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人日
愿数金学子
如春日新芽
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新的一年茁壮成长
实现心中所想
正月初七是“人日”,别名人胜节、人庆节、人七日,起源地于唐代。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女娲创世造物,把正月初一到初六安排给了六畜,到正月初七创造出了人类。
在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东方朔的写的《占书》中记载:就有“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人日”至少有2000年以上历史了,古代汉族人会在“人日”这天带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在唐朝这天皇帝会赐群臣彩缕人胜,登高大宴群臣。
唐代有诗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足见有思亲念友的气氛。
“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初七早上,许多人家会吃七宝羹。所谓“七宝羹”,就是用七种蔬菜加以五味调和的菜羹。潮汕地区是指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蓝,广州地区指芹菜、芥菜、菠菜、青葱、大蒜、芫荽、生菜。不管是哪七种蔬菜,都被赋予了美好的寓意,比如芹菜寓意“勤快”,香葱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大蒜寓意“精打细算”等,祈望新的一年勤快、聪明、有缘、富足。此外,还有些地方会吃面条,寓意着长寿和顺利。
正月初七,按照老一辈留下的传统,有戴人胜、赠花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古代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初七人日节时,女子们便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也贴于屏风等处。这就叫戴人胜。同时,女子们还会制作各种花胜,相互馈赠,以示友好,这个习俗就叫赠花胜,寓意着生活像花一样美好。
初七人日是一个特定的日子,人们认为在特定日子里登高望远会特别吉利。所以初七这天,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登高出游。在过去这一天是仕女出游和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代诗人高适在《人日寄杜二拾遗》写道:“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寄托了对杜甫的思念,直到今天,成都还有一年一度的“人日游草堂活动”,草堂就是杜甫草堂,高适在这首诗的开头也提到了“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
古时候正月初七这天,人们会在自家院子摊煎饼,这样做寓意新一年里五谷丰登。有一种习俗是在院子里摊煎饼,并且吃用春饼卷的“盒子菜”,里面卷的是各种熟食,包括熏大肚、炉肉、清酱肉、酱肘子、熏鸡等。另有一种说法是,初七这天摊煎饼寓意“熏天”,因为是在院子里搭的灶台,加上烧的是木头,这样就会升起缕缕炊烟,这种景象看上去很有“气势熏天”的架势。
时政要闻 直播点播 便民服务
专题报道 问政爆料 政务公告
主 管:中共黑水县委宣传部
主 办:黑水县融媒体中心
主 编:贡布泽朗
责 编:王子涵
编 辑:俄木东作
来 源:网络
投稿邮箱:1074389013@qq.com
新闻热线:0837—6722480、