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试,有你不冷!丨三澳核电1号机组冷试背后的故事

企业   2024-11-15 21:49   上海  


冷试,即核电机组一回路冷态性能试验,是验证一回路系统与边界完整性、安全性的关键步骤,也是“华龙一号”机组工程建设必经的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大战见本色,大考显担当。冷试攻坚阶段,面对一系列重大难点问题、技术障碍,有一群人挺身而出。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为推动冷试先决条件顺利实现作出卓越贡献,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冷试背后的故事吧!


“24.5”“109”“154”“171.3”“223”


“24.5” “109” “154” “171.3” “223”这一串神秘数字对应核岛一回路主辅系统安装完成后进行的冷态性能试验(CFT)中的五个关键压力平台。查漏小组需要在每个压力平台期间,对设备及焊缝的承压强度和密封性进行全面检查。“10分钟,328道焊缝,496个阀门,3882道焊口,不仅要保障检查的准确无误,还要与时间赛跑。”查漏组组长薛晓说道。由于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达到标准压力平台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这使得查漏组必须全天待命。他常常在睡梦中接到电话,睡觉时从来不敢睡得太熟,手机必须放在枕头边上。遇到两个间隔短的压力平台时,30多个小时都不敢合眼。每次查漏工作都需要处理海量数据,涉及众多人员,任何细微的差错都可能引发严重的连锁反应。


为此,查漏组专门开发相关小程序,对查漏的五个平台进行管理。从人员到达指定查漏位置、查漏开始、查漏完成,到查漏过程中的异常反馈,通过看板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平台的漏点信息和数量,极大的提升了查漏工作效率。

无数个不眠之夜,薛晓与查漏小组组员并肩作战,用高质量书写着核电事业的新篇章。



巾帼不让须眉 冷试中的铁娘子


刘玉鸽是电仪班组中唯一的女班长,负责DCS系统电缆的端接安装工作。DCS系统如同身体的大脑神经中枢,负责处理各部位之间的电信号交互,其在冷试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冷试前,我们只有两个月的时间,需要完成6000多根电缆的端接,也就是12000个电缆头。我们每天至少要完成300个电缆头的端接,才能确保冷试工作按期进行。”刘玉鸽说道。

巨大的压力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在DCS系统安装前,刘玉鸽提出了模块化作业施工方法,从流程、工序和作业方式上进行改进与优化,使各工序施工环节能够有效衔接,从而减少安装时间,避免了单组独立完成端接作业过程中的动作浪费和等待浪费。通过模块化作业的形式,改变了传统的单个作业组全工序端接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全面提升了后续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刘玉鸽说:“干端接,最重要的就是严谨细致、胆大心细。”她与团队提前识别并规避潜在风险,多次与技术部门联合开展技术交底、专项培训等措施,大大提高了端接工作的成功率。安全级DCS系统从设备全部到货到电缆端接安装完成,历时2.5个月,系统电缆端接完成率高达99%,光纤端头制作的一次合格率达到97%。这一切为系统的高质量移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确保了冷试节点的顺利完成。



硬汉柔情铸就冷试基石


核电设备安装分为动设备和静设备,静设备是指没有驱动机带动的非转动或移动的设备,如罐类设备、箱体、换热器等。钳工班长单学斌,就是负责冷试相关静设备的吊装、调整安装工作。静设备安装是整个冷试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环节,完成情况将直接影响后续管道、电气作业的开展。

“土建预埋精度偏差”、“设备延期到货”、“焊接变形”是静设备安装中碰到的最头疼的问题。单学斌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入分析每一个问题的根源,常驻现场,与土建团队密切沟通。他带领团队提前规划,优化安装流程,合理调配资源,并参与设计开发了许多先进工装。在他的带领下,班组高质高效完成了冷试相关静设备安装工作,为后续冷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废滤芯更换转运单元调整工装

“我们是冷试中的抢修小队,随时24小时待命!”单学斌坚定地说道。面对冷试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紧急维修需求,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当遇到“设备漏水”、“滤芯更换”等棘手问题时,他总是持着“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逐一解决,确保冷试工作顺利推进。



冷试背后,还有无数默默无闻、坚守岗位的一线建设者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全力以赴与不懈努力,三澳核电1号机组的冷试工作才能在压力与挑战中圆满完成。冷试,因为有你们的付出而更加炽热!未来的路途依然充满挑战,永不服输的核五人将团结协作、携手并肩,继续奋斗,推动三澳核电项目建设更进一步!



作者 | 核与系统工程事业部三澳核电项目部 张淼
一审丨苗雅美
二审丨廖   晗
三审丨王立轻

三澳核电1号机组冷试圆满成功


喜报!中核五公司选手连续斩获焊工焊接设备操作工职业技能竞赛佳绩




中核五公司
分享资讯,展示形象,传播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