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商品馆”被立案!网友热评:干得漂亮!

文摘   2025-01-11 13:29   浙江  

→点击即可下单


俄罗斯商品馆好像是突然之间冒出来的
今年在绍兴已经看到好几家
不光绍兴,全国许多城市,也遍地开花

据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1月8日消息
近期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注意到
俄罗斯商品馆引发热议
于2024年12月23日起
开展了两轮集中排查整治

图片来源: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截至目前相关情况

上海市范围内共排查发现47家“俄罗斯商品馆”类店铺,市场监管部门重点对关注度比较高的经营主体资质、店招标语宣传、商品来源产地等问题进行了检查。

对个别无证无照经营,未备案经营的行为,予以立案调查,责令停业。

图片来源: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对个别店铺宣传为“国家馆”,使消费者误以为具有官方背景,对个别店铺俄罗斯进口商品数量占比过低,也自称为“俄罗斯商品馆”,误导性较强,已立案调查。

“俄罗斯商品馆”遍地开花

俄罗斯商品馆有多火爆?数据显示,国内现存俄罗斯商品相关企业3532家,近两年相关企业持续增长,2024年截至12月18日,累计注册841家,已超2023年全年注册量。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曾发布提示

2024年12月26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亦发布提示称,购买俄罗斯商品,消费者需要注意看标签是否标注产地、进口俄罗斯食品中文标签与外文是否对应、是否标注在华注册编号等。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表示,有些“俄罗斯风味食品”标签上标注了大量的俄罗斯文字,虽然国内生产的食品可以使用外文,但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规定,“应与中文有对应关系(商标、进口食品的制造者和地址、国外经销者的名称、网址除外)”。如果食品标签上的外文与中文没有对应关系,且标示的外文大于相应的汉字,这些都是法律法规不允许的。

如何正确合理选购商品?

选购前应查看产品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商家在销售商品时,应当提供真实、准确的商品信息。“关键在于,每款商品是否明确标注生产商、产地等信息。”中消协律师团成员、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表示。如果商家故意将某非进口商品宣传为进口商品,可能会构成消费欺诈,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管局投诉。如果标注明确,应该说履行了告知义务,没有虚标。


这就是这些店铺的“巧妙”之处,在装潢、营销等方面煞费苦心,从整体打造“正宗俄式”的印象,持续加深消费者的认知,令消费者误以为店内所有商品均为进口,从而在选购时忽视对具体信息的查看。但深究起来,可能又未必存在实际违法的情况。 

记者注意到,一些国产商品的包装上,还会注明“俄罗斯式”“俄罗斯风味”等字样,而“俄罗斯”三个字较大,“风味”则小小的缀在旁边。李斌称,说明一些商品有“打擦边球”之嫌,“毕竟中国也是可以生产俄罗斯风味的食品的。”他建议,消费者选购时还是要仔细查看每款产品的外包装,从生产商、经销商、产地,包括配料表等信息中判断,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知道“商家套路”后,消费者也应该多涨点经验,此外,想感叹一句,绍兴的“俄罗斯商品馆”还“健在”吗?是不是也该好好查查了.......

来源:越生活综合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社、南方都市报、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每日经济新闻,广州普法等

如有侵权或失实,请联系越生活~

    红包20-200元不等~

    有奖征集!扫码报料

推送本地劲爆新闻

社会热点、城建拆迁、买房指南、

民间逸闻、活动福利…

ps:因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大家若不想错过精彩新闻,记得读完点一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祝好

越生活
越生活,越快乐!绍兴人都爱看的本地民生号,消息快人一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