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割、火烧,疼起来堪比生娃,医生提醒

时事   2025-02-07 14:23   湖北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老人张罗着过年太过劳累,以至于免疫力降低,给了病毒“可乘之机”,患上带状疱疹。2月6日,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近期因天气较冷,温差较大,很多人忙着新年团聚,过度疲劳导致免疫力下降,患带状疱疹的中老年患者有增多的趋势,而且不少人疱疹愈合后神经痛严重。专家提醒,5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患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或者免疫性疾病者,需更加关注带状疱疹。



除夕晚上,62岁的王爹爹(化姓)在家张罗了一大桌年饭后,感觉身体有些疲累、不适,他以为是最近准备过年累到了,也没太在意。第二天,王爹爹无意间发现腰间生了几颗红色皮疹,后来症状逐渐加重,皮疹变成了一簇簇的小水泡,还有难忍的神经疼痛,折磨得让他整晚睡不着。


2月4日,王爹爹到武汉协和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带状疱疹,医生已为其开药进行抗病毒治疗。好在就诊及时,目前老人腰间的皮肤疱疹已得到控制,正在慢慢消退,疼痛也有减轻。医生推断,老人患上带状疱疹,和近期过于劳累导致免疫力下降有很大关系,此时潜伏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伺机而动,趁身体免疫力低下时再发作。


过年太劳累,老人患上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发的感染性皮肤病,俗称‘缠腰龙’‘蛇缠腰’。”武汉协和医院疼痛科主任杨东教授表示,在成人体内,超90%都潜伏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其中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带状疱疹病例数超过600万


杨东教授介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作为该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疼痛持续时间长,有些患者疼痛时间甚至超过一年,更有甚者疼痛伴随终身,严重影响生活、工作、社交,加重身心负担。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老年人群作为带状疱疹的高发与高危群体,一旦感染,不仅面临更高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风险,且疼痛往往更为持久、剧烈。


年龄是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武汉协和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刘承云教授表示,50岁以上、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慢阻肺、慢性肾病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容易被带状疱疹“锁定”。有数据显示,相比一般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分别增加26%和39%。一旦罹患该病,不仅会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造成糖尿病管理难度增加,同时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带状疱疹发病后短时间内,心肌梗死、卒中等风险增加。


远离“缠腰龙”,积极预防是关键


除了皮肤上成簇出现水疱、红疹外,带状疱疹还会导致神经损伤,发生急性、剧烈疼痛,如针刺、刀割、电击、火烧般等,程度最高可到十级,堪比分娩生娃。数据显示,30%—50%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时间超过1年,部分可达10年。


面对疼痛,该怎么办?武汉协和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张燕晒出应对疼痛的“十八般武器”。除了药物治疗,临床还有神经阻滞、脉冲射频技术、脊髓电刺激等疗法。其中,脉冲射频技术是利用电流作用于神经组织,阻断神经信号传导,减轻或消除疼痛,且温度控制在42℃以下,不损伤神经细胞;另外,脊髓电刺激是对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终极武器,也就是在脊髓硬膜外腔放入电极,通过“弱电流”刺激脊髓,中断“疼痛信号”传至大脑。


如何做好管理,尽量远离带状疱疹?杨东教授提醒,第一,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调整心情、充足睡眠的生活习惯,提高免疫力;第二,积极预防慢性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长期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以及肿瘤等,均可能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进而增加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群,应更加重视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和预防,50岁及以上人群可接种带状疱疹疫苗预防。


转发提醒身边人!


来源:极目新闻(记者:刘迅)

绘图:刘阳

编辑:罗婷

审核:张欣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