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赞歌还在回荡,接续乡村振兴的征途上奋战犹酣。2024年,是党中央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设立五年过渡期的第四年,也是守牢防返贫底线、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
农业农村部门在继续保持帮扶责任、政策投入、区域协作等工作架构、体制机制总体稳定基础上,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稳定脱贫群众就业增收,加快改善脱贫地区发展和生活条件,取得突出成效。
目前,全国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总规模连续3年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脱贫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从2021年的14051元增加到2023年的16396元,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守牢防返贫底线 确保监测帮扶长效推进
朱德甫是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山王镇南塘村脱贫户,与母亲孔庆珍一起生活。虽有本科学历,但因为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家庭收入还是很低。2022年6月,朱德甫被纳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
根据他家实际情况,当地“量身定制”开发式帮扶措施,村里为他提供技术支持、发展养殖业,不断扩大“品种鸡”的养殖规模。在销售时,一方面鼓励朱德甫通过电商销售,一方面积极联系客商上门收购。同时,还为朱德甫母亲提供了南塘水库巡查的公益性岗位。今年6月,朱德甫一家已经成功消除致贫风险。
据悉,目前八公山区已为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落实产业就业等开发式帮扶措施53条。
农业农村部帮扶司监测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筑牢防返贫底线,各地各部门根据风险类别、发展需求,开展针对性帮扶,对有劳动能力、有劳动意愿的监测对象至少落实一项产业或者就业等开发式帮扶举措。
精准帮扶的前提是精准监测。各地扎实排查走访,运用信息化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风险预警、对象识别、精准帮扶、动态调整、监测评价”全过程管理,进一步提升监测帮扶质效。
今年54岁的索果是青海省贵德县河东乡阿什贡村村民。2023年7月14日,因为大雨路滑,索果和妻子才让吉在放牧途中跌落山崖,身体多处骨折,两人就医救治花费48997元。
听闻索果夫妻二人的遭遇,阿什贡村驻村工作队迅速启动防返贫监测机制,入户审核,去医院核准,仅15天时间就按流程将索果一家纳入防返贫监测范围,发放临时救助金16595元,并给予低保补助,整个就医救治的医疗报销达到90%。为了保证索果今后的生活保障,才让吉还当上了村里的林管员,每个月有833元的工资,日子过得踏踏实实。
“各乡镇每月定期分析研判脱贫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等情况,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与帮扶单位、相关部门协商会诊,对突发严重困难户,乡镇第一时间按程序认定上报,县乡村振兴局会同相关部门核实情况后,及时落实相应帮扶措施,并实行‘一户一策’台账销号管理。”贵德县农牧和科技局局长李渊介绍。
江西省突出数据赋能,创新打造覆盖所有农户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系统”,依托全省政务数据共享统一交换平台,在省级层面打通12个部门的信息壁垒,实现包括户籍、教育、医疗、收入等32项主要监测数据的共享、互通,形成覆盖全省约900万农户的数据库。
据了解,自系统上线以来,累计识别防止返贫监测对象1万户4.2万人,占全省年度识别总数的48.2%,有力促进监测更全面、预警更准确、帮扶更有效。
“用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就是要提高监测识别的效率,针对监测对象返贫致贫的风险,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必须要‘兜底’,有劳动能力的通过开发式帮扶措施,让其就业创业、发展生产等。”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的25个省,超六成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做到了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增强内生动力 实现产业就业双轮驱动
坚持在发展中解决贫困问题,始终是我国解决贫困问题的核心思路。目前来看,产业与就业帮扶涉及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也是帮助脱贫地区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助力脱贫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广西宁明县大力发展产值高、见效快的星油藤产业,探索实践“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模式,联农带农作用明显;全县目前已实现星油藤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种植面积达3万亩,带动13个乡镇1.2万多农户种植,其中涵盖脱贫群众2300多户。据了解,当地星油藤每亩可采收鲜叶400至600斤,按照每斤4元的市场价格,每亩年收益可达2万元。
星油藤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采摘高峰期需大量劳动力。“家里种植了几亩甘蔗,在空闲时,我就会来基地采摘星油藤,工资按日结算,每天可收入120~150元,能够补贴家用,我很满足。”在当地星油藤基地务工的脱贫户黎羡迷说。
如今,各地帮扶产业不断提质增效,为脱贫群众带来新的希望。同时,通过采取劳动技能培训、劳务帮扶协作、帮扶车间等方式,脱贫人口劳动力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夯实了就业增收的基本盘。
四川省渠县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引入农村,建设“共富工坊”,为脱贫群众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从我家到工厂骑电动车只要10多分钟,每天送完孩子上学再来上班时间刚好,农忙时还可以回去种田。”在“共富工坊”上班的当地脱贫户侯秀丽说。
目前散落在渠县各村的“共富工坊”有80多家,一般由企业送原料、送技术、收成品,由结对帮扶村供人力、供场地、收分红,实现村民、村集体、企业三方共赢。目前全县“共富工坊”已带动4000多村民就业增收,其中脱贫群众约占1/3。
此外,一些脱贫地区积极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开拓就业门路。河北省康保县通过建设零工市场,帮助2000多位脱贫群众实现精准就业。
在零工市场找到家电维修工作的脱贫群众李民富说:“我腿脚不便,之前零工市场没办起来的时候,一年多也没找到活儿干。现在县里有了这个就业平台,我的技能情况和打工意向都登记在案,常会有工作人员协助提供招工信息、选配岗位。”
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总规模达到3295.3万人,超年度目标任务276.1万人,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
凝聚帮扶合力 推动资源要素精准落地
缩小不同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既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始终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
内蒙古科右中旗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在多重帮扶合力托举之下,当地通过“政府扶持+企业主导+农民合作+订单生产”的模式,依托兴安盟吉祥爱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动农户参与绿色生态有机干豆角产业。正是由于良好的示范推广效应,该案例入选今年发布的“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在各方力量帮扶下,我们的经营规模扩大了,接下来要研发更多好产品带领更多脱贫农牧民增收致富。”公司总经理安定表示,有机干豆角产业的发展,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宣部定点帮扶与京蒙协作力量的注入,目前公司已同天猫、京东、北京新农联、中农网等线上平台建立合作,并在全国1000余家实体店铺亮相。
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启动以来,协作省份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协作帮扶格局。截至2024年11月,东部8个省市向西部10个省、区、市投入财政援助资金已超230亿元,东西部携手累计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超1300个,在协作双方共同努力下,一大批帮扶项目落地见效,释放出澎湃动能。
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加强党在农村工作力量、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制度安排。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网信办派驻兴义市乌沙镇普梯村第一书记胡奇龙,借助派出单位资源优势,邀请中央、省、州等10多家媒体及40多个新媒体“大V”,对普梯村进行全面的宣传推介,宣传关注度达到5亿多人次。同时,对接策划“万粉达人游贵州”“普梯村晚”等活动落户普梯。今年国庆节期间,普梯村的旅游人次涨了10倍。
据统计,目前已有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驻守一线,凝聚起上下同心、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各类帮扶资金投入形成的项目资产继续发挥作用,但一些项目因市场化作用发挥不足、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好等原因,出现了项目资产闲置低效、利用效益不高的情况。
如何建立健全资产长效运行管理机制?贵州省雷山县进行了积极探索。“乌杆天麻”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主产区位于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2019年,雷山县政府统筹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2000万元,在达地乡建设了一个天麻工厂,但由于管理不善、经验不足等原因于2022年宣告破产。
今年,在雷山县政府统筹引导下,该工厂正式移交给“资深”经营主体——国特公司运营;通过“钵栽天麻”等专业化的种植管理模式,解决了传统林下种植面积小、循环栽培时间长等问题,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盘活了林下土地资源。如今国特公司已在雷山多个乡镇打造种植基地共4300多亩,带动1000余名脱贫群众就业,累计发放劳务费达1000多万元。
截至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帮扶项目资产近3万亿元,财政部连续4年每年下发衔接资金超1600亿元,其中用于帮扶产业的部分不低于60%。这既是脱贫攻坚的成果积累,也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加快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加强民生保障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仅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还要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各地通过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脱贫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绿色发展理念逐步形成。
多年前,江西省兴国县澄塘村内居住环境恶化,污水横流、道路狭窄、杂草丛生。如今,坑洼不平的道路已变得宽阔平整,村道周围再也见不到随意丢弃的垃圾,分类垃圾桶周围也干净整洁,村民们普遍住进了二层“小洋楼”。随着村庄刷新“颜值”,新建的垂钓平台、儿童乐园以及300平方米的电商服务中心也陆续落成,为村子引入“产业活水”。
近年来,兴国县不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今年安排项目资金5600万元接续推进20个示范样板村庄和6条示范带建设,形成县域“点上精美、线上出彩、面上宜居”的新发展格局。
目前,全国脱贫地区95%以上的村庄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清洁行动,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在90%以上。
乡村之美也不仅限于“外在美”,更需要民生保障、科学治理带来的“内在美”,尤其对于脱贫地区而言,直接关乎脱贫群众的“幸福指数”。
连日来,内蒙古多地迎来寒潮,科右中旗巴彦茫哈苏木哈吐布其嘎查的温度已接近-20℃,但脱贫户刘小风在家中却“脱了棉衣,只穿一件薄外套就够了”。
原来,依托中核集团研发的“天光地热”技术,将浅层地源热泵和太阳能结合,让清洁能源发电、供热、制冷及制取热水等功能集成化变成现实。包括刘小风在内的34户村民在今年冬天享受到了新能源技术带来的“一键取暖”。
“过去几年经济条件好了,翻盖了大房子,但煤也烧得多,不仅价格贵,还要每天烧火炉、倒煤渣、通烟道,一不小心甚至有煤气中毒的风险。今年用上新能源供暖技术后,拿着遥控器操作集热器就行,想要多少度都能调节,一个供暖季最多花2000块钱的电费。”刘小风说。
而对于大批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乔迁新居的搬迁群众而言,一个个搬迁社区承载着希望,成为他们迈向新生活的起点。
在广东省对口帮扶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33个县中,就有20个县(市)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其中聚集了全区大部分从大石山区搬迁出来数以万计群众的安置区。
“2022至2024年在中央和自治区衔接资金分配中,共倾斜支持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资金24.3亿元。”广西农业农村厅区域协作促进处处长梁茂杰说。2022年至2024年10月,两省区深入开展就业帮扶行动,加大安置区产业培育力度,共投入广东财政援助资金8.7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56个、援建帮扶车间505个,帮助搬迁群众就业超过3万人次。
“我们家4口人,我丈夫生活不能自理,之前靠领低保勉强维持生活。”韦朵珍曾是广西马山县古零镇的贫困户,2019年搬迁至离家2公里外的白山镇合诚社区,通过就业安置顺利脱贫。
“我现在在家门口的帮扶车间工作,下楼就能上班,还可以照顾到家庭,每个月有3000~4000元的收入。”她说。
在新的家园,房屋整洁美丽,道路四通八达,脱贫群众靠自己的双手,开启新的奋斗。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江娜 韩啸 龙成 高晴 文/图
延伸阅读
来源:农民日报
监制:高雅 编辑:暴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