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阅者 · 《闪闪的红星》

文摘   2024-12-30 16:55   河南  



《闪闪的红星》(节选)


作者:李心田

朗读者:邵于恩

辅导教师:付喻


我走到牛棚里,坐了下来。雨还是哗哗啦啦地下着。我坐下不久,忽听到有人踩着泥水,向这边走来。不一会儿,刚才那个要雇我的黄胖子,手中拿着一根棍子走进牛棚里来了。我坐在那里不动,翻眼看看他。他用棍子指着我说:“站起来!“我没有站,问他:“要做什么?"那家伙说:“你到底愿不愿在我家干活儿?"我心想:我还要去延安哩,留在你这儿做什么! 便说:“我不。”他把棍子举起,在我脸前晃了晃,说:“快给我滚!"我说:“我在这里躲躲雨,碍你什么事?"他又拿棍子指了指,说:“这是我的牛棚,不许你蹲在里边!"我一听这牛棚是他的,也不再向他说什么,提起小包裹,顶着雨就走了出来。我听他在我背后还恶狠狠地说:“以后不许你再到这个庄来,再来,我把你的腿打断!”

我心里不服,偏要向庄里面走。他赶过来打了我一棍子,说:“不许你进庄,快滚!"我真恨极了,弯腰从地上抓起一把稀泥,照着这家伙的脸上就打过去。也真巧,一把泥全打在这家伙的眼睛上,他哎呀了一声,用手去捂眼。我拿起他丢在地上的棍子,狠抽了他两下,拔腿就跑开。

离庄子不远有座山,山上有个小庙,我一气跑上了山,到了小庙门口。小庙的门敞开着,里面没有什么动静,我便走了进去。庙院子里有棵很粗很高的白果树,东边和西边的两间小屋全锁着,只有北边的屋门是开着的,我便走进了北屋。我进了北屋一看,见地上香灰、尘土很厚,一个高台上有一个金脸的神像,神台前也没有香火和蜡烛。我想,这地方一定很久没有人来了。我把长条石上的尘土吹了吹,打开小包裹,把我的一条薄被子铺在石上,脱下湿衣服,爬了上去躺着。由于疲乏,不知不觉,我睡着了。

当我醒来的时候,正当是半夜。我睁眼一看,到处一片漆黑,伸出手来,自己都看不见。山里起风了,风怒号着,呜--呜--,像是从四面八方全往这个庙里刮。院中那棵白果树被刮得呼呼啦啦,像要连根拔起。这间小庙像是要被从山上刮下去一样。我感到十分冷,肚子里也很饿。湿衣服还没全晾干,我只好摸着黑,把包裹里的衣服全拿出来套在身上,用薄被子把身体裹起来,蜷缩在石台上。我希望自己能再睡过去,可是不论怎样合上眼,也是睡不着。越是睡不着,就越觉得饿和冷,越是饿和冷,就越睡不着。夜,是那样的黑,又是那么长,我多么盼望着早一点天亮,早一点见到太阳啊!

外边的狂风终于息了。我等着等着,慢慢地天已经露出微光来了。我又忍了一阵子,见外边天已经大亮了。我伸直了腰,把身上的被子揭下,跳下石台,走到庙外,向东方一看,啊,太阳出来了!


推荐书目






这本书讲述了潘冬子从七岁到二十二岁之间的成长故事。在革命斗争中,潘冬子与黑心米店店主沈老板斗智斗勇,对地主黄胖子的不平等要求奋力抵抗,逃出壮丁抓捕,游过长江,终于在战火中找到了革命队伍,在革命前辈的指引和帮助下,由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年逐渐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语言生动活泼。小主人公潘冬子豪爽、善良、智勇双全,是我们小学生学习的楷模;潘冬子热爱祖国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儿童。


作者简介





李心田,男,江苏睢(suī)宁人,当代作家。1929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开始学习认、写文字。1943年完成学业后,在徐州一家百货店当学徒的日子里,他认清了世事的艰辛,看到了社会的黑暗。于是,他开始尝试通过写作来表达他对人生的认识,宣泄对世道的不满。其中中篇小说《船队按时到达》获全国 少年读物二等奖,《夜间扫街的孩子》获冰心图书奖。1961他写出了反映抗日少年战斗生活的独幕话剧《小鹰》和相同内容的中篇小说 《两个小八路》。由曾经任教的文化速成中学学生的故事改编的《闪闪的红星》也影响巨大。


学生简介






邵于恩,郑州市金水区经三路小学五(5)班学生。我是一个勇敢、自信,喜欢画画、阅读和跆拳道的女生,喜欢用画笔捕捉天马行空的幻想,将它们铺展在画布上,喜欢每一次跆拳道比赛中失败的苦涩与成功的甘甜交织成的旋律,更喜欢以阅读为翼,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远航。愿我如一棵小树苗,不断成长,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经三路小学
家校沟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