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尖兵”护鸟忙 ——野保专家李言阔十六年潜心研究候鸟

文摘   2025-01-06 20:33   江西  

2024年12月25日傍晚,在南昌高新区五星白鹤小镇,白鹤、小天鹅等候鸟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悠闲地觅食嬉戏,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导李言阔教授正用单筒望远镜,观察人工生境中的白鹤种群数量,身后的金色夕阳和候鸟,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面。







2008年博士毕业后,

李言阔便将鄱阳湖越冬水鸟保护

作为重要研究课题。

他带领团队在湖区开展野外调查,

穿着雨鞋、水裤艰难穿过沼泽,

扛着沉重的科研设备爬坡过坎,

起早摸黑监测越冬候鸟的生活习性……

再艰苦的环境,也难阻他们护鸟的脚步。


2024年12月25日,在南昌高新区五星白鹤小镇,李言阔通过单筒望远镜监测人工生境中的白鹤。


“鄱阳湖湖区虽然不像山林间有毒蛇猛兽,

但湖边草地看似平坦实则沟壑纵横,

尤其在冬季野外,

人极易受困而遭遇失温危险。”

李言阔告诉记者,

2009年12月,他带3名学生到

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水鸟。

大家沿蝶形湖围堤徒步时,

一道深沟突然横在前方,无法跨越。

“当时已近傍晚,天黑后危险系数大增,

我们返回时间不够,多次绕路无果后,

只得向保护区南山保护站求助,

最终乘渔船脱险。”


2024年12月25日,南昌高新区五星白鹤小镇,李言阔(中)与学生在户外采集白鹤新鲜粪便,用于后续的分析研究。


16年来,李言阔团队不断优化调查技术与方法,

运用无人机热成像等先进手段,

持续监测鄱阳湖及周边保护区候鸟,

掌握了白鹤等珍稀候鸟种群数量、

分布变化等大量数据,

对水鸟食物资源影响因素和退化机制

进行了深入研究,

为保护管理部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此外,他还主持两项候鸟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

获首届林浩然动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24年12月24日,在余干县康山垦殖场插旗洲分场,李言阔(左)放飞无人机,从空中统计白鹤种群数量。


李言阔表示,

虽然近年来鄱阳湖珍稀候鸟的数量有所增加,

公众护鸟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

但仍面临秋冬季干旱常态化、

枯水期提前并延长,

导致候鸟食物短缺、栖息地减少、

人鸟冲突凸显等诸多挑战。

作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鹤类专家组专家,

同时担任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利用

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江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等多个职务,

李言阔深感责任重大。

他说:“我要继续做好科研工作,

为保护鄱阳湖候鸟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2024年12月25日,在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通过观看白鹤热力分布图,李言阔(左一)与团队学生探讨白鹤迁飞规律。







十六年如一日,李言阔用行动守护候鸟,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和钻研。他的坚持,不仅是对科研的执着,更是源于对大自然生灵的热爱与担当。“鸟类是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指示器’,希望有更多志愿者加入我们的爱鸟行列,共同守护生态平衡,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永存。”李言阔说。




END




图文来源 | 江西日报

本版编辑 | 陶娟

本版责编 | 刘冠喆  郭怡宁  张梅

一审一校 | 李鸿霞

二审二校 | 张英俊

三审三校 | 龙中儿


往期推荐









不畏险阻,攻坚克难!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委
关注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委,即时收通知、活动。官网动态更新,师大校园资讯,生活信息全接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