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要靠讲法律,让大家依法办事。想要当好‘法律明白人’,首先自己要明白。”近日,在银川市兴庆区“法律明白人”骨干示范培训班上,月牙湖乡滨河家园五村的“法律明白人”马国平说。
让马国平印象深刻的是村民杨某要工资这件事。杨某经朋友引荐到某工厂打工,试用期过后未被聘用,还被告知试用期没有薪酬。耐心听完杨某的倾诉后,马国平安抚道:“别着急,凡事讲个理。根据合同法相关规定,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合同约定工资的80%,也不得低于咱们这儿的最低工资标准。你在试用期内提供了正常劳动,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见杨某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马国平陪她一起前往工厂。经过沟通交流,厂方承诺向杨某支付试用期工资。
“有你们‘法律明白人’真好,给我帮了大忙。”杨某眼眶微红,向马国平道谢。
化解矛盾,这是兴庆区培养“法律明白人”的生动缩影。通过让“自己人”调解“自己事”、以“法律明白人”带动群众学法用法,为推动法治建设画上一道亮丽的“枫”景线。
“王大哥,真正的幸福,不是靠彩礼堆出来的,而是靠两个孩子的互相理解、携手同行……”近日,“法律明白人”王春苗一大早便来到社区,帮助解决老吴和老王的烦心事,两家在孩子订婚彩礼一事上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王某和吴某一开始对彩礼金额分歧较大,对立情绪明显。见此情形,王春苗忙将双方分开进行调解,劝说两家珍惜过往、相互体谅,引导双方以子女幸福为重,同时详细释明相关法律规定。她说得动情,两家人听得也动容。最终,王某和吴某逐渐平复了情绪,两家关系也回归和谐融洽。
“普法既要用好大课堂,又要会‘开小灶’。”王春苗说,“把大家聚在一起聊聊法律,这是大课堂;走进群众家里根据其需求开展针对性普法,就像‘开小灶’”。
近年来,兴庆区建设了一支遍布城乡的千名“法律明白人”队伍,引导群众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截至目前,兴庆区140个村居(社区)共培育“法律明白人”骨干423人、“法律明白人”1624人,实现全覆盖。去年以来,各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开展普法宣传等500余场次。
作者:杨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