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业通道上「脱轨」

文摘   职场   2022-05-30 17:34   广东  

|||本文字数约3400字,阅读大概需要10分钟


在精细化分工的互联网行业,产品、技术、设计、商务……不同职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职业通道,在通道里,每个阶段都有「刻度」,用以衡量这一阶段应当达到的能力水平。初入职场的种子会成为什么样的职业人,在职业通道里都一一写好了答案。


而在微信G,有一群程序员穿透了既定的答案,往「脱轨」的方向生长。





马达


工作三年,程序员tunny决定要转型做产品策划。


tunny做了三年技术,大多数时候都是执行产品需求,开发的知识渐渐已经摸到底。因此,他开始想要做一些能将自己的想法落地的事情。做产品就是其中之一,「好像挺有意思的」。


他一开始还觉得做产品是个挺简单的工作,「似乎每天在咖啡店开开会聊聊天,给我们下下需求就可以下班了」。


程序员allens则是从小就羡慕那些爱钻研的同学。在学生时代,他已经认定了自己是个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人。每当在一个领域待了两三年,他就会忍不住开始寻找新的刺激,问自己:我还缺什么?


allens现在当面试官时,也会问学生这样的问题。「刚刚你说的这些能力是我们要的,我想问的是,你想要从我们这里得到的能力是什么?」


他就是在这个问题的指引下,一直在「折腾」。一开始,他在一家移动通信企业做技术。「两年之内我已经把所有该会的全会了,后面做的全是重复性工作,没有空间了。」


他意识到,当前的工作更多是物理层面的基础性开发,在这之上,应用层面在做些什么呢?于是allens动身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开始尝试开发创新产品。之后,他又转做商务,现在,他在做产业生态投资相关的工作。


allens在2019年微信公开课上介绍业务


程序员yuetong和他们相反。很长一段时间里,哪怕一些合作比较紧密的同事多次表达过他还挺适合做产品,他也没有下定决心要转型做产品。


「做产品对综合能力要求更高,特别是创造力。」yuetong说道,「当时我觉得自己可能还不能完全胜任产品这个角色,而且做技术也挺开心的。更多时候大家觉得你适合做产品,只是因为你在需求讨论中能站在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一些挑战或者建议。」


负责客户端开发期间,yuetong需要和不同业务方向的产品经理去讨论需求,不知不觉中了解了不同形态的产品推导过程。这些多样的经历,让他渐渐有了更全面的知识,与此同时,yuetong也开始横向探索更多领域:web前端开发、后台开发、项目管理……


但是,在知识面拓宽的同时,yuetong感受到自己的深度正停滞不前。所以,他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跟个性有关,有些人能够一直深入钻研技术,专注在同一个领域,而有一些人倾向更全面的发展,寻求改变。」





秤砣


职业兴趣的推拉力,并不能一步超越职业通道的限制。


tunny成功转通道之后,有许多同学来咨询他,大多一上来就会问他有哪些关于产品策划的核心参考书目。「技术领域有经典书目,标准、路径相对明确,而做产品必须需要通过观察实践、形成经验。他们大都没有真正了解产品岗位到底是做什么的。」


隔行如隔山。职业通道的设计本身是为了引导分工的专业化,因此虽然通道之间的入口是相互开放的,但是专业化的要求往往变成一种实质性的门槛和成本。愈是成熟的团队,愈是要求分工精细,跨界要越过的距离也愈宽。


有些跨界的准入标准是资格证、学历等等显性要素,有些标准则是更为隐性的。以产品策划为例,入行没有科班出身的要求,但是实际上更多的洞察来自经验而非课本。如果缺少产品策划的实践机会和经历,很难达到跨界的能力要求。


这条路上,需要运气,也需要勇气。一侧是要割舍已有的专业积累,另一侧是要潜入新的未知领域,达到一定的专业程度。这个跳跃如果不够完美,落地时还会带来绩效或者职级上的折损。


即使是已经变换过三四次方向的allens,依然会纠结是否要背离自己的技术背景:「做这么多年技术,我放弃的时候也依然很痛苦,这个事儿干不成,我是不是还要回来继续干之前的技术?对吧,这个其实是心里的一道坎。」


已有的技术积累让人像吞了一颗秤砣,压住蠢蠢欲动的步伐。根据数据显示,每个周期能够成功转通道的人数大概20余位,其中还有一部分面试两次甚至三次后才得以成功。


tunny默默关注来咨询的同学的动向,一年后他们依然没有申请转通道。「咨询的背后,想发起流程却没行动的人数可能是发起流程的人的五倍。」tunny认为破釜沉舟式的决心很重要,「这个过程一定要快。我的性格属于那种想清楚之后不能让这件事情等太久的类型。」


虽然已经有过一些产品策划的经验,tunny决定要切换通道时,依然做好了面对职级、绩效陷入劣势的心理准备。


「说自己不在乎得失会有点假。我也害怕突破之后会不舒服。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相信能够去保护你的始终是技能,而不是职位本身。」tunny说道,「所以我的心态是:当前是否是一个有收获的状态?如果做的一些新的事情是自己的兴趣,能够扩充视野,帮助我在职业上更好地突破,就可以去挑战。」





锚点


因为tunny做开发时也经常和产品讨论方案,部门里不少人都知道他对做产品的兴趣和思考,转通道的流程以飞快的速度走完了。


顺利开局之后,tunny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以前作为开发,产品和tunny聊方案时都是「命题作文」,当他真正独立负责一个产品的策划时,怎样能够带来用户?怎样能够让数据增长?这些问题没有人告诉他答案。


一开始的时候,和tunny主要对接的开发同学只有两位,其他的技术同事们也对他的能力将信将疑:为什么这么决定?每个月产出多少?是不是在瞎想?


在这半年里,tunny一度陷入自我怀疑,怀疑自己对产品的判断是不是错的,会不会干两个月就被赶回去了。「需要摸到第一块石头作为起点,快速论证、及时反馈,让大家慢慢觉得其实你做的决定是对的。」tunny回忆道。


转通道后 tunny 的第一个工位。由于当时产品工位紧张,tunny临时买了张几十块的小桌子,在角落搭起了临时工位,就此开启了产品职业生涯


allens在刚转做商务拓展时,也有过一些磕磕绊绊。


一次,allens和合作伙伴见客户,跟客户讲完自己准备的内容之后,allens起身就走。合作伙伴慌忙拉住他说:你还要留下来替咱们「背书」呢。allens一头雾水:什么背书?今天我是按照PPT讲的,没有背书呀。


后来他才知道,「背书」其实是为合作伙伴站台,担起保证责任。「这些基础都是要去学和练的,所以我一定要先看前辈是怎么做的,然后要拼命地练。」allens说道。


为了能够锻炼更多商务洽谈的技巧,那段时间allens一天见六到七个客户,抓住大小会议的机会,一有机会就讲方案,一两个月之后,他总算心里有底,开始熟练地与更大的企业和级别更高的管理层洽谈。


「凡是能学到的,我觉得都不是问题,关键是那些你学不到、只能靠经验或者踩坑才知道的事情。」比如刚开始做投资时,allens一开始没有意识到合作方说的「收入」有什么问题,后来才知道还有通过间接持股公司等方式获得「表外收入」这回事。


不过,再大的坑也没有动摇allens。成功转型过一次之后,他就决定了再也不「回退」到技术岗位。「我每次换一个赛道,我都觉得像是打开一个新的天花板。」



曾经的秤砣,在新的领域里逐渐成为一个独特的支点。「最近我跟客户谈合作或者谈投资的时候,还会有一些地方会用到原来的知识储备。」allens说道,「虽然我做的工种不同,但其实我没有离开这条赛道。」


在项目沟通协作过程中,跨界有时候还成为一个加分项。yuetong说道:「因为有技术背景,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去考虑问题,让整个沟通协作更加顺畅。」


yuetong基于过去的开发经验,知道完整的项目背景以及规划能帮助程序员更好地做技术方案选型,因此在推进项目时,yuetong除了跟程序员对齐当前产品需求的背景,也会提前沟通未来可能会影响到技术方案选型的需求点,便于程序员更好地设计实现方案。


「大家觉得好像跨通道就必须要放弃掉过去积累的东西,其实不是,做产品之后我发现走过的路、积累的经验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yuetong说道。


「重要的是锚点。」


说这话的是程序员zorro。2010年,他来到微信团队实习,成为一名客户端开发。头五年里,从iOS系统、安卓系统到现在已经消失了的塞班系统客户端,zorro都开发过。核心功能已经做透之后,zorro开始思考如何可以做一些更偏分析思考的工作。


很快,业务调整给他带来了一个做数据和实验系统的机会。但当时这个项目对zorro而言,更多还是作为客户端开发经验的延伸。后来,度过了在搜索业务中挖掘业务项目的两年时间后,zorro在部门里的新业务中,选择了其中一个偏商业化的产品方向,打算把它研究清楚。


这是他第一次完整地历练一遍业务分析的工作。但是,zorro和团队都是技术出身,习惯了做最底层的基础建设。日常工作和职业通道之间差异最大的时候,团队里的同学甚至难以找到对应的通道进行晋级答辩。


zorro把精力放在承接部门的专题分析需求上,同时替团队寻找能够适用的通道能力模型。经过边运作边调整的两年之后,zorro终于找到了弥合技术工作和数据科学的发力点,团队开始踏入正式的数据科学。


虽然中间偶尔绕弯,但现在的zorro,真真切切地在做当初向往的分析工作,并且乐在其中。


「转型策略上讲,个人偏好把现阶段的东西做扎实,然后打『阵地战』有序拓展能力圈,不做硬切换。另外重点是想清楚自己未来长期的目标,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项是什么?是否具有切换的资源和时机?」zorro说道,「经过过去数年的积累,现在我才算对数据科学有一定的理解力,未来还会持续深耕,求知是我的第一诉求,求稳是我的第二诉求,现在处在一个可以持续研究业务问题的位置上,我做得很开心。」


「通道只是一个管理的需求,不是面对个体的、决定性的、固化的要求。」tunny总结道,「我觉得在这个行业里,我始终在自己有兴趣的前提下,多尝试不同的技能。」


「脱轨」的程序员们,其实始终没有离开过最值得坚持的那条路。



这里是微信G
WXG微信文化官方账号,了解我们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