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锦旗,对于司法部“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律师王昕昊来说,既是肯定和褒奖,又是鞭策和激励。
2024年12月底,当事人徐某到灵武市法律援助中心将锦旗送到王昕昊手中。这面锦旗的背后,是一起变更抚养权纠纷案。徐某作为被抚养人的母亲,一直承担着照顾孩子的重任。王昕昊了解案情并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不宜改变被抚养人的生活条件是案件的关键所在,为徐某提出应对方案。案件处理过程中,王昕昊到徐某居住地的社区居委会为其办理手续,指导收集证据。最终,该案以被抚养人跟随徐某继续生活结案。
和王昕昊有着相同身份的,还有来自安徽、福建、江西的14名青年律师,他们的身影活跃在每一个需要法律服务的角落。耐心解答法律咨询,为群众排忧解难;参与矛盾调解,用专业和热情化解纠纷;走进学校,播撒法治的种子;为社区矫正人员开展法治教育,点亮希望的灯塔;参与乡镇行政复议案件研讨,用法律的严谨守护公正……
15名律师来宁办理法援案件84件
“律师不仅是法律条文的执行者,更是家庭矛盾的化解者,用专业、耐心、同理心,为破碎家庭寻得妥善出口,守护当事人的权益与尊严。”代理一起案件后,司法部“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律师李丹萍感慨道。
周女士与白先生结婚多年,育有一子一女。婚后白某因工作压力等原因,长期多次对周某实施家暴,周某向中卫市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法律援助。李丹萍接受中卫市法律援助中心的指派,担任周某的代理律师。
接手案件后,李丹萍分别与双方进行深入沟通。周某哭诉多年委屈,身心俱疲,表示坚决要离婚。李丹萍安抚周某后,告知会竭力保障其权益。在和白某的交流中,其起初拒不承认家暴,称只是“夫妻间的小打小闹”,李丹萍详细阐释家暴在法律上的定义、危害及后果,出示周某受伤的照片、医院诊断、报警记录等证据,让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多次协商后,双方态度缓和,白某认识到了家暴的错误,周某看到白某悔改,也在财产分割、抚养权探视权安排上适度让步。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同意离婚。
15名青年律师来宁锻炼以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4件,开展法律宣讲29次,提供免费法律咨询603件,参与调解82件,提供其他法律服务195件。
让青年律师学有所获悟有所得行有所成
“作为一名党员律师,我会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当地群众提供法律帮助”“我深知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温暖力量,我将竭尽全力,为法治建设贡献力量”“作为青年律师,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年律师们的铮铮誓言,犹在耳畔。
去西部、去锻炼、去成长,15名来宁青年律师在工作岗位上用行动践行初心。“让青年律师学有所获、悟有所得、行有所成,持续点亮法治之光。”自治区司法厅推动青年律师锻炼工作走深走实。
为做好青年律师来宁锻炼工作,自治区司法厅确定银川、吴忠、中卫三地15家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司法所、矛调中心为接收机构。提出16项举措、建立3项工作机制,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细。建立“一对一”服务保障机制,由市(县、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市律师协会班子成员“一对一”服务保障来宁锻炼律师,及时跟进解决工作生活难题;建立导师指导机制,为青年律师匹配政治素质高、执业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资深律师作为指导老师,从政治思想、业务能力、执业规范等方面帮助青年律师全面进步和发展;建立交流学习机制,组织青年律师参加党组织活动、各类专题培训辅导、座谈交流,推动互学互鉴,与我区律师共同进步。
作者:杨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