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映春意,习俗寄深情——大年十三的民间记忆

民生   2025-02-10 18:35   四川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image.png


大年十三,年味未散,许多地方仍沉浸在暖融融的团圆氛围中。这一天,民间素有“点灶灯”的习俗。旧时人家会在灶台上点燃一盏油灯或红烛,灯影摇曳间,映照着灶王爷的神像,仿佛在与即将结束的年节作别。老人们常说:“十三一盏灯,五谷仓里生。”这盏灯既是感恩过去一年的丰收,也寄托着对新岁风调雨顺的祈愿。


image.png


在江南水乡,孩童们会提着自制的竹篾灯笼走街串巷,灯影倒映在青石板路上,宛若流动的星河;北方村落里,家家户户的窗台上也亮起星星点灯火,远远望去,像一串串未落下的年味。灯火阑处,是人们对生活的朴素期许:愿家宅安宁,愿烟火长明。


图片


图片

忠义照肝胆:祭关公,守诚信

大年十三,亦是民间祭拜关公的日子。这位“武财神”在百姓心中,不仅是忠义的化身,更承载着诚信经商的祈愿。商人常在这一天擦拭店铺招牌,焚香敬奉关公像,祈求新年生意兴隆、买卖公道。北方一些老字号商号,至今保留着“十三开市迎财神”的仪式,掌柜带领伙计齐声诵读《商训》,字字铿锵,回荡在晨光里。


image.png


图片

龙舞庆余欢:滚龙灯,迎春归

“十三滚龙灯,十四迎春神”,在安徽、江西等地,大年十三的夜晚属于喧腾的龙灯。竹骨为架,彩纸作鳞,一条条长达数十米的龙灯在锣鼓声中蜿蜒游走。舞龙人赤膊上阵,龙身随着鼓点翻腾起伏,时而“穿云破雾”,时而“盘柱戏珠”,引得围观者喝彩连连。龙灯经过之处,家家户户点燃鞭炮,说是“接龙气”,祈愿新年添丁旺财。


image.png


image.png


更有趣的是“烧龙”习俗:龙灯舞至高潮时,年轻人手持烟花对准龙身喷射,火花四溅中,龙灯化作一团烈焰,寓意褪去旧岁晦气,迎接崭新春光。这场火树银花的狂欢,将年节的喜庆推向最后的高潮,也悄然叩响了春天的大门。


image.png


大年十三的习俗,像一串散落在时光里的珍珠。点灶灯的暖光里,藏着农耕文明对自然的敬畏;祭关公的香火中,延续着商道文化的筋骨;滚龙灯的喧嚣下,跃动着人们对生命力的礼赞。这些传统或许不再轰轰烈烈,却始终以温柔的方式,在寻常巷陌中流转。

图片
END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扫描关注黑水县融媒体客户端了解更多新闻资讯

时政要闻 直播点播 便民服务 

专题报道 问政爆料 政务公告

图片

主 管:中共黑水县委宣传部

主 办:黑水县融媒体中心

主 编:贡布泽朗

责 编:王子涵

编 辑:王英姐

来 源:网络

投稿邮箱:1074389013@qq.com

新闻热线:0837—6722480

微黑水
中国彩林第一县 · 黑水欢迎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17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