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旧秩序崩塌的时代,西方文明以势不可挡之势冲击着中国。作为传统士大夫,郭嵩焘却以惊人的远见提出:中国不能闭目塞听,必须开门看世界!
郭嵩焘从小接受儒家教育,却与大多数士大夫的保守、封闭截然不同:他认为士人与商人在人格上平等,一生尊重商人,甚至为商人立传;他主张民营商业,痛批官办低效,洞悉腐败根源;他不仅开眼看世界,更以行动力主“正眼看世界”。
1876年,因“马嘉理案”,60岁的郭嵩焘奉命出使英国,成为中国第一任驻英公使。登舟时,他满怀期待;然而,这次远行却成了他悲剧的起点。
从上海到伦敦,郭嵩焘途经十八国,所见所闻彻底颠覆了他对西方的认知。在日记《使西纪程》中,他写下了这些见闻:电灯取代蜡烛;电话跨越距离;火车极大提升了效率;英国的法律体系、社会管理,展现出一种与中国完全不同的文明形态……
郭嵩焘感慨:“此乃新文明之象。”他将这些观察和思考带回中国,希望国人也能睁开眼睛,“正眼看世界”,打破“天朝上国”的迷梦。
然而,这本日记一经传回,迎来的却是举国上下的漫骂:清流文人指控他“媚外”,质问其“何居心”;湘江沿岸士绅贴满大字报,指责他“勾结洋人”;朝堂上下以李鸿藻为首,强烈要求将其下狱审判。郭嵩焘悲愤地写道:“说的人多,做的人少;做的人被说的人折磨。”
郭的一生,曾亲身参加了抗御外国侵略的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以后,他是曾同藩创办湘军的重要谋士,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洋务运动中,他是积极的倡导者和支持者……
然而在那个时代,他却成了祖国的敌人。“人生都是可怜虫,苦把蹉跎笑乃公。”在孤独中蛰居十余年,直到病逝,他再也没有走出这片拒绝他的故土。
这就是大清外交官的普遍困局:明明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却只告诉国内“外面一片漆黑”,不痛批,不唱高调,就是“居心叵测”。
从近代史看,新的世界观非常重要,如果方向没走对,越求事功,结果就越具灾难性。对于一个转型中的国家来说,应先求正确方向,再谈事功,否则事功越大,结果反而更危险。
事实是,我们仍生活在郭嵩焘的延长线上,今天的中国,虽已步入全球化,但仍需“正眼看世界”。
对于郭嵩焘的定位,不仅关系到我们如何看待晚清史,也预示着现代中国外交与发展的方向,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持清醒,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仍是需要持续回答的问题。
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读懂郭嵩焘二书”:《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两本都为钤印本,有幸的是《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的作者孟泽老师还为书友亲笔签名。数量有限,感兴趣的书友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看透一个“失败者”的执著与挣扎,读懂国内外矛盾交织的晚清政局,看清一段走向世界的挫折之路。求解郭嵩焘,也是求解未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