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加速融入全球市场,企业出海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东南亚作为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之一,吸引了众多中国企业的投资。
东南亚地区的营商环境有何变化?企业出海过程中,文化碰撞对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当下的出海过程中面临着哪些人才挑战?来听三位资深校友分享他们的观察。
复旦-BI(挪威)CMP 8班校友
泛远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前CEO兼执行董事
复旦-BI(挪威)MBA 6班校友
霍尼韦尔航空航天亚太区副总裁
复旦-BI(挪威)MBA 30班校友
达能全球共享服务中心亚洲区人力资源高级总监
东南亚出海“热度”不减
Q
结合您过往的工作经历和观察,东南亚投资、出海是否“热度”依旧?
和此前相比,如今中国对东南亚的出海正从低端制造,向着更加高端化、更全面的趋势发展。2021年-2023年,中国制造业对东南亚的累计投资金额超过400亿美元,远超欧洲、拉美等地区。其中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都吸引着大量来自中国的投资。制造业之外,在国内已相当内卷的现代服务业也早已在东南亚生根发芽,最典型的例如SHIEN、TEMU、TIKTOK和阿里速卖通等,都已在东南亚全面布局。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13.8万亿元。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凭借其超过6.8亿的庞大消费人口,且这一群体的平均年龄不到29岁,加之移动终端渗透率的稳步增长和线上消费习惯的不断成熟,东南亚已然成为电商领域内被寄予厚望的“救星”。
2015年,东南亚电商市场的总规模仅为55亿美元,而根据Bain咨询的数据预测,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2340亿美元,十年间的增幅高达4154%,这些数字意味着企业出海是大势所趋,这也为跨境电商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尽管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导致部分市场红利逐渐缩减,但通过深耕市场,东南亚依然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地方。在此过程中,除了必要的资本投入,构建国际化团队并注重人才培养同样至关重要。
我们公司(达能)的亚洲共享服务中心设在马来西亚,业务范围覆盖东南亚、北亚、大中华区和澳洲等国家。从政治稳定性、文化多样性、语言优势和时区位置来看,马来西亚都是一个理想的地点。中马之间稳固的外交关系、马来西亚政府对高新技术的积极投入、以及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更是吸引了大量企业在此落户。
霍尼韦尔于2016年在吉隆坡设立东南亚总部,主要考虑到该地区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市场发展潜力。从国内企业出海的角度看,在海外建立第二基地、第二总部,有助于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东南亚有6亿多人口,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比如菲律宾和印尼拥有大量岛屿,航空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这也是霍尼韦尔选择在东南亚设立总部的原因之一。
“入乡”做生意,“随俗”是关键
Q
在跨国管理过程中,您是如何应对文化差异的?能否分享一些经验?
我们公司有一项查询系统,从各地员工所查询的关键词中,就能看出不同国家明显的文化差异。在澳洲,搜索最多的关键词是“年假”,在日本是“加班”,在中国是“出差”……这些小细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团队的差异。
进入马来西亚做业务整合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当地团队对于即将由中国管理团队领导表达出一定的担忧,主要源于他们对中国职场文化中“内卷”现象的误解,担心这会与马来西亚员工追求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心态相冲突。为了缓解这一忧虑,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沟通与调整措施,如实施灵活办公、限制非必要会议等,让团队逐渐打消了忧虑。
另外,我们也尊重当地文化习惯,例如在办公室设立祈祷室,晚餐尽量安排在祷告后,餐食不安排猪肉等。这些举措既体现了对当地文化的尊重,也为建立互信奠定了基础。
穆斯林的斋月期间,很多员工白天不能进食,工作效率会下降,这也是我最初不太适应的一种文化习惯。但理解了这一文化背景后,我们从团队角度做出了积极调整,减少这一文化习惯对工作效率的负面影响。另外,我也尝试去“入乡随俗”,这能够让当地人感受到尊重,彼此之间也就有了更多的信任。
总之,保持开放的心态,越深入理解当地文化,就越能采取更多样的管理手段。
让国际化管理人才“轮番上阵”
Q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人才走向世界舞台,您认为人才培养的需求有哪些变与不变?
当前,中国企业正处于跨境出海发展的关键期。我们既面临新兴市场的空前机遇,又要应对世界商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化团队是业务出海的基础。企业在建设出海业务团队时,不仅要求管理者具备敏锐的国际视野,更需要根据各国市场的差异化需求,灵活制定人才招募和组织架构策略。同时,打造强大的雇主品牌已成为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这不仅能够吸引顶尖人才加入,还能提高员工忠诚度,帮助企业在全球市场稳步发展。
中国的人才要充满自信,因为事实证明,国内体系化的教育培养资源以及企业管理经验,让我们的人才在东南亚市场具有绝对的优势。尤其是结构性思维、执行力和高度的责任心。
但我们也要充分意识到技术革新和信息化时代对能力迅速迭代的要求,尤其是管理者,需要有高效处理信息、灵活调整方案、综合一切资源的能力,还有对年轻“Z世代”的管理方式,对海外人才市场的迅速洞察和调整能力,管理者具备这些能力对企业出海的平稳落地至关重要。在马来西亚,员工跳槽频率远高于中国,平均教育水平也不如国内一线大城市,管理者需要根据这些客观情况及时调整预期。
无论是主动出海还是被动出海,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文化碰撞。从业务“know-how”(技术诀窍)的角度看,中国企业有很大优势,但在国际化与本地化的融合中,如何打造一支有归属感和成就感的本地团队,这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Q
结合您个人的成长经历,您认为在当前的国际商业环境下,一名优秀的国际化管理人才应具备哪些品质?
总结来说,国际化人才应具备VCR——价值认同(Value Identification)、创造力(Creativity)和坚韧精神(Resilience)。管理层要认同公司文化和价值观,具备创新精神,并在面对不确定性和挫折时保持韧性。
就我个人而言,我长期深耕于跨境物流行业。2003年,我加入了复旦-BI(挪威)CMP项目(复旦-BI(挪威)MBA项目前身)。
巧合的是,第二年我就被安排负责UPS并购中外运空运业务板块的项目。项目的学习给予了我深厚的的底气,让我有机会帮助公司以超预期的业绩完成了这次并购业务,这也助推了我在加入UPS后,从中国区升任至亚太区,负责更广泛的业务范畴。
2021年,我加入泛远国际物流之后,在董事会的指导下,在三年内带领团队成功实现了港交所上市。在完成从央企、外企到民企的职业生涯跨越过程中,项目的学习使得我善于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相对确定的规律,守正创新,这对我的帮助极大。
我最早在通用电气(GE)工作了十年,那时正是GE发展的巅峰时期。在复旦-BI(挪威)MBA项目的学习,对我的国际化视野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就读期间,我加入了霍尼韦尔,最初负责中国区的销售业务,期间被调至美国负责一个全球产品线,近几年又回到亚太地区。正是复旦-BI(挪威)MBA项目为我提供了全面的管理知识。曾经,我的经验主要集中在技术、工程、销售和客户管理方面,而项目期间对公司财务和战略的学习为我日后在跨职能部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认为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团队精神(Win as a team)、责任感(Accountability)、创新能力(Innovation)和变革能力(Transformation)。他们必须适应不确定的环境,与本地团队协作,与客户共情,及时根据新市场特性推动变革。
在超过20年的职业生涯里,我曾就职于美资人力资源公司、两家欧洲公司,也经历了自己创业。如今,我在目前的公司已经耕耘了14年。
2018年加入复旦-BI(挪威)MBA项目时,正值我的职业转型期,项目让我能够全面理解商业运作逻辑,更加自如地从全盘的业务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帮助我完成了从单纯人力资源管理到战略性业务合作伙伴的转型。项目中的组织资源管理课程、领导力课程,以及市场营销和项目管理课程,都为我日后负责多个业务转型项目提供了全新的认知。
结合我个人的经历,我认为国际化人才需具备重新塑造和更新自我的能力(Reshape and Renew),能够快速调整对市场、团队和自身的认知,并根据现实情况更新预期。
Q
对于有志于出海,或是正在观望的创业者,您有哪些建议?
要有全球视野,也要具备深耕本地市场的能力。无论企业规模如何,都要以“从0到1”的创业心态来看待企业的出海历程。
无论身处何地,都不要忘记成功的最核心要素始终是人,即“Lead through People”,这要求领导者具备共情能力。同时,对管理者自身而言,必须做好应对高压的准备,这包括高效的精力管理、健康管理和时间管理。
整合资源,落实到人。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是确保团队高效运作,同时学会善用各种资源,比如使领馆、商会、校友会等。在我调任美国总部期间,许多复旦-BI(挪威)MBA项目的校友就给予了极大的帮助。此外,保持身体健康,才能适应各种未知的挑战,这点也非常重要。
活动预告
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可持续发展商业理念的高级管理人才,一直是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10月10日(周四),复旦大学-BI(挪威)国际合作MBA项目将带来一场“享见 Share&Insight”学生校友行业洞察分享系列论坛。活动将邀请四位深耕中东市场的资深校友带来他们的独家观察。欢迎所有同学们报名参与,与行业专家面对面交流!
扫描海报二维码报名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活动详情
推/荐/阅/读
重磅预告 | 第三届ESG年度论坛启动!
10月“绿色领导力月”,驱动可持续未来
复旦管院政立院区开新,从这里开启全球化视野
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