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云南省常年蔬菜优势产区的陆良县,是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蔬菜供给中心,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西菜东运”生产基地。
近年来,云南陆良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陆良农商银行”)结合陆良县委县政府“一县一业”产业发展规划,聚焦县域内蔬菜生产各类经营主体,积极走访调研,深入了解蔬菜种植、加工、销售、物流、餐饮等一、二、三产业情况,执“产品创新、整群授信、金融夜校”之笔,精心描绘蔬菜产业富美画卷。
陆良县蔬菜种植基地 陆良农商银行供图
截至目前,陆良县蔬菜种植面积达85.3万亩,形成12.4万亩设施蔬菜、8.6万亩露天蔬菜、3万亩水生蔬菜三个产业带,年产各类蔬菜247万吨,综合产值235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陆良县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生动写照。在这一过程中,金融服务创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行结合‘一县一业’产业发展规划,面向陆良县内蔬菜种植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创新推出‘蔬菜贷’,紧贴蔬菜种植行业周期和用款需求,门槛低、用款灵活、用途广泛,支持其用于蔬菜种植、加工等,促进蔬菜产业散户由‘大群体、小规模’传统种植向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小群体、大规模’现代化种植转型,有力支持蔬菜产业等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陆良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左永光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该行累计发放“蔬菜贷”1.32亿元,惠及辖内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674户。
走进陆良县蔬菜种植户王先生的露天小葱种植基地,连片的香葱生长旺盛,种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农户们在田间地头忙着香葱收割、打包、分装,再由大货车运输到全国各地市场销售。
“陆良农商银行这笔60万元贷款资金及时到位,解决了生产资金短缺的难题,现在我还签订了86.06亩种植协议和32亩土地租地承包合同。”王先生向记者感慨道。
如今,在陆良农商银行信贷支持下,王先生的露天小葱种植基地初具规模,产量和品质均得到提升,预计每年能为他带来约240万元经济效益。
金融助力蔬菜产业发展是陆良农商银行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精准金融解决方案的成功案例。依靠“精准服务”,该行不断将信贷资源向乡村倾斜,向产业集聚。蔬菜、奶山羊、滇陆生猪……在该行金融力量助推下,一张张“陆良招牌”被不断擦亮。
陆良农商银行依托整村授信工作,对县域内蔬菜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客群开展建档授信工作,实施清单制管理,分层分类制定首贷客户、存量客户和增信客户三类目标客户清单,以“政策+产品”方式“一对一”对接需求,分类施策、“一户一策”制定专属金融服务方案。
针对存量客户、增信客户,该行深挖客户资金需求,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资金需求,提高金融服务适配性;针对首贷客户,该行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开通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线上平台《金融小课堂》系列专栏节目,让蔬菜产业客群及时享受政策红利,增强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蔬菜产业的信心。
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满足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发展需要、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升农户金融素养,陆良农商银行以基层党支部为主体组建金融知识宣讲团队,定期深入辖内149个村委会以“金融夜校”形式开展金融知识普及。
陆良农商银行“金融夜校”活动现场 陆良农商银行供图
该行宣讲团成员们通过通俗易懂的案例讲解,结合生动有趣的答题游戏,帮助农户了解信贷政策、识别金融诈骗、手机银行使用等。牵头定期组织蔬菜种植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座谈会,交流蔬菜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的经验,带动周边蔬菜种植户“懂农业、善经营、用金融”。截至今年11月末,陆良农商银行累计开展金融夜校149场次,宣讲惠及农户31200人。
如今的陆良县,果蔬飘香,一片片蔬菜像一块块巨大绒毯镶嵌在沃野之中,生机勃勃。蔬菜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当地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更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通讯员袁碧倩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作者|余连斌
制作|张昕
审核|刘媛媛
编辑|汪世军 孙倩
终审|张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