子路过。在杜伊勒花园的绿色草坪中间,几个孩子嬉闹着,把玩着他们的玩具。巴黎宽阔的大街的向着天际延展开去,卢浮宫、协和广场、荣军院、巴黎圣母院、圣心大教堂一一陈列……而埃菲尔铁塔耸立在万里晴空之中,用它青灰色的身躯,直插碧蓝的天际。

▲油画中的巴黎街景

泰丁格就这么晾了一会儿肖尔铁茨,让他融化在这美景里,然后说了一番话:

“将军,我知道,给您的任务,常常是毁灭,而不是保存。可是您不妨设想一下,未来的有一天,您会作为游客,再次站到这个阳台上来,再一次欣赏这些使我们欢乐、使我们悲伤的建筑物。

到时候,您就可以说,本来我可以把这一切都毁灭掉的,但是我把它们保存了下来,我把它们保存下来,作为献给人类的礼物。

我亲爱的将军,难道这不值得一个征服者感到光荣吗?”

肖尔铁茨在听完这番话以后,静了半晌,什么也没说。末了还丢下了一句“我还有我的任务要完成。”

1944年8月25日,正是巴黎从纳粹铁蹄下被解放出来的那一天。希特勒发出了一条电报,“巴黎到底烧了没有?!”

可是我们最终知道,他最终没有炸毁巴黎,他背叛了希特勒。

是的,顶着希特勒已经疯狂的命令,美丽的巴黎被保留下来了,它没有被烧毁。人性被保留下来了,它没有被毁灭。

▲现代巴黎夜色

作为希特勒最为信任的人、铁石心肠的军人,肖尔铁茨为什么拒绝毁灭巴黎?转而选择背叛他们至高无上的元首?

美,并不只是单纯的、抽象的、冰冷的东西。
 
巴黎最终没有被焚毁,恰好说明了就是我们很珍视的一种价值——那就是审美的价值。
 
希特勒一辈子都想做个艺术家,但当不成。他所知道的那种“美”是粗俗的,而真正的美,是一种让人能够从中感受到“人的存在”的生命体验。
 
美,是一种修行。缺少审美的人,某种程度上也缺少敬畏、缺少正义感,因此缺少审美的人很具破坏力。中国本身的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多少典雅优美的古迹被狂热的“美盲”们所摧毁。

而现在,从60后到90后,整整三代人,美术、音乐等一切与审美有关的课程,始终是副科。学习体系中没有审美养成,甚至于书本上优质的美育素材都没怎么接触过。如何保证孩子到成人,审美能力也跟随成长?

为此,先知书店鼎力推荐一套“美”的百科全书——西方古典艺术三书:《罗马艺术》《哥特艺术》《巴洛克艺术》。认识文艺复兴之外,不一样的三种“古典之美”:

罗马艺术:古典文明在中世纪时代的苏醒,一座承上启下的艺术高峰。

哥特艺术:是中世纪的基督教文明臻于成熟之际结出的艺术硕果,它亲历了中世纪的巅峰期与衰退期,并直接孕育了文艺复兴艺术。

巴洛克艺术:奢华的骨子里是自由和浪漫,人们心中欧洲古典艺术的代名词。比文艺复兴更绚丽、更动人。

欧洲古典艺术珍品精彩呈现,宛若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不仅给人以完美的感官体验,更重要的是以艺术开启人心,提升审美,将“美”与“爱”带给人的灵魂:

这三本书,它们本身即是艺术品。三本书由艺术史专家共同打造,使用的是288mm*398mm超大开本,印刷精美,皆为重量级纯手工精装,最大程度地使所有艺术品的细节纤毫毕现,进口选材全彩精印,满足艺术爱好者的深层次的审美需要和艺术收藏需要
翻开这三本书,可以体会到网络页面上无法获得的视觉冲击,感受到惊心动魄的艺术之美。阅读“西方古典艺术”三书,是一场神秘、庄严的艺术盛宴,一次全方位高品质感官享受,一次创新与经典完美融合的全新体验。这套书,不但可以作为“提升审美修养”的进阶之书,更可堪当彰显艺术眼光和品位的绝佳礼品。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让读好书的人,先知道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