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文学界的“扫地僧”,作家中的作家

文摘   其他   2024-12-28 20:02   北京  


能把六七十年代那场政治运动写透,难!写到文学塔尖的高度,更难!


他一上来就做到了,他就是阿城。文学界扫地僧式的存在,作家中的作家。


汪曾祺感叹:“读了阿城的小说,我觉得,这样的小说我写不出来。我相信,不但是我,很多人都写不出来。”“他的叙述方法和语言是他自己的。”


有人说,“时代走了一段弯路,对你我就是一生”——这句话并不适用于阿城。


◎边缘化的童年


阿城生于北京,彼时父母刚好随解放军进北平城,遂取名“钟阿城”。八岁那年,父亲因为言论,下放到渤海边扫厕所。一家人被赶出机关宿舍,住进了大杂院。母亲一个人养活五个孩子,还供着姥姥和上大学的舅舅。穿衣都成问题,耐磨的灯芯绒裤子,在兄弟间传递,实在不能穿了,姥姥就糊成布渣做鞋。阿城就是在这样的童年中长大。


但是,边缘化的境遇造就了阿城豁达的人生态度:“我习惯没有尊严,你被边缘化,反而使你有了时间”。从小热爱读书的他,随着自己广泛的兴趣,学到了真本事。


◎漫长的知青生涯


19岁的阿城没资格留在北京,只得下乡开始了漫长的知青生涯。背负出身问题,又干不了重活,阿城很难以“劳动表现”融入下乡的生活。他辗转山西、内蒙再到云南,终于稳住了脚跟——在农场子弟小学教书,语数外体美劳,啥都教,一教就是十年。


后来,北京来的知青都陆续回了城,而阿城却因为父亲的问题走不成。直到父亲被平反,阿城终于被准许回家,此时他已年近30。好友朱伟说:“三十之前的阿城,可谓命途多舛,宛如一颗皮球,在厄运间被踢来踢去。”


◎以文谋生,一鸣惊人


此后几年,阿城碌碌谋生,关注的依然是一个俗不可耐的问题——吃饭。阿城开始写小说,一是想试试,二来也是为了挣稿费补贴家用。
 
1984年,《棋王》横空出世,轰动文坛。阿城趁热打铁,接连发表了《树王》《孩子王》,一时之间风头无两。在彼时伤痕、反思文学的狂潮中,《棋王》独树一帜,海内外流传,成为人人争相一读的作品。阿城的文字功夫,更是让一辈作者读者大开眼界。
 
对于细碎、平庸的人生,阿城从来就不抱鄙夷的态度。阿城说:“我本身就是个写字的手艺人,写字的目的就是换钱贴补家用,我有嘴我老婆有嘴我小孩也有嘴。衣食是绝顶大的问题,先吃饱再谈其他。



才气、俗气、烟火气

 

对于写小说,阿城并不痴迷。作品红遍大江南北之际,阿城选择远赴美国。原因也很简单——写作挣不了钱,而在美国,“不需要关系,完全不是人情社会,你不需要认识人,就能找到活儿,比北京好活”。第二次再去美国,阿城就留下了。


他倒腾过仿古家具,也教过一阵钢琴,都没赚到多少钱,于是一拍脑袋,翻新汽车,一边玩儿一边赚钱。那时,阿城家里到处都是零配件,各种各样的修车工具比车行还齐全。最后,花钱喷漆,最多3000美元成本,一转手,至少卖到20000以上,玩儿也玩儿了,还赚了一票钱。


王朔亲眼看见阿城组装的全过程,最后阿城坐着出去兜风,那可真拉风,端着一烟斗,整个人跟大仙儿似的。登时就把王朔给佩服得五体投地。谁也不服的王朔竟说出这样的话“这个人对活着比对写文章重视,幸亏如此,给我们留下了活着的空间”。“若下令全国每人都必须追星,我就追阿城。



◎作家中的作家


阿城的文字很有特点,公认的没有腔调,是对大陆几十年来权力语言的疏离。他的文章,写世俗,却能透入人的骨髓,真的把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写的明明白白,不拽文,不造作,让人一看就感觉“是这么回事”,细想又能咂摸出更多的味道。各路大咖无不推荐:


陈丹青:天下第一聊天高手,作家中的作家,阿城的文字是明清笔记体一路过来的纯正中文。


黄章晋:阿城的文字,在中国作家中最俭省、凝练,了不起的境界。


陈凯歌:他对文学的感触是没有人能企及的。 


莫言:阿城是个想得明白也活得明白的人,好话与坏话对他都不会起什么反应,尤其是我这种糊涂人的赞美。


梁文道:他写出了真正的“中州正韵”。不读阿城,那可就抱憾终生了。


阿城身上那些趣事,再复万言,亦难穷尽。但要了解阿城,只看他闲谈时的寥寥数语,或者听他的传奇经历,终究是隔靴搔痒。还需要回到他的作品。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阿城文集》(含毛边版),深入了解其人、其书。

毛边版是鲁迅的最爱,鲁迅自诩“毛边党”。作为个性藏品,因为要重新制版,出版社每年只选择几本书,少量印刷,作为特殊礼物使用,所以非常难得。

这套《阿城文集》是他本人选编校订,首次集结出版。丛书中许多篇目为阿城独家提供,从未见于国内报刊或网络。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含毛边板)。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让读好书的人,先知道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